身为革命党,时而讲维新,时而讲无政府主义,为当时常有之事,太炎自己早年就曾“与尊清者游”,拥护维新改良,并公开对无政府主义表示过赞同,但到了对方身上,这些就都变成“精神点污,虽强水不可浣涤”了。吴稚晖在日本被清公使蔡钧引渡,跳入东京都御沟表示抗议,旋被警察捞起,这虽然悲壮不足,却也无可非议,而到了章氏笔下,又成了
欺世邀名的丑事。章氏“揭发伏藏”,作“诛心之论”,显得“气壮而理直”,至于“曳尾涂中,龟鳖同乐,而复窃据虚名,高言改革,惧丑声之外扬,则作无赖口吻以自抵谰。引水自照,当亦知面目之可羞矣”,则是直唾其面,芜辞漫骂了。
吴氏其时赴欧洲五年,也许较以往有所进步?不——章氏认为,对方剩下这一段他还没有骂到的部分,更加不值一哂:
及观足下所著,浮夸影响,不中事情,于中国今日社会情形如隔十重云雾……吾于是知纵横捭阖之徒,心气粗浮,虽日日在欧洲,犹不能得毫毛之益也。
至此,对方可算被驳(骂)得体无完肤了,但章氏最后还赠了他一顶“康有为门下之小吏,盛宣怀校内之洋奴”的帽子,这才重重收笔,宣布彻底胜利。
吴氏看到这封公开信,岂肯善罢甘休,又作书一通反诘,章氏于同年七月再答,方法与前略同,而“笔战愈来愈凶,终至夹着毒詈”〔2〕,竟至于用到“善箝而口,勿令砥痈,善补而绔,勿令后穿”之类骂街语言。
章太炎的革命思想主要在于光复旧物,因此非常重视国粹的保存。他认为中国国粹的沦亡,文学学术的窳败,主要是因为宋以后文人不再讲究“小学”而滥用语言文字的结果,“又且文辞的根本,全在文字,唐代以前,文人都通小学,所以文章优美,能动感情。两宋以后,小学渐衰,一切名词术语,都是乱搅乱用,也没有丝毫可以动人之处”,“可惜小学日衰,文辞也不成个样子。若是提倡小学,能够达到文学复古的时候,这爱国保种的力量,不由你不伟大的。”〔3〕因此,章氏光复旧物的革命思想和他的“文学复古”的主张紧密相关。他平时的学术文章乃至战斗性的檄文皆好用本字古义,索解为难。对此章氏自己是意识到的,所以他在给邹容的《革命军》作序时,曾经感慨“数人者,文墨议论,又往往务为温籍,不欲以跳踉搏跃言之,虽余亦不免也”〔4〕,又曾反思自己“持排满主义数岁,世少和者,以文不谐俗故”〔5〕。他认为邹容的《革命军》语言通俗,革命的文章正该如此,所以并没有应邹容的请求为他“润色”。要光复旧物,复古保种,其文就必须务为渊雅;要真正激动读者影响多数,则又必须“谐俗”,必须“以跳踉搏跃言之”,这种矛盾就导致他在写作某些文章时,一方面仍然好用本字古义,艰涩深奥,一方面又振笔直遂,痛快淋漓。“复古”和“谐俗”很奇怪地结合起来,使得章氏许多文章在过渡时代独具特色,复吴稚晖的两封信,不过是一个著例。
二十世纪初是一个“王纲解纽的时代”,清政府雷霆万钧之势已去,民间久蓄之反抗精神已达极点,知识分子再也不像明末清初遗民那样迂回曲折地抒发愤懑,更不像清朝鼎盛期的知识分子那样如履如临,把一生的精力贯注于考据文章。这一时期中国精神的特点,是无法无天的旷野上的呼叫,激昂慷慨,发扬蹈厉,人格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伸张,狂傲不逊的“神经病”如章太炎,岂止一人而已,即如吴稚晖,也以嬉笑怒骂、放浪形骸著称。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称光绪皇帝为“载?小丑”,吴稚晖在东京留学生集会上则包着白头巾发表演说,直呼慈禧太后为“老太婆”,虽一在国内,一在海外,勇气不可同日而语,张狂激越则如出一辙。那时候的文章,将中国文学狂放佻挞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直接影响了现代杂文。章太炎两复吴稚晖书,在精神气质、腔调用语乃至攻伐战略上,都很容易让人想起五四时期周作人回敬陈西滢有关“现在的女学生都可以叫局”的流言的那一系列书信〔6〕,以及鲁迅《答杨村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和《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等书信体杂文。章太炎的文章固然开了后来“文人相轻”乃至相斫的先河,但积极意义则在于张扬个性,块然独立于天壤间,不肯摧眉折腰、低首下心,敢于放胆在文章中将自己整个摆进去,也逼迫对方无可推诿地现身于大庭广众之前,使妍媸互见,物无遁形,虽无望于终极的审判,但也各自尽了原告或被告的权利和义务。
在没有法律保护和法律干涉,没有宗教的终极审判的信念,也没有虚伪欺诈的社会空气中,这种粗暴的互相实施报复的文章,所祈向的,乃是无神的世俗的乱世之中真实的个人之间某种替代性的公正。如果引进法律的名誉权之类,特别是如果两人对决,旁边站立着社会政治或道德权威随时予以干涉,或者人人心中存着爱惜羽毛的念头与宗教的终极审判的信念,这样的文章就不会有,即使有,也无法避免非当事人所乐意接受的甚至更其病态的不公。鲁迅在1925年所做的一篇杂感中说:“报复,谁来裁判,怎能公平呢?便又立刻自答:自己裁判,自己执行;既没有上帝来主持,人便不妨以目偿头,也不妨以头偿目。”〔7〕“以目偿头”或“以头偿目”,意思是说,人的相互“报复”固然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但即使这样也总比虚伪地禁止报复和提倡宽恕强得多:“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鲁迅这段话本来针对“排满”而发,但范围很广,包括一切人间矛盾的解决。直到晚年,鲁迅仍然坚持类似的想法,比如“遗嘱”第七条所谓“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章太炎后来自编文集,大量“刊落”先前那些“驳难攻讦,至于忿詈”的“斗争的文章”,鲁迅感到非常可惜,他主张章氏这方面的文章“应该一一辑录、校印,使先生和后生相印,活在战斗者的心中”〔8〕。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