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蒋兆和在抗战期间艰辛创作《流民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17 14:57 光明书摘 |
作者:欣 平 《流民图》是一幅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沦陷区诞生的反战巨作,它以史诗般的艺术形式,揭示了战争的苦难,在中国美术史与世界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蒋兆和先生
流民图节选
蒋兆和先生在抗战期间 1939年回到北平后,蒋兆和迅速起稿,完成了表现《流民图》主题的核心部分画稿。他把这一段画安排在整个画面接近黄金分割的部位,无疑这是最引人注目的位置。虽然只占很小的画面,只画了几个妇女和一个捂着耳朵的老人,但是细心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画的是躲避敌机轰炸的场面。这是此画的精髓。如果把这一段拿掉,画面上只有逃亡的人群,男女老幼皆有,数目也很多,但是因为什么逃亡?因为战争?还是因为水灾?不清楚。这显然是关键的一笔。他非常清楚这一笔的重要。他的情怀完全陷入在他的《流民图》之中。 中秋的夜晚,他有数不尽的忧患。他拿起画笔,画了一位织毛衣的妇女,并为这幅画做了一首诗:“织毛衣,万千针,密密织就情更深,问君知否秋已临,西风催我送征衣。”他想通过这幅画描绘一位少妇对在前线抗战的丈夫的思念,也表达他对边疆、对陆副官、对在部队打仗的妹夫的想念。然而他不敢把“西风催我送征衣”这句词题在画上,月光下他将这一句改成了“西风吹动侬的心”。 《流民图》的完成画稿更使他为难。当那一段表现躲避敌机轰炸的场面赤裸地画在纸上的时候,他才感觉到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殷同会同意吗?因为拿了殷同的钱,因为承诺了殷同“审查”的条件,他必须将画稿拿给殷同看。他发觉在为争取这笔经费的过程中,他向殷同所说的“难民”,就像过去画的许多穷人形象,其“难民”的概念是模糊的。而现在这样直接地表现躲避轰炸,不用文字解释,画面本身就明确了“难民”的定义,用语言不敢说出的意思,用画表现出来了。而且这幅画非常巨大,历史上不曾有,现世也不曾有。就在这样一幅大画中,这样明确地揭露侵略罪行,揭露战争灾难,殷同肯定不能同意。总之,画稿绝对不能拿给殷同看。如果不给殷同看,《流民图》的经费怎么办?他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可是他又绝对不因此修改他的画稿,修改画的鲜明主题。多少年来的艺术实践,使兆和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思想:“借此一枝颓笔描写我心灵中一点感慨;不管它是怎样,事实与环境均能告诉我些真实的情感:则喜、则悲,听其自然,观其形色,体其衷曲,从不掩饰,盖吾之所以为作画而作画也。”这种思想表现在他创作出的每一幅画中。他的画是那么真实,感情真,形象真。在这一点上,他不会听从别人,不会因任何原因而变得虚假。想来想去,他想出的办法就是拖延时间。因为他还意识到假若殷同看了画稿,不同意此画的主题,那就更不好办了。不用说钱的问题,恐怕连继续画下去的可能性也没有了。他将完整的画稿放在桌上,每日拿起来仔细地看。尤其是那重要的一笔,令他感到危险的一笔,他越看越觉得恰到好处,一笔都不可改动。 几个月过后,一个让兆和惊讶的消息在1943年1月1日的报纸上出现:殷同死了。从那一天起,兆和大松了一口气。他可以没有顾忌地制作《流民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