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史海钩沉:旅馆供应中西餐 1918年上海社会风情(2)

http://www.sina.com.cn 2005/03/22 15:32   炎黄春秋

  婚姻

  在当时上海的知识界中,流行的观念认为,男子以二十七岁为最适宜的结婚年龄。其原因有二:一是此时身体已经发育成熟,早婚则有害于男女双方的身体;二是此时男子已经
能够立业,从而能够承担得起养家的义务。但这个最佳年龄却被当时的社会大众所坚决反对,认为太晚了,因为“早生儿早得济”是社会大众共同的生育观。

  新旧两派在婚姻上的歧见,形同水火。即使主张婚姻自由的知识分子,对新派的婚姻也颇有微词:“譬如吾少年男女,今有不欲与父母商及姻事者,而此则于稍得新知识者尤甚,居然有至于主张自由结婚者,在称为新派之中,吾人已闻有不正当之交际与离婚矣!此则自然较旧式结婚制度,更应反对。”

  显然,这里是指的婚前同居和离婚率上升。现在,我们对此已经能坦然处之,但八十年前,中国人却把这看作是世风日下,是荒淫、放荡、堕落、败坏,众口一词地加以反对。

  衣帽

  通过衣帽,可以看出人的精神状态。

  在当时上海的知识界中,穿西装已经是很普通平常的事情了,非常受欢迎。“洋服似将成为世界普通之装束。各种族各阶级之人民,均用洋服。君当知舆论以为不着洋装,即不文明。”但“穿西装即假洋鬼子”却是义和团、红灯照、小刀会的观念。他们的事业正红火的时候,为此砍杀了无以数计的中国人的脑袋。

  尽管上海知识界文明开化较早,但却竭力反对女子穿西装和烫发。“男子尚无害,吾国妇人中,在衣服上有较此尤劣者,有人不特效法外人之装束,且又效外人之整发,其形状实属可哂。”男子可以穿西装理西发(分头),女子却不可以穿西装理西发(烫头),这种心理是不是大男子主义在作怪呢?或是明为维新,实则守旧?或者是半新半旧兼而有之呢?

  那时候在上海,不但有人大胆地穿上了西式男女服装,同时有人大胆地戴上了巴拿马礼帽。那时候,一顶正牌巴拿马礼帽售价是大洋20元。买不起的,只好买仿制品,售价仅为5元。看来,上海服装能够在大陆领风气之先长达数十年,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幸福水蓝 更多>>
[谭咏麟] 朋友(抒情)
[苏 芮] 蜗牛的家
[梁朝伟] 一天一点爱恋
[容祖儿] 挥着翅膀的...
[翻唱原音] 最熟悉的...
铃声搜索:
 更多>>
江南 老鼠爱大米 值得
缘份的天空 两只蝴蝶 无所谓
缘份的天空 ColorfulDays 又下雪了
夏虫 了不起 没时间
白桦树 很爱很爱你 刺激2005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