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释永信的目光中,与其说记者感受到对少林寺赢得国际声誉的自信,不如说是一种对千年古刹现代命运的忧心。面对国际方面“文化主权”的流失,与国内“少林功夫”的文化内涵日益空壳化的现状,如果申遗成功对少林寺来说仅仅意味着第一步:嵩山少林寺及其“少林功夫”的正宗地位得到国际承认及相关保护,而对“功夫”的传承与发扬来说,当为之事仍然颇多。[评论]
·方丈无奈开公司
10年前,记者曾与当时还是少林寺住持的释永信晤面,当时释永信就对记者感慨道:“少林寺的资源真是非常丰富,但我们缺乏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的经验、人才,所以这些工作还做得很不好。”
国家工商局认为“少林寺”属于寺院名称,应该保护,但“少林”则不属于,就像“白云机场”并不损害“白云观”的利益一样。无奈之下,为注册商标、保护少林寺知识产权,释永信不得不按照“俗世”的规矩成立一家“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少林”、“少林寺”、“少林功夫”等名称都申请商标注册,求得法律的有效保护。>>[评论]
·日本人的少林拳
嵩山少林寺没有做好的工作,国外的人们已经做得轻车熟路了。不出国门,你感受不到“少林寺”在国际上受欢迎的程度。比如日本的“少林弟子”就多达百万之众,但他们并非皈依于嵩山少林寺门下,而统统都是“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里的拳士。
该联盟的创始人宗道臣,1936年到嵩山少林寺学艺,1946年回国,次年即创办了“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这个组织目前已有2700多个支部,国内外会员150多万人。>>[评论]
·功夫的原生态
按照释永信的理解,“少林功夫”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体系。“如果它只是一个技术体系,那么中国武术有几百个门派,都自成体系,很多门派跟少林派也不相上下。”钱大梁说,“少林功夫是在特定的文化空间里的特定的表现形态,即:它是在佛教文化空间里,由僧人来传承的,以禅的境界为最高追求的,这样的一套功夫体系。”>>[评论]
·被圈起来的少林寺
有关部门的想法由于历史惯性等因素,顾虑颇多:死文物不会犯忌,政治上不会出问题;而活的传承,特别是宗教文化的传承,有可能把握不好分寸……“如果你往这方面猜疑,把握不了正邪之分、把正、邪一锅端掉,那传统文化都不要做了。” 钱大梁反驳,“对于宗教活动,应该先去了解,看它是对社会秩序构成潜在威胁,还是有助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禅宗提倡身心合一,建立完善的人格、开放的心态,这些都是和谐社会里最基础的东西啊。”>>[评论]
·被拷贝的文化DNA
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部分,就像中国人的遗传基因一样珍贵。“我们自己不重视,但是外国人却大量采集我们的文化DNA,经过包装变成自己的东西,去做全球推广。”钱大梁说,“我们正在努力把‘少林功夫’ 这套体系规范化,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体验。”>>[评论]
·孩子们的功夫梦
在塔沟武校诞生过的200多个全国、国际冠军,大多是散打比赛的冠军。每次在大赛中比武夺冠的学员,回来后都要在该校1万多名学员面前讲他们的感受,领受师弟、师妹们羡慕的目光。
学员通常是以套路入门,而以散打练习者的身份毕业,这也符合他们未来的就业方向。而且很多人学武的初衷,都包含着“不受人欺负”的潜台词,在冷兵器时代早已结束的今天,大量的散打训练及实战,显然比只会耍几套漂亮的套路更有助于他们积蓄“免于受人欺负” 的技能。>>全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