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后的王海燕喜笑颜开。沈长宏 摄
王海燕在高空走钢绳。李文波 摄
昨天下午6时多,在姜堰市溱湖风景名胜区,21岁的河南女孩王海燕成功创造了高空生存极限世界新纪录:独立在近50米高空生活了32天,连续在150米长的钢绳上行走128小时18分钟,打破了我国“高空王子”阿迪力创造的高空生存28天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一个“高空皇后”。
现场 摘取“高空皇后”桂冠
昨天下午6时,姜堰市溱湖风景名胜区阳光灿烂,微风习习。当身着绿色表演服的王海燕准时出现在高空平台时,早早就在地面上等候的观众,和王海燕的10多名队友不约而同向她拼命鼓掌,不少人尖声呼叫。王海燕对着下面的人挥手致意,通过摄像机,人们可以看到她满脸笑容,表情自然。
6时20分,王海燕沿钢绳走到75米处,然后回到平台,做下架前的准备。
6时25分,王海燕的双脚踏上钢架,只见她灵活的身段在钢架间闪转腾挪,眨眼之间就“滑”下地面——记者掐着秒表,她整个下架过程不到20秒。
踏上土地的那一刻,王海燕立即被队友包围,鲜花、欢呼、掌声、拥抱,她半天没说一句话,久久伏在队友肩头,双眼里含满泪花。
“经过全程监控,王海燕总共在高空生存了32天,徒步行走钢绳时间总计128小时18分,成功创造了高空生存极限新纪录……”6时30分,姜堰市公证处公证员宋平、王峰当众宣布,顷刻间,热烈掌声再度响起。
6时45分,换上便装的王海燕告诉记者:“昨晚我一夜没睡着,今天晚上我肯定又要失眠了。我有很多话要对伙伴们说,我太需要和人说话了。”
惊险高空完成20多个动作
王海燕是4月8日上午10时40分开始挑战高空生存纪录的。按照规则,除了在高空进行一日三餐和休息,每天王海燕还要在无人帮助情况下,在钢绳上行走56个小时。5月9日下午3时,在王海燕“走绳”前,记者在高空专业人员的保护下,爬上高高的钢架,与她“零距离接触”。
钢架是用许多长短不一的三角钢组成的,由1300多个粗大的铆钉固定,搭在溱湖岸边,距离溱湖仅20米远。
到了架顶,记者才发现上面的陈设非常简陋:左侧是一个用木板拼成的小木屋,高约两米,里面搁着一张70厘米宽的硬板床,床下放着一只电饭锅和一只脸盆;床头1米多高的木墙上钉着一个方形架子,上面有一部14英寸的彩电,电视旁边摆着一套碗筷和洗漱用品——这就是王海燕生活的地方。从木屋出来,须跳到1米多高的平台上——说是平台,其实是用3根三角钢围成,下面支着两块可以活动的踏板竹笆,竹笆中间伸出一条钢绳。站在形同跳水高台的竹笆上,强烈的突兀感令记者两腿发抖,一阵阵头晕目眩。但是,眼前的王海燕却神态自若,谈笑风生。她穿着宽松的表演服,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装置,一边大步在平台上走来走去,一边调皮地叫嚷:“嗨,上面空气太新鲜了,我都不想下去了。”
3时30分,“走绳”开始,王海燕脚穿运动鞋,走上钢绳,她拿起平衡杆,快速向前走去。不仅走,她还不时在钢绳上做着“金鸡独立”、“童子拜佛”等动作,看得记者心跳加速、直冒冷汗。而王海燕不但在命悬一线的高空行走数小时,还要不停地做20多个动作,让人佩服。
往事两次受挫未泯斗志
王海燕出生在原阳县一个杂技世家,6岁开始接受杂技训练,1995年被选入河南高空飞车艺术团。2003年5月,让王海燕梦寐以求的机会终于来了:在深圳明斯克航母上,她走上40多米高的铁塔,向高空生存32天发起挑战。然而遗憾的是,由于“非典”影响,有关部门紧急叫停了这次挑战,王海燕带着遗憾,流着泪提前10天回到了地面。
2004年5月,王海燕打算在北京“老北京风情园”第二次进行高空生存,但因未获得批准而夭折。两次受挫并没有打击王海燕高空生存的激情,反而更加激发了她的斗志,她在耐心等待第三次机会。2005年4月初,河南高空飞车艺术团接到姜堰市邀请,希望他们来为当地的会船节助兴。姬建勇说,经过和当地政府磋商,此次表演的压轴大戏最终敲定为挑战高空生存极限,主角当然是王海燕。
她说,30多天来,她也不时产生过打退堂鼓的念头:“你想想,在上面既没人说话,又没人面对面地安慰你,太寂寞、太孤独了。特别是下雨天和晚上更难过,有时候恨不得偷偷溜下去。一有这种情绪,我就坐到平台上,对着天空大喊大叫,可又不敢过度发泄,人家听见了还以为我疯了呢……”说着,王海燕大笑起来。
独白独家披露高空日记
王海燕有写日记的习惯,采访时出乎记者意料的是,王海燕主动拿出了自己的日记本:“你们看看吧,我授权。”这是本特殊而难得的日记,记者幸运地获得了这个河南姑娘向本报授予的“独家发布权”——
4月8日星期五大风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开始了高空生存的第一天。风特别大,根本就走不好,也许这是老天在考验我吧!今天上来感觉不是太好,这个钢绳太松,晃动特别剧烈,对表演有很大影响。虽然我在深圳也有过一段高空生活,但那都过去一年多了,今天上来我还得调整自己的心理压力,还有对晚上的寂寞和恐怖。
4月13日星期三晴今天终于放晴了。天啊!又是刮大风,但我很高兴,面对晴天我就觉得没什么好怕的。
我知道下面一直有一个人在担心我,在支持我,虽然我累点,可我很开心,有他在我什么都不怕。我知道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先苦后甜。科每天都在下面陪着我,从没有离开过,有他在让我感觉到了幸福,我怎样才能让他更幸福呢?亲爱的,晚安吧!
4月19日星期二雨早上就在下雨,谁知道我住的小房子还会漏雨,让我修了一上午。到下午两点多,雨停了,不过还在刮风,我在上面已经10多天了,每天都感觉很累,总希望有一天可以休息,希望这一天赶快到来吧!
4月25日星期一晴天气很热,全身没有一点力气,很想睡觉,走钢绳时好像丢了魂,没有一点精神。
下午天气慢慢阴了下来,刮着小风,好舒服啊。走钢绳走到下午4点又刮起大风,还打雷,我怕极了,赶快往前走。雨下大了,我在上面摇摇晃晃,真的很害怕,很快天又黑了,又是害怕的一晚,孤独的一晚。科,你好吗?我自己真的很害怕,想你,给我一点勇气吧……
爱情“极限动力”陪伴着她
记者注意到,在王海燕的日记里,频繁地出现了一个名字“科”。“科”名叫冯科,今年22岁,老家在获嘉县,他是王海燕的男朋友。昨天上午,王海燕走钢绳时,冯科始终站在地面上,眼睛眨也不眨地仰望着空中的燕子,队友搬来椅子让他坐,他执意不肯,咬着嘴唇执拗地凝视着上面的一举一动。记者问冯科:“她在上面生存时,你是害怕,是紧张还是焦急?”他想了想回答:“都有,但我最多的是心疼燕子,她太难了。”后来记者上架后将冯科的话转述给王海燕,正在说笑的她突然扭过头,一言不发,泪珠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冯科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不善言谈,容易害羞,走在街上你很难把他跟高空表演联系起来。冯科是在深圳与王海燕相识并相恋的。当时,王海燕在明斯克航母挑战高空生存,冯科在地面值班,20多天过去后,负责向上面通过手机短信“传话”的冯科,深深打动了王海燕的心,从此,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
在刚刚过去的32天里,冯科在地上搭了顶帐篷,每天通过手机短信和燕子“说话”,为上面运送水、食物以及无尽的关爱。“虽然我们看不清对方的脸,但我们都懂得各自的手势和心情,一点距离也没有。她烦闷了,我哄她开心,她高兴了,我比谁都幸福……”
“下来后我最想见到的人当然是科,如果没有他,我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王海燕毫不掩饰自己对男友的思念,“可我不知道他怎么迎接我。”记者眼前的王海燕完全沉浸在了下架后的幻想里。其实王海燕不知道,昨天一大早,冯科就赶往离风景区10多公里远的溱潼镇上,买了一大捧玫瑰——他要用鲜花欢迎他的燕子从高空飞下。心细的冯科悄悄对记者说:“燕子刚落地不适应,当初在深圳时一下地腿就软了,脚都崴肿了。”孟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