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税:河南淇县农业税全免之后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5/15 02:57 河南报业网 |
当地农民迫切希望进一步解决教育、土地、医疗及农资价格问题,基层官员希望摆脱财政困境 河南淇县闫村中心小学43间校舍中,有23间成为危房。由于资金吃紧,学校的危房改造遥遥无期 2005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他上任以来的第二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三农问题再次作出“高含金量”的承诺。 除了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的农业税减免政策已在全国众多农业省份付诸实施外,总理还提出: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为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4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重视农村卫生设施建设,稳步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及中央安排150亿元,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的转移支付,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 3月,在已经宣布从今年起全免农业税的河南省,记者通过对农民和乡镇基层政府的采访了解到,中央政府的举措和基层的愿望不谋而合。在获益于农业税减免政策的同时,农民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土地、医疗及农资价格等方面。与此同时,乡镇机构改革所面临的财政困境,也成为基层政府官员期待破解的难题。 义务教育经费吃紧 淇县70%以上的县财政收入用于发放教师工资,学校办公经费、改建维修经费捉襟见肘。 2004年12月21日召开的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宣布:2005年起全省农民免征农业税。这意味着7300万河南农民将会至少减轻29亿元的负担。 河南省淇县西岗乡枣园村农民宋孝言告诉记者:按去年每亩地交12元农业税计算,他家12亩地一年可省144元。 “政府取消了农业税,要是再能解决子孙问题就更好了。”宋孝言说。 宋所说的“子孙问题”,是指该村近10年得不到改建的闫村中心小学。 占地10亩的闫村中心小学,由邻近四村联合集资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自90年代开始,学校43间校舍逐渐危旧。 目前43间校舍中,有23间因严重危旧被贴上“禁止入内”的封条。校长刘继成介绍,目前除教师的办公室和宿舍外,只能勉强容纳4个班级上课,另外两个班级则租借西岗三中的房子教学。 刘继成说,要对校舍进行整体规划改建需要60万元,各种配套设施需20多万元。 据统计,近三年来,西岗乡有6所学校自己负债改建学校,共欠下了40多万的债务,这些大多是欠了施工单位的工程款。 西岗小学是一个拥有13个班级的学校,原来都是危房,2003年进行了一次改造,当时花了9.6万元,但只给了施工单位3万元,所欠账目挂在西岗村村委会名下。但工程队有事不找村委会,就找学校。 “西岗乡41所中、小学,目前至少有18所学校的危房需要改造。”西岗乡中心学校校长张帮详透露,在权衡各方意见后,目前仅向上报了12所急需改造的学校。 来自淇县财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淇县中小学教师5000余人,每月工资在800元到1200元之间。 而全县年财政收入为6000多万元,这意味着70%以上的县财政收入要用于发放教师工资。至于学校办公经费、改建维修经费,就捉襟见肘了。 西岗第一初级中学副校长冯保详算了一笔账:该校现在有16个班级、1100多名学生,每年学校各项正常运转至少需要20余万元。上面无办公经费拨付,只能向每位初中生每年收取60元的杂费,一年下来还有至少14万元的缺口。 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学内容就不得不“偷斤减两”。 闫村中心小学有6个班级近200名学生,但加上校长刘继成在内只有7个教师,差不多一个老师要包一个班级。所以勉强完成文化课教学工作后,像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只能放弃。 “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后,农民的负担轻了,但农民的下一代问题我们还是希望能进一步解决,这才是改变农村的根本。”冯保详说。 农资价格上涨太快 农民梁超最担心的问题,是农资等物资的价格上涨幅度太大。去年化肥每百斤上涨了30多元,远远超过农产品价格上涨速度。 3月3日,西岗乡包公庙村。 村民梁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共5亩地,夏季种玉米,秋季种小麦。一亩地能产玉米1000多斤,五毛多一斤,2004年卖掉4000斤玉米,得款2000元。小麦的产量与玉米接近,不过卖价可达到六毛四,扣除自家留用的共卖掉3000斤,得2000块钱。 如此计算,家里农业年收入4000元左右。 梁超同时算了一笔成本账:每亩地种玉米或小麦,一般要先下100斤炭氨(24元)和100斤磷肥(26元)。作物生长季节需施肥,每亩小麦需要35斤左右化肥,每亩玉米需要100斤左右化肥,再计入农药、犁耙等成本,平均种一亩地一年的投入在300元左右。这意味着5亩地需投入1500元。 将4000元扣除1500元成本,再扣除60元农业税,全家的农业年收入不足2500元。 梁超家里主要开支源于两个孩子的教育,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初中,两人一年的杂费和生活学习开支约1000元。 但他最担心的问题是,农资等物资的价格上涨幅度太大。2004年化肥每百斤从65元涨到95元,到追肥高峰季节甚至涨到105元。他家5亩地一年需600多斤化肥,一年等于多花了200多元钱。 “现在还没有到用化肥的季节,希望今年的化肥不要再涨价了。”梁超说。 在他看来,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速度,远远超过农产品价格上涨速度。 他希望国家取消农业税使农民减负后,应采取进一步措施使农民增收。 关心土地甚过医疗 在农业部部长组织的座谈会上,农民首先提到的就是土地问题。 到目前为止,西岗乡的农民还没有上医疗保险。 “农村人哪能跟你们城市比,还讲究什么条件,不上保险我们也不管了,看病就花钱呗。”枣园村农民宋孝言说。 但在西岗乡中心卫生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看来,西岗农民能享受的医疗服务水平急需提高。“国家重视农民,不能仅满足于让农民吃饱穿暖,还应该注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位医生说。 拥有37个行政村的西岗乡,目前仅一个中心卫生院。记者从乡中心卫生院了解到,全乡每个村设有一个诊所,负责诊所运作的医生,大多是经过一定培训的过去曾活动于农村的赤脚医生。 村里的诊所一般有一个医生,只有少数的有两个医生,极个别的村会有三个医生,加上乡卫生院的30多个医生,全乡的医生不超过100人,他们要负责全乡4.8万名农民的医疗服务。 事实是,村一级诊所的医生,一般只处理感冒、发烧等小病症,遇上重症必须送至乡中心卫生院。 而全乡仅配备一辆救护车,很难满足37个行政村的需求。 记者从西岗乡政府获悉,政府相关部门已注意到这个问题,目前正着手公职人员的医保工作,下一步则主要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险问题。 “从整个社会来说,农民的医疗保健是个大的社会问题,但目前的农村地区,农民一般都意识不到这是个问题。”西岗乡党委书记张相超说。 张相超介绍,现在农民比较关心的就是土地问题。 他举例说,土地实行30年承包后,新增人口基本得不到土地。从1998年土地二轮承包算起,西岗乡平均每年大约要增加600人,6年来就是3600人,这意味着全乡近三万的家庭面临新增人口需要土地的问题。 今年2月28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到淇县考察工作时,专门组织农民、干部共20多人举行座谈。作为参会者之一的张相超发现,座谈会上,农民首先提到的就是土地问题,接下来是农村义务教育落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问题。 乡镇财政日子难过 专家认为,乡村两级的债务问题决不是农业税取消引起的,乡镇机构的过分膨胀是负债原因之一。 西岗乡党委书记张相超心里还在盘算着一件事,那就是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眼井使用7到12年要修,一条路用了10年就得修一次。”张相超说,现在税费改革后不许向农民集资了,要实行一事一议,但一议起来就基本办不成事了。 按张相超的估算,如果将全乡37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翻修一遍,平均每个村要3万元左右,一共是100万元。这笔钱不能由农民交,而乡财政也拿不出这个钱。 乡党委书记张相超将西岗乡的历史债务分成了两块:一块是欠银行的800多万元,还有一块就是“必须还”的400多万元社会欠债。 以2004年为例,据乡政府财政所长张帮光介绍,全乡去年财政收入180.5万元,可支配财政收入106万元,而维持各机关正常开支就需90万元。事实上,去年全乡支出包括:乡基层政权建设197万元,教育“普九普六”建设75万元,日常开支85万元,兴办企业投资125万元,水利基本建设173万元,农村合作基金110万元,其他91万元,一共是856万元,负债数百万元。 村一级财政的日子更难过。西岗乡各村农业税附税为24.96万元,但37个行政村的年支出总和达539万元。西岗乡西岗村村委会一位干部表示,因到处负债,目前村委会已无借贷渠道,6个村干部无奈之下以个人名义从乡信用社贷出40万元。 事实是,税费改革对本已举步维艰的乡、村两级财政来说,无异于抽血:去年由于农业税按减免3%征收,在2003年的基础上全乡财政减少了112万元;2004年西岗乡180.5万元财政收入中,含农业税正税125万,附税是25万,这两项占到了全乡财政的87%.但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表示,乡、村两级的债务问题绝不是因为农业税取消引起的。 他举例说,河南省的乡镇平均负债在400多万元,多的达5000万元,平均每个村的负债也在30万元左右。在他看来,乡镇机构的过分膨胀是负债原因之一。 在西岗乡,县里给该乡定编57人,但实际工作人员超过80人,每年需为此多支付7万元以上。 刘道兴认为,河南很多乡镇的运转都是靠农业税来支撑的,从目前来看,免征农业税之后,乡镇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发展工商业来养活自己,同时可以进行机构改革,通过控制人员节约运行成本。(本报记者 钱昊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