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高考专题 > 正文

一位大学教授眼中的南京“高考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13:51 扬子晚报

  本报关于“高考之痛”的讨论,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连日来,本报编辑部每天都收到大量来信来电。昨天,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给本报发来专稿《“痛”而后“快”——我看南京“高考之痛”》,以新的视角,谈了对高考制度和素质教育的看法,读来给人以更多的思考。现特将何教授的来稿全文发表如下。

  这些天,我一直在关注《扬子晚报》上的“高考之痛”讨论,哪怕在外开会也得到
报摊买上一份瞧瞧。《扬子晚报》有眼光,抓得准!

  昨天,眼看要鸣金收兵了。我忍不住要写一点感想。很难写。

  讨论,争鸣,首先要围绕“话题”,这同高考“话题作文”差不多,否则就不成调调了。

  核心“话题”有两个方面:如何评说现行高考制度?如何界定“素质教育”?怎样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先说第一方面。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只要有大学在,就有高考在。中国科举考试曾是一大发明,其划时代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让平民百姓能够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直至“白衣卿相”。当今高考制度与科举有本质的不同,但对亿万寻常百姓来说它依然带有明显的“公平”性。这是一场公平竞争,人人都有机会,“关系”和“特权”在这里难显身手。所以有人说:高考,是目前甚为珍贵的一方“净土”,应当维护和坚守!

  中国人口众多,高考必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20世纪50年代中期,“神童”作家刘绍棠高中毕业时,全国毕业生5万人,高校招生15万人,每个高中生都必须响应祖国的号召上大学,故刘绍棠违心地上了北大中文系(不久退学)!1961年,是中国高考始难的一年,本人有幸碰上了,全班50人只有10多人进了大学。这种“高考难”的局面还得持续多久呢?我看起码要10年,到那时“僧多粥少”,各高校就只好竭尽全力去抢生源了。我们生活在“今天”,只能按“今天”的规矩办事,所以,请不要指责高考“难”,不要一厢情愿地拒绝选拔考试中的残酷“竞争”。胜者,不骄;败者,不要“阿Q”。

  我国目前高考取“总分制”划“分数线”,这是不是“分数至上”呢?10多年前,我也对“总分”的高下不以为然。后来在教学中发现,600多分的学生就是强于500多分的,400多分的就是强于300多分的。要不然,北大、清华就会舍弃各省的“状元郎”而到400多分的考生中去发现“人才”了。每年高考阅卷后,我都领到一册各科试题汇编,匆匆浏览,不胜感慨:如今的高中生太不简单了,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高难度的“懂”;如果没有12年寒窗之苦,没有记忆、综合、升华的能力,是很难考到高分的!“文革”之初上小学的那批学子,当今确有一些出类拔萃者,他们是后来拼命“补课”的结果;但实事求是地说,由于没有严格、系统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他们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相形之下,我总是乐观而浪漫地推想:待到今天这些凭“总分”考入大学的孩子长成后,中国的科技、文化将会是何等辉煌啊!

  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把中国“总分制”考出来的学生网罗过去了,起了大作用。将来,我国“自产自销”,何愁不独秀于全球!

  再说第二方面。

  人的综合素质包括许多方面,如:爱国之心,奉献精神,诚信品格,处世本领,基础知识,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等。中学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这些品格和能力。

  问题是怎样来考查、检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不是教育学家,说不出子、丑、寅、卯来。我有一种“直觉”:从根本意义上着眼,“综合素质”是无法快速考核出来的。爱国否?奉献否?诚信否?孝悌否……有时连“盖棺”都不能定论!党的组织部门考核、升降干部,严谨而又严格,也不免小有差错。谈对象、结良缘,总得弄清终身伴侣的“综合素质”吧,但常常如郭沫若初婚时的感受:讲定是“白猫”,谁知却买了只“黑猫”。于是就离婚,就散伙。高校每年招生,只有个把月的时间,不可能明察暗访、民意测评,同四五十万考生朝夕相处、静观默察;否则,将要“招”到猴年马月。所以,任何一个学校在谈论“高考之痛”时,都不要自称“素质教育”搞得如何如何美妙;因为,这是一场难以宣判的官司。人啊人,你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姓甚名谁,是“何等人物”!

  那么,就束手无策了吗?局部的、相对的“综合素质”考核,是可以“快速”进行的。就高校招生来说,最好的办法便是高考:1、5门课的“总分”,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准;2、艰辛而漫长的备考,可以显示一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灵韧性;3、临场答卷,可以监测一个学生的快速应对能力,有无“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4、作文的高下,更是考生人生经验、思想感悟、文化修养、知识底蕴、表达能力、表述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诗情和灵感、专注和开拓、借鉴和创造等等的综合显示,故分值最高(60分),故科举时代一篇华章鸣金榜……总之,在人的“综合素质”难以快速考核的前提下,“高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相对合理的方法。谁想否定它,不妨提出更合理的办法来。

  7月18日,有人在《扬子晚报》上提出来了,曰:“高中阶段,实行招生考试、毕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录取制度”,“让大学了解学生在中学阶段是如何成长的”。这里的关键,是评定一个中学生在3年时间内的“综合素质”,请问:谁来评定?如何评定?大学里能派员“深入”到每一所中学进行长期观察吗?不可能。那只好有劳中学校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了。结果将会怎样?毋庸多言,人人心知肚明:在目前的某种不良风气下,在广大工、农子弟无任何“关系”可言的情况下,如此操作,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方珍贵“净土”,将会彻底消失!试想,在西北某省,连“国家等级运动员”证都会造假,那种十分复杂而微妙的“综合素质”考核便可想而知了。这是自乱阵脚,这是对小平同志力挽狂澜、恢复高考制度的逆动!

  同样,目前某些大学的“自主招生”,也必须慎之又慎,决不能留下“人情”和“权力”的可钻之隙。“自主招生”,只能面向那些单科特别优秀的学生(这明显不是“综合素质”考查),应当少而又少。20多年来,我推荐保送过两名文学创作超群的考生,他俩数、理、化不行,一辈子过不了高考大关。实践的结果是:他俩在中文系如鱼得水,才华灼灼,有一名后来当了我省主要领导的秘书,当得颇好;有一名在文化娱乐界头角峥嵘,以一个“泥腿子”子弟的身份,谈笑自若地调动着许多“头牌歌星”,堪称奇迹。这说明,“自主招生”有可取之处。至于7月18日《扬子晚报》上公布的某高校“自主录取”优秀率,本人未能当面讨教,且存疑。

  说回来,回到“讨论”的源头:南京怎么办?南京的孩子见多识广、文化背景优良,综合素质肯定不差,但在目前无法根本改变高考选拔制度的境况中,可爱的孩子们只能尊重“现实”,努力考出好成绩,争取到大学里深造(当然就业也可成材)。作为校长和老师,也完全有责任尽心竭力地扶持自己的学生,过好“独木桥”。前面说了,“独木桥”上也有“素质”的展现,请不要用咱们“坚持全面育人”来做“去痛片”。“去痛片”只能暂时“镇痛”,明年呢?后年呢?……

  下面提出一点具体办法,仅供参考:1、继续坚持“素质教育”,但不要搞成“花架子”,肤浅地用一些“文学”、“艺术”、“体育”选修之类的东西来点缀;2、管好学生在校的分分秒秒,不一定像苏北某些学校那样“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但适当搞一点老师督察下的晚自习也是有必要的,这可能妨碍少数老师的“家教”了,其实这些“家教”浪费了孩子自修、思考、作业的宝贵时间,用途不大,家长们不要迷信;3、假期里,在保证学生休整、娱乐的前提下,适当搞一点学校组织的“补习班”,两个“10天”即可,帮助后进生赶上,促进先进生巩固提高,须知假期太长,心会越玩越“野”;4、要研究“考试”,市教研室可以组织专家讲座,本人愿意讲一讲“高考作文规律”。我还恳切呼吁南京各中学的把关教师、教研组长统统参加“高考阅卷”,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教研机会啊,千万不要被“家教”冲失了;5、教育局长要严加督导,抓紧全市的中学“素质教育”和“考试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安定,才能造福于今后10年的南京子弟,为民称颂;6、省教育厅要充分利用“高考自主命题”,破除多年来高考命题的弊病,改革、创新、搞活,譬如“语文卷”,能否大大减少学生的“文字阅读量”而着重考察能力?能否多多结合《语文》课本,以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教材,而不去搞什么瞎闯瞎碰的“迁移训练”(《语文》课本学好了,一辈子受益)?“高考命题”的指挥棒争到手了,应当实事求是、机智灵活地指挥全省的中学教学“大合唱”,唱出“素质”乐章来,唱出大好的“明天”来!

  有念直书,言无次第。望《扬子》总编为读者勿以繁杂为念。“痛”——“快”,“痛快”!愿南京的基础教育痛快淋漓,前路铺彩!

  相关专题:2004年高考


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