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政府推行高等教育平准化 与大学入学制度抵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14:11 新民周刊 | ||
在崇尚传统的韩国,想进行教育改革绝非易事 汉城大学意在录取一国顶尖学生,卢武铉政府却要推行高等教育平准化,大学与政府的博弈正在展开。 撰稿/陈统奎 胡乐野 “难道总统和大学校长要正面对决?”韩国《东亚日报》忍不住地发出这样的疑问。
7月初,在一次与媒体人士举行的恳谈会上,韩国总统卢武铉针对“2008年高考案”首次明确表态:“政府明确的立场是不能为了少数大学享有选拔最优秀学生的既得权而破坏高中公共教育。大学自主也有限度,希望大学在考试制度问题上作出让步,按照国家政策进行。” 当天汉城大学校长郑云灿举行记者会与卢武铉唱起反调,汉城大学教授协会也发言声援校长:“最近政府发表的言论是自军事政权以后,损毁大学自律权最严重的事态。” 汉城大学与卢武铉政府针锋相对的态势颇引人注目。 “2008年高考案” 不久前,韩国“第二届大学改革论坛”在汉阳大学举行,来自各大院校的350余名校长出席了此次论坛。会上,卢武铉再度要求大学就高考案问题作出让步:“教育问题并不是教育人力资源部长官或总统换届就会有所改变,因此应该在相互让步的对话中寻求一致。” 同一天,汉城大学教授协会召开会议,就政府和执政党要求汉城大学撤消“2008学年度高考案”集体抗议,教授协会会长张浩完称:“学问自由和国家发展关键在于保障大学的自主性,政府和执政党不应该不正当地侵犯大学的自主性。” 汉城大学与卢武铉政府的对峙并非始于今日。2004年的8月,韩国教育部公布《2008年后大学录取制度改善试行方案》,按照规定,在2008年后的招生过程中,将不再依照考生高考的具体分数,而是将高考成绩分为9个等级,再综合平时成绩、日常表现、教师评语等“内审”指标,最后由学校组织“论述考试”和严格面试,综合决定考生入学资格。卢武铉政府高举取消“高考一锤定终身”的大旗,意在改变以高考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招生方式。 然而,这种改革触动了名牌大学的利益。不久,汉城大学推出“综合科目型论述考试”方案,对教育部制定的2008年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推倒重来,从而引发政府和社会的争论。韩国媒体把这场争论称为“2008年高考案”,也称:汉城大学2008学年度大学论述考试风波。 “自主考试型论述” 汉城大学入学考试核心是“自主考试型论述”。 汉城大学表示,2008年定期招生中将把高考成绩仅仅作为判断有无志愿资格的标准,招生方针是通过“论述”决定录取资格。即使是特招生,面试和论述也是重要的考核方式。 这无疑是与教育部改革针锋相对的做法。韩国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的主旨是,以高中阶段在校成绩作为主要的录取方式,增加学生平时成绩在录取时所占的比例,将有效地降低高考竞争,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们能否考上大学以及考上怎样的大学,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平时成绩。 汉城大学“自主考试型论述”型入学考试的特点依然是“多中取一”,然而教育部要废除的恰恰就是这种择优录取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案,韩国高考的一级学生(4%以内,共有2.4万人)都有可能被一般大学录取,高考的选拔功能对于名牌大学如汉城大学而言失去应有的意义,所有大学将“平等地”录取学生,顶尖学生将流进一般大学。另一方面则是,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也有缘名牌大学了! 显然,汉城大学心有不甘,于是提出与教育部改革方向相左的“自主招生方式”。如果其他学校跟随汉城大学的步伐,教育部的意图可能付诸东流。这又是卢武铉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破坏公共教育”的行为? 7月6日,韩国政府和开放国民党在国会召开党政会议,将汉城大学的高考案定性为全面挑战公共教育正常化,“企图使学校自主考试复活”。 韩国教育部次官补徐南洙在会后召开的紧急记者会上说:“虽然应该尊重各高校录取学生的自由,但是不能胡乱选拔,使公共教育面临崩溃。” 7月14日,韩国总统卢武铉邀请大学教育协议会会长团和16名主要大学校长到青瓦台共进午餐,汉城大学校长郑云灿在其列。由于政府执政党和汉城大学在“2008年高考案”上针锋相对,郑云灿出席总统午餐会备受关注。 历时2小时的午餐座谈会中,卢武铉和郑云灿未因这一问题产生争论,但是此前卢武铉针对汉城大学所说的一番话或许郑云灿还记在心里:“决不能为了让少数大学享受选拔最优学生的既得利益,而破坏高中公共教育。” 汉城大学公布的“综合科目型论述考试”实际上是跳出韩国教育部制定的高考录取框架,追求学校自主考试。这样的做法显然令卢武铉政府颇不高兴,“不能容忍身为国立大学的汉城大学出台与政府方针相违背的政策。”国会议员代表丁世均在7月6日的党政会议上如是说。此次会议上多名执政党议员宣称,要制定相关法律禁止实施包括“论述考试”在内的学校自主考试。 然而《东亚日报》在其社论中旗帜鲜明地认为,这些具有违宪性的法律根本不可能得到宪法法院的认可。韩国《宪法》第31条明确规定:“法律保障大学的自主性。”而大学自主性的核心恰是独立招生权。《东亚日报》的评论认为,通过不具备辨别力的高考实现大学平准化会损坏这一宪法精神。 对于政府的威逼,汉城大学校长郑云灿也毫不退让:“与大学有关的事情应该让大学自主决定,外界不应对此说三道四。” 何去何从? 7月18日,由韩国45所国公立大学教授组成的国立大学教授联合会召开临时大会强烈谴责韩国政府的大学政策:“政府的大学政策正在侵害大学和学问的自主性。”汉城大学教授协商会也在当天发表声明称:“破坏由《宪法》保障,并可称之为大学的生命的自主权,就意味着对大学和学问的抹杀。” 当下韩国,要求向给大学返还自主权的呼声此起彼伏。韩国政府在60年代初期,将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为国家考试制度,并从此开始介入高考。此后40多年,政府不断更改考试制度,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方法。卢武铉政府执政以来,政府在对大学的控制和对教育的垄断之路上渐行渐远。 韩国一些主流媒体认为,卢武铉政府和汉城大学围绕大学入学制度产生摩擦,深层背景是国家行政资源掌有者主流势力的交替过程产生的矛盾。卢武铉政府上台后,在青瓦台和总统国政课题委员会等的要职上,汉城大学出身或汉城大学教授的影响力相对有所减弱,地方大学出身的官员从金大中政府的6.2%上升到13.7%,和历代政府相比,增长了约2倍。身为总统的卢武铉就毕业于名不见经传的釜山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而现任首席秘书官及顾问以上的14名总统参谋团中,汉城大学出身者只有4人。 虽然卢武铉公开表示自己没有学历情结,对汉城大学并没有愤怒和仇恨,但是韩国人还是坚信,这位出身一般大学的总统和他手下一帮背景相似的幕僚一手操纵了高考入学制度改革,通过推行高等教育平准化来打击精英教育。他们告诉国民,最优秀的学生被个别几所大学占有,会造成高校间生源的严重失衡。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机制,最重要的是凸现“公平”和“有效”。卢武铉政府意在推行教育平准化,而汉城大学却要坚持“自主论述型招生”以吸纳一国之英才,显然,这是一场“国民性”与“精英性”的较量。 《东亚日报》在其社论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对于政府来说,应鼓励大学间为确保优秀学生,以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式进行良性竞争。高考制度应交给大学制定。如果连总统也出面横加干涉,只能使韩国教育的未来更加黯淡。 然而,汉城大学和卢武铉政府在高考录取制度安排上的矛盾愈演愈烈,争论步步升级,至今仍未看到双方任何让步的迹象,“2008年高考案”被政治化了。此案何去何从值得拭目以待。-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