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不仅仅是供求关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0:00 红网 | ||
如果一些媒体刊登广告,称“请到了高考命题专家”、“某人在考试中心工作期间有近20年命题经历”等等,家长和考生该怎么办?很明显,大多数人都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花钱去听这些“高考命题专家”的专题讲座——要是他逮着一个题,我岂不是“赚”大了? 于是家长考生们绞尽脑汁的去听这些专家的教诲,但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
咋一看,考生需要相应的高考信息,进而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考上好的大学,这是需求;而媒体的社会关系网络远远比常人庞大,人力资源也更为雄厚,他们最接近信息来源,刚好能给考生提供他们想要的所谓“内部信息”,这是供给——明摆着一个经济学中完美的供求关系,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教育部考试中心瞎操什么心? 问题是这个关系中的供给一环出了漏子: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说,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和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规定要求,严格禁止本中心工作人员及聘请的命题教师等参加相应的培训辅导。另外,在很多广告中也频繁出现某某人原系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其实此人已于10多年前就辞职离开教育部考试中心,并从未参加过任何命题工作——原来媒体提供的“产品”属于假冒伪造之列,应该依法予以查处。 那么如果供给中没有问题我们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呢?不是,这种供求关系的危害很多,比如媒体和一些名师专家可以借机谋取利润,同时这又给造假者留下了可乘之机,更为严重的是使广大考生的侥幸心理滋长,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实际上,供给和需求都是通过高考这个“媒人”牵线搭桥的,在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只有历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锤炼,学生才能走入大学的殿堂,畸形的供求关系的“罪魁祸首”是高考,要想改善这种供求关系,拓宽学生入学渠道,多层次的录取人才方是治本之法! 稿源:红网 作者:刘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