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花钱雇人扫墓何以有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2日09:14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周其俊

  有关部门预测,昨天和今天,上海有300万市民前往已逝亲人的墓前祭扫。在这支浩浩荡荡的扫墓者中,有一些在坟前献花、烧香的人有点特别——他们不是为自己的亲人扫墓,而是受雇于人前来代为扫墓的。除了受雇于人专程从市区前来代为扫墓外,沪上的一些陵园也推出了“代扫”业务,其价格从100元至380元不等。

  据福寿园客户服务部经理郭俊亮介绍,工作人员根据客户的预约和要求,陵园可代客对陵墓祭扫,并用摄像机把祭扫过程拍下来,然后发给客户或放入网上纪念馆,客户只需上网一查,就能看到整个祭扫过程。

  没有时间只能花钱雇人

  代客扫墓成为一种商业行为,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现在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口流动频繁等因素,社会环境跟以往已有很大不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使得每个人不可能一成不变按照传统标准生活。而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在异地购房等现象也非常普遍,但祭祀先人的地点却往往没有迁移,随着这部分人群的增多,自然就带动了代客扫墓市场的形成,代客扫墓是应时、应客、应需而生。

  去年底到国外

留学的张兰英,今年一月初其父亲在上海病故了。由于张兰英出国时间不久,考虑到来往费用的昂贵及请假的不便,张兰英昨天只得通过国际长途雇了人到松鹤公墓为其父亲扫墓。

  另一位不便亲自前来扫墓的沈先生,由于其前妻已经病故几年,自己也已经建立了新的家庭,考虑到现任妻子的心理,他昨

天花费了150元,雇了位邻居家的保姆到松鹤公墓扫墓。

  “代客祭扫”催生商机

  社会生活的需求,也催生了这项业务的兴起。

  来自山东的陈锤子就是这项业务的受惠者之一。陈锤子原本是受雇于本市建筑工地的民工,昨天,他替人代为扫墓了两次,一下子就赚了270元,而平时干其它杂活,累上一整天大不了也只能拿到30元。

  陈锤子坦言,起初在代客鞠躬时,心里觉得有点不习惯,但后来想想也没什么,就像在拜自己的祖先一样,慢慢也就习惯了。

  目前,不但外来民工、陵园承担起了该项业务,一些家政公司也看准了其中商机,欲分相关业务的“一杯羹”。

  寄托哀思不应在乎形式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是活着的人亲自到逝者墓前完成追忆过往、感念生命过程的一个载体。一些学者认为,千年传承下来的不光是一种形式,甚至已经积淀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和伦理道德。但因特殊原因请第三方代劳也未尝不可。“代客祭扫”并非“我不祭扫”,寄托哀思不应在乎形式。

  恰如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吴彤所言,当扫墓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活动而集中于清明节时,可能还会带来经济利益、交通拥堵等等问题,甚至成为一种社会问题,所以,是否到现场祭扫,我以为是一个可以多样化、个人化的问题,不必大惊小怪。

  代客扫墓虽是市场行为,但并非就肯定会导致亲情商业化。其实,只要心中有亲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祭奠形式,亲自不亲自,只是时间和空间上的概念,与亲情是否商业化似乎根本搭不上界,更不应因为一个“旧俗”让后人疲于奔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