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6月16日17:01 综合

分享

  原标题:[治国理政新实践﹒山东篇]山东供销社搭建土地托管平台

  “以往,每年6月是最忙的时候,割麦、晾晒、交售,一连串的农活让人忙得喘不过气来。现在,俺把土地托管给了供销合作社,这些农活都由供销合作社完成,土地上的收益一分不少,俺还能安心在城里打工。”6月1日,记者在山东莒南县洙边镇碰上了35岁的村民刘东,他趁着倒休的机会,离开在临沂打工的公司回村看望父母,“供销合作社的土地托管服务,让俺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面对当前农村种地主体以老人、妇女为主的现实,山东临沂、枣庄等市的供销合作社结合农民需求,主动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机械翻耕、飞防作业、信息服务、信用互助……土地托管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与服务。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侯成君认为,土地托管在不改变农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的前提下,既能保证土地收益归农民所有,又让农民放心进城务工,实现了打工种地“同增收、两不误”。

  滕州市供销合作社贵通专 业合作社托管土地5000亩,使用“2204”大型拖拉机“深松旋耕”整理土地,工作效率提高了十几倍,仅柴油费,每亩就节省了一半以上。他们还请来省供 销社农业服务公司实施“飞防作业”,农药使用量降低20%,有效防治率达到96%。大坞镇为农服务中心购置了粮食烘干设备,可收割“蜡黄麦”,实现了“九 分熟、十分收”。

  在枣庄市店子镇,龙虎村村民刘绪水一边忙着手里的农活,一边跟记者唠起了家常:“以前,枣子收获了,却常卖不出去,干着急。现在,供销合作社对 枣园进行了托管,投资300万元建成红枣加工车间,帮咱把产品卖到超市,枣子的销路不再愁。”在莒南县王祥社区,供销合作社围绕当地花生、红薯、大樱桃等 优势产业,开展“村社共建”,托管花生小麦3000亩,共同建设了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不但能够助农增收,每年还为村集体增加收入十几万元,实现了村集体、供销合作社、村民三方共赢。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赵雅琪

相关阅读

沉默和失忆的国民是怎样教育成的

“沉默代替了真实,沉默就是谎言”,那么沉默的是谁呢?仅仅是报纸、书籍、教科书、官方历史书?还是整个社会都参与了这一沉默?

美联储不加息,中国房价拐点隐现

 经历一季度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疯涨,以及央企疯狂制造地王之后,房地产似乎已现疲态,阶段性拐点很可能即将出现。

互联网飞机:空天拓荒先行者

今后我们看待世界,都会先是从天空和宇宙中看起。不仅身体能飞,而且思想能飞。飞行是大脑的延伸,是想象力的延伸。

  • 美国和世界都面临着“新幽灵”
  • “毕业消费”别是花老子的钱潇洒自己
  • 大汉帝国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厚葬?
  • 那些日更一篇的人是如何做到灵感爆棚
  • 《魔兽》成为特效电影的一个分水岭
  • 男友送我戒指却对他妹否认我是他女友
  • 北京边上藏了一个超美的江南水镇(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