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都评论] 疏解非首都功能轻装前进
近年来,北京各方面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也面临很多问题。北京市市长蔡奇表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立足更大的尺度空间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必将有利于根治大城市病,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让北京轻装前进。
人口过多、大气污染、房价高涨、交通拥堵,垃圾、污水治理任务艰巨,大城市病困扰着北京的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功能过度集聚,再按老路走下去必然是“山穷水尽”。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让北京能轻装前进,实现城市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就要疏解非首都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了首都的城市战略定位: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四个中心”就是首都的核心功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为了提升首都的核心功能。而解决北京面临的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北京。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北京的发展,包括治理大城市病打开了思路,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这三年,北京始终坚持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先导和突破口,作为最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绍史表示,疏解非首都功能,三年来,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二是研究制定相关疏解政策意见,三是先行启动一批疏解示范项目。
目前,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完成,行政办公启动区一期工程全面实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景观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北京严格落实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自2014年实施以来不予办理的相关业务达1.64万件。三年来,累计调整疏解动物园、大红门、天意等批发市场商户370余家,清理淘汰一般性制造业企业1300余家,北京城市学院、建筑大学、工商大学已累计向五环之外的新校区疏解学生1.6万人,北京天坛医院丰台新院址、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扩建、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昌平院区加快建设。
截至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2.9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增量同比减少16.5万人,增速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城六区常住人口实现了由升到降的拐点,比2015年下降3%。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成效正逐渐显现。
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北京治理大城市病,也给三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变化。蔡奇说,概括起来老百姓有三个得到,一是得到了大量的绿色空间,二是得到更多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三是得到了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服务。正因为如此,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全社会热情高涨。社会各界热情参与,企事业单位、教育界、医疗界、工商界以及广大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一起做好相关工作。
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轻装前进,北京开启了前所未有的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通过做疏解功能的“减法”,剥掉“白菜帮”,集中力量做好“白菜心”,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北京努力走出一条减量发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新路。疏解非首都功能,根治城市病,北京迎来新发展。
责任编辑:赵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