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解读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解读
2018年01月31日 11:57 北京时间

  原标题:赵莉: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推动首都新发展——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解读

  赵莉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主任 教授

  摘要: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重点介绍了六个方面的成绩;二是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以及2018年要做好的八项重点任务;三是强调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赵莉主任将对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深入解读。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推动首都新发展”。之所以用这个题目,是考虑到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高质量发展问题,并提出要将高质量发展贯穿到首都各项工作当中。与以往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不同的是,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仅是对2017年工作的回顾和对2018年工作的部署,还对过去五年工作进行了回顾,同时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2018年的重点任务。从结构上来看,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包括三个部分——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2018年重点任务、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将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单独一部分内容来讲,也是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可见北京市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北京市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共19000多字,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这部分内容就占了4000多字。为什么用这么大的篇幅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回顾?我认为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肯定过去的成绩,对全市上下各方面的付出进行表扬和鼓励;二是告诉大家我们已经站在了什么样的台阶上,我们不是从零出发,而是已经进入新时代、已经进入新阶段。同时,报告的这部分也提到了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突出问题导向,实际上报告接下来提出的重点工作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之一就是在回顾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时,更加强调以事实说话、用数据证明。具体来讲,回顾过去五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城市发展深刻转型

  将城市发展转型放在取得成绩的第一位,也体现了发展理念的转变和工作思路的变化。过去在总结取得的成绩时,经常会把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放在第一位,而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时,首先讲的就是城市发展深刻转型。报告指出,要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刻把握“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推动城市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这段话说明了我们对城市的转型发展已经有了深刻系统的认识,这段话里概括了四大变革关系——“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它反映了这些年来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取得变化的。报告还指出,我们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1992家,调整疏解各类区域性专业市场594家,大力整治违法建设、“开墙打洞”、占道经营、背街小巷环境脏乱等突出问题,解决了一批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城市面貌发生积极变化。北京市长期以来人口一直快速增长、迅速膨胀,我们过去想了很多办法控制,但成效并不显著。最近三年,我们在人口调控方面取得的成绩非常突出,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不仅是人口增速控制住了,总量也基本上控制住了。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北京市一直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报告指出,全力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与河北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了8个重点合作领域及一批先期支持项目。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在交通方面,打通了一批高速公路“断头路”和干线公路“瓶颈路”。从产业来看,2014年以来,天津市承接北京疏解搬迁和转移投资的工业和信息化项目累计185个,涉及投资额740亿元;河北省承接北京疏解搬迁和转移投资的开工和竣工项目513个,涉及总投资6106亿元。2015年以来,北京与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近470亿元。在生态环保方面,实现区域空气重污染联防联控,2017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三)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五年来,北京市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首都经济在转型发展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初步统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达到2.8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4%、达到5430.8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80.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累计下降22.5%、22%和28.2%,能源利用效率位居全国首位。这组数据说明,一方面北京市的经济增长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局面,同时能耗、水耗也都实现了明显下降,它反映了经济增长质量、发展质量的明显提升。

  (四)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经过五年的努力,北京市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从行政改革来看,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大力推进政府简政放权、精简机构等。报告提到了几组数据,包括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065项、精简比例达到68%,全市清理各类证明206项;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推行“先照后证”等商事制度改革,鼓励创新创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效推广。从经济改革来看,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营改增”试点改革全面推开,政府性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和公共交通票制票价改革平稳实施。在开放方面,首都的开放也达到了新水平,2017年实际利用外资243.3亿美元、跃居全国第一,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超九成。

  (五)“大城市病”治理力度显著加大

  报告提到了几组数据:年燃煤总量从2270万吨减至600万吨以内,2017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圆满完成第一阶段国家大气污染治理任务。报告还指出,持续实施缓解交通拥堵专项行动计划,新增轨道交通166公里、总里程达到608公里,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907公里。这些方面的变化老百姓也是能深刻体会到的,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坐地铁和公交已经越来越方便了。近年来,北京市人口调控成效非常显著,2017年常住人口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减少了2.2万人。

  (六)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报告在这部分也提到了几组数据: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5%左右的较低水平;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2017年达到5.7万元、同比实际增长6.9%;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率先形成;建成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08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380家。截至2017年底,新建商品房价格连续15个月环比不增长,二手房价格指数连续8个月回落,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这些都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民生问题。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报告指出:“五年的成就是全方位的,五年的变革是深层次的,北京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发展质量提高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城乡面貌亮丽了,群众获得感增强了。”报告通过系统地梳理、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也能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北京市在过去五年发生的变化。

  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2018年重点任务

  (一)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从时代背景来看,今后五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到2020年,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未来五年就要平稳衔接好这两个阶段。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并重点强调,在今后工作中要把握好“六大要求”,抓好“三件大事”,打赢“三大攻坚战”。

  要着重把握好“六大要求”。第一,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执行;第二,必须坚持稳中重求进工作总基调,处理好“稳”和“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第三,必须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第四,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着力破解“大城市病”,把高质量要求体现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第五,必须大力推动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提高对外开放服务水平;第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努力解决广大市民关心的突出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抓好“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要精心组织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什么要把它放在第一位?一方面,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多规合一,将城市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土地规划、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融为一体,绘在一张蓝图之上。也就是说,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涵盖了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现。第二件大事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见,过去几年一直强调的疏解非首都功能依然是未来的一个重点工作。第三件大事是全力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要打赢“三大攻坚战”。第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履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第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不仅要促进本市低收入农户增收,更要坚决落实好中央部署的扶贫帮扶任务,助力受援地区如期脱贫;第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突出问题歼灭战。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随着第一阶段治理任务完成,污染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任务异常繁重,要充分估计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打好攻坚战、又打好持久战。

  (二)2018年重点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知道,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剩下三年时间。可以说,这三年就好比接力赛的冲刺阶段,我们一定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跑好这最后一棒。总之,2018年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年。

  2018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1。全面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优化提升“四个中心”功能

  这与“三件大事”中的第一件大事紧密相关。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切实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那么,如何发挥这一作用?重点是创新规划实施体制机制。

  (1)实行全域规划总量管控,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控制线,严控建设用地规模,实现生态用地动态增长。全域规划,就是将城市和乡村都纳入规划之中。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控制线,就是对城市开发用地和生态保护用地划定边界。在规划实施中,我们要严控建设用地规模,不能突破城市开发边界。报告强调,“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年度减量30平方公里以上”。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由现状2921平方公里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另外,还要确保生态控制线,实现生态用地动态增长。总的来说,这一增一减,增的是生态用地,减的是建设用地,非常明确。

  (2)建立市区规划分级管理体制,整合配强区级规划国土部门力量,市级层面负责总体管控和制定政策导则标准,区级层面负责组织区域控规编制和规划任务落地。市区规划分级管理体制,明确市级和区级责任分工,将过去由市级部门负责的规划编制和落实权限下放到区级部门,实行分级管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是第一项任务,重点强调的是规划实施的问题。

  2。坚定有序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通过疏解整治来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这是“一减一增”的关系。减的是非首都功能,增的是首都功能,最终的目的是提升城市的品质,改善人居环境。

  (1)持续抓好疏解整治工作。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里强调,要“持续抓好疏解整治工作”。这三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未来要继续保持势头。报告里还提到,要“修订细化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当前贯彻落实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是从2015年开始实施的,现在已经运行三年了,在禁止和限制目录的指导下,北京退出了很多制造业,疏解了很多市场。经过三年的摸索,现在我们应该根据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进行及时调整。报告里还特别提到了2018年在这方面的具体任务,比如,要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500家,疏解退出城六区二级及以下市属国有企业40家以上,继续疏解区域性专业市场。在疏解整治方面,报告中又特别强调,未来三年,要“以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布局调整为抓手,加强薄弱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引导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有序转移”。这是以医院学校为主的公共服务资源的疏解问题、空间重新布局问题。报告中还特别提到了一些学校和医院,比如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主要是要抓紧这些大学的新校区建设,推动这些学校尽快疏解到郊区。还提到了天坛医院、北京口腔医院、友谊医院、同仁医院等,这些医院有的需要整体搬迁,有的要到郊区建分院。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未来三年,我们在学校、医院的疏解上的工作力度会明显加大。经过前三年的疏解,大家感觉到,疏解出去的企业、批发市场比较多,但是,虽然企业和批发市场疏解出去了,人口却不一定会马上走,因为大家还是会觉得好学校、好医院都在城里,还想在成立看病养老。这也就呼吁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也要跟着疏解出去。那么从此次政府工作报告里可以看出,未来三年,在疏解整治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将优质的公共资源也跟着产业、跟着企业疏解出去,实现在京津冀空间上的布局。同时,报告里还提到了要“启动新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继续开展‘开墙打洞’治理、架空线入地、广告牌匾规范设置等专项工作,完成核心区615条街巷环境整治任务”。关于这些内容,大家并不陌生,2016年和2017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18年要完成核心区615条街巷环境的整治任务。这是第一个小问题,就是持续推进疏解整治的任务。

  (2)更加注重优化提升。疏解的目的是提升,是为了进一步优化首都核心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如何来优化提升?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新增10处城市休闲公园和100公里健康绿道”,要“建设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1400个,其中蔬菜零售网点500个”,这是回应了老百姓的需求和期待。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品牌化、连锁化,要达到一定的品质,高质量的发展要渗透到方方面面,而且要创新经营模式。大家都有一种体会,就是在一个成熟的社区里,由个体户经营的蔬菜网点是很难持续下去的。所以说,如何让蔬菜零售网点可持续并且能够满足百姓的高质量需求,确实需要创新。在这方面,有些社区已经进行了探索。比如西城的一些社区就把护国寺小吃引入社区便民网点,既可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同时又保护和支持了传统老字号的发展,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所以说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大家不断地去创新。

  在优化提升的这一部分内容中还提出,要“制定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什么对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优化问题如此重视呢?原因就是回龙观和天通苑地区是一个“睡城”,职住分离非常严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最初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产业布局的问题,所以大家只能到外面去就业。再加上当时的规划涉及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也不配套,所以在这个区域居住的人的各项需求都需要到外区去,这就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通勤压力。针对这个问题,相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所以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里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这是第二项重点工作。

  3。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疏解了非首都功能之后,还要提高整个城乡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所以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向中期目标迈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里为协同发展制定了三个阶段的目标,第一个阶段是到2017年底,第二阶段是到2020年,所以说从2018年开始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要向中期目标迈进。报告里强调,要“制定实施本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强调了交通、生态保护、产业发展要优先考虑,要“推动雄安新区与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所以说,此次报告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城乡的统筹、区域的协调放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谋划。为什么说这是它的特点呢?报告在这部分所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也是为了响应十九大号召,贯彻十九大精神。其中重点提出要“以‘三块地’为重点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三块地”指的什么?指的是农村地区的农用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及宅基地。而如何把这“三块地”盘活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才是重点。完善承包地的三权分置主要指的是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置问题。大家知道,80年代的第一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把承包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了,所有权是集体的,但是承包权可以归家庭,家庭可以经营这块土地了。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多农村的劳动力流向了城市,有的人把自己家的土地承包给了别人,自己不再经营了。考虑到剩余劳动力在经营上的专业化水平不够,规模化水平、机械化水平都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所以这些年大家一直在研究如何引进城里的专业公司和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发展农村、发展农业。这就面临着如何把承包权分离出经营权来。此次的三权分置所带来的影响和对解决“三农”问题产生的意义不亚于第一次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报告在这一部分特别强调要“制定实施新的城市南部地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优先解决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交通设施等方面问题,加大腾笼换鸟力度,承接核心区功能疏解,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城南行动计划是在2009年提出来的。当时,针对南部地区的落后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城南行动计划。这么多年过去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与一些地区的差距仍然比较大。比如,201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北部地区是南部地区的3.4倍,除此以外,税收的人均产出等方面的差距也都比较大。当前,借助于新机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南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所以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强调南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要优先解决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交通设施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解决了,产业也就愿意过去了,人员也就愿意过去了。城南地区也要加大腾笼换鸟的力度,把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尽快腾退出来,承接核心区功能疏解,特别是要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

  在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方面,报告还特别提到要“抓好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设,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带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除了南部要振兴以外,这些年的西部地区发展也逐渐拉开了差距,所以还要想办法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这里面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新首钢建设。新首钢的定位就是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首钢腾出来的地方已经规划了很多年,之前很多规划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最近这几年,经过不断总结,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现在的这个定位更加符合新时期对新首钢这块地方的要求。最近这两年,新首钢借着新的发展机遇引进了奥组委相关机构,冬奥广场、工业遗址公园等已经发展起来,着力打造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以及后工业文化体育创业基地。这些内容,符合新首钢的定位,符合新时期老工业区发展的需求。

  打造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后工业文化体育创业基地的这些做法,在其他发达国家都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比如说英国、德国。英国在一些老工业区尤其是伦敦的老工业区建了很多科技创新园区、文化产业园区,都很成功。德国也是这样的,比如西部的鲁尔工业区。鲁尔工业区是一个老工业基地,过去也是以煤炭、钢铁、化工为主,后来这些产业被逐渐淘汰之后也曾经萧条了一段时间,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他们结合新形势进行发展,尤其是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文化创意产业等各种创新创业的需求,开始以老工业基地文化积淀为基础进行开发、进行挖掘,打造成了一个比较成功的科技园区。所以,新首钢有这样的一个定位,我想下一步会迎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4。全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的四大功能之一,在新时代应该说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为什么这么说?过去中国很多的高端技术可以从国外引进,可以跟在别人后面跑,但现在我们的很多技术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可以说已经由过去的“跟跑者”逐渐要转为“领跑者”。这个时候,你再想从国外引进人家一流的核心技术,一方面人家不会给,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我们真正发展核心竞争力。所以,现在真正的高端技术要靠我们自己去创新了,那靠谁呢?北京拥有最多的创新资源,当之无愧地要扛起这面大旗。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挥好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给予了更高的期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必须抓好这项工作,落实好这项要求。

  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研发经费支出已达近1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近6%,位居全国最高水平。这是北京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多的差距和不足。比如,研发投入更多的是来自于政府的,企业占比很少,企业研发投入占32.9%,而政府投入占了57.4%,大头还是靠政府投入。相比较美国企业研发投入80%的占比,我们的企业投入明显是积极性不够。这是从大的结构来看。另外,很多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强度不足1%,也就是说企业用于研发方面的投入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不到1%,低于发达国家4%的平均水平,说明我们的企业没有成为创新主体,创新积极性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企业水平。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产学研的结合依然不够。产学研依然没有做到融合发展,导致研发成果的转化率不高。这些都是与北京当前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不相衬的地方。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中央要求很高,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另一方面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

  当前,科技资源的争夺非常激烈,无论是从国内来看,还是在全球来看,都开始激烈地争夺着优势的科技资源。北京由于商务成本等方面的制约,吸引力有所下降,据最新的统计,两院院士占全国的比重已经出现了下滑。面对这种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进行重新布局,科学谋划,在这部分政府工作报告作了强调。

  (1)央地协同推进重大科技任务。发挥好中央单位的作用,过去我们也很重视,但这个提法还是第一次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北京的央企、央属高校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在北京创新资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今后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个资源。报告提出,新建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就是依托着中央这些优势的科技资源我们要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还要支持基础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

  (2)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三城一区”是在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正式提出来的。“三城”指的是三大科学城,过去我们只有两个,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关村科学城和昌平未来科学城,2017年以来又特别增加了怀柔科学城。从“两城”增加到“三城”说明:面临新形势,我们需要继续壮大科技创新的优势。报告里还提到要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下一步就是要编制完成“三城一区”规划,促进协同联动发展。

  我简单说一下“三城一区”。第一个是中关村科学城。报告围绕中关村科学城讲了很多的内容,核心的一句话就是:中关村科学城要聚焦。怎么聚焦?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为目标。中关村科学城是北京创新资源最为密集、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自从北京明确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以后,中关村科学城在范围上就扩大到了海淀区全域。目前,中关村科学城的创新很活跃,但主要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硬技术的创新比较少,大众创业比较多,高端创业比较少。所以,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中关村科学城下一步的重点是聚焦。

  第二个是怀柔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在报告里的重点词是“突破”。在哪儿突破呢?就是要建立国际化、开放式管理运行新机制,深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国际化、开放式的管理运行新机制,说明要总结以前的其他科学城的经验和不足,在体制机制上要突破,重点要突出国际化、开放式。目前,怀柔科学城面积大概是40多平方公里,主要是依靠中国科学院,把中科院很重要的一部分搬移过去支撑怀柔科学城的发展。下一步,中科院在变换地点的同时,在体制机制方面也有大的突破。要引导民间资本、社会力量以及国际资源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要形成“城业并进”的格局。在这里,我们要总结以往的一些教训,不能是只重视创新产业,还要重视城市发展,要有效解决好职住一体化问题、城业同步发展问题。

  第三个是未来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在报告的重点词语是“搞活”。怎么搞活?鼓励入驻央企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公司治理结构,积极引入民营研发机构、创新企业、高校等多元主体。

  “三城”的主要职责就是研发创新。研发创新之后,我们希望能够落地,所以报告里在强调“三城”之外还有“一区”。这“一区”在报告里面是这么说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优化提升。优化提升的重点就是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它应该就是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主战场。那么,它的优化提升在报告里面强调要建立与三大科学城的对接转化机制,统筹大兴、通州等空间资源,与顺义协同发展,抓好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提高外资引进和开放发展水平,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一区”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为什么要统筹大兴、通州、顺义等资源呢?我的理解就是,目前亦庄开发区不到50平方公里,空间非常有限,根据北京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以及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要求,这样的空间面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报告特别提到了要统筹大兴、通州等空间资源,还要把顺义的集中工业区纳入进来,同时能辐射到大兴、通州、房山的部分区域,最大程度地对接三大科学城的创新成果。

  (3)对标国际一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对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我们已经说了很多年了,这次报告专门提到要“对标国际一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也就是说这个高精尖的结构要有国际的视野,要放在国际分工背景下去考虑,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认定的高精尖。之所以如此重视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因为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北京的一二三产业都存在高精尖不足的问题,所以今后就是要瞄准国际一流标准来提高产业水平,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在高端制造业方面,报告强调要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在提升服务业方面,报告强调要提升金融、文化创意、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这些都是相对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但同时在有些方面也存在低端业态。比如,目前金融业从业人员大概50万人,保险业占了40%,但创造的增加值在整个金融业中的占比只有5.2%,劳动生产率仅有每人12万元,相当于全市各行业平均水平的60%,所以说下一步这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报告还提出要制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壮大三年行动计划,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发展壮大,做好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工作。为什么强调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我们从几个重点行业来看,多数龙头企业都不在北京,比如说汽车行业最顶尖的企业不在北京,北汽排在第四位;生物医药方面最好的是拜耳医药,全国排名第七位。所以说光有这个行业还不行,还要培育领军企业。什么是独角兽企业?就是指那些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这类企业成长迅速,潜力巨大。现在鼓励“双创”,需要有一些企业引领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什么是隐形冠军企业?就是指那些长期专注于一个细分领域、市场份额很高的小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就是行业外无人知晓、行业内无人不知。我们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就要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发展壮大。

  (4)建立开放融合的科技创新机制。报告强调,要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深层次对接机制,做好科技成果在京落地承接服务工作;要支持高校与研发机构建设联合创新平台、协同创新研究院。这里强调的是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问题,是个长期没有得到破解的老问题。在构建紧密合作的三大伙伴(产学研)关系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做得还是比较好的,他们的经验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比如,德国鲁尔科技园区就特别重视三大伙伴合作关系。也就是说,你不能只引进创新型企业,还要有科研机构和高校,这三者缺一不可。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要如何创新这种体制机制、如何让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能够围绕需求、围绕这个企业的问题去研究、创新成果出来之后又如何尽快地实现转化,这些都是当前还没有完全破解的问题。

  5。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下大气力治理“大城市病”

  报告指出,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以法治为保障,以精治为手段,以共治为基础,积极构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那么,如何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1)提高城市法治精治共治水平。如何理解“提高城市法治精治共治水平”这句话?具体来讲,要完善城市管理领域法规、制度和标准。强化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与各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衔接。也就是说,不能只考虑结果,还要重视方法和过程,治理过程、治理方法上要精细化、法治化,并且要充分听取民众的意见。在工作方法上要注重先立后干,准备好了再干,有序推进,规划、经济、法律三大手段综合施策。同时,要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职责清单,完善街道乡镇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这体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要让街道有更多的自主权、执法权和管理权。报告还提出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城市管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技术已经很发达了,那么下一步就是要将这些技术真正地应用到城市管理中。再有,报告还提出要坚持社会共治,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建全倾听群众意见工作机制,完善和整合各部门各单位服务热线,让公众、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城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2)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这里面重点指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的治理任务依然艰巨,要巩固稳定已取得的成果,还要继续缩小与百姓需求的差距。

  (3)坚持不懈抓好交通拥堵治理。与以前相比,2017年交通拥堵的情况有所缓解,但这个问题依然还是比较严重的。报告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提出要制定全市地面停车规划,年内开通3段轨道新线,完成900公里自行车道治理,加强共享单车规范管理,完善步道系统。这些强调的都是绿色出行的问题,这些措施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的交通拥堵问题。

  6。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好发展好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要让文化深度融入到城市的发展中。

  (1)要推进首都文明建设。大家要认识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不意味着文明程度高、文化氛围浓,北京的文化资源的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所以我们要继续把文化资源利用好并转化成北京市民的内在素养。

  (2)要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老城不能再拆了”,要研究制定推进老城整体保护实施方案。在保护内容上增加了中轴线、“三山五园”、传统院落和胡同肌理、“三条文化带”、传统村落、老字号品牌等。过去我们重视城市老城区的保护,这一次还强调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以及一些传统老字号品牌的保护。

  (3)要提升城市文化生活品质。支持实体书店、书屋发展,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营造书香京城。加强优秀近现代建筑和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为城市留有文化艺术空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4)要增强首都文化创造力影响力。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时尚、会展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领区。发挥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7。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报告指出,围绕满足人民群众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需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扎实办好重要民生实事,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这次报告的一个亮点就是把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需求概括成了五个方面: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这五方面的概括反映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特点。在教育方面要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年内新增学位3万个左右。幼儿园的资源现在是稀缺的资源,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资源会更加紧缺。在健康方面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在医疗方面强调每个区至少建设一个紧密型医联体,推动名中医到基层社区开展服务,让群众看病更方便。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住房方面提出要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成1200公顷住宅供地,扩大住房供给;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鼓励产业园区建设职工集体宿舍,多渠道解决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行业务工人员住宿问题。这些方面都有突破性改革。

  8。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将会迈出更坚实的步伐。报告强调了以下几点。

  (1)以营商环境改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九成以上企业投资项目、全部备案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各区,备案制投资项目取消所有前置条件。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变“集中审批”为“集成服务”。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这些措施体现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意识,我们要树立“服务就是生产力、就是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理念,要切实做好对各类企业和各类人才服务工作的供给侧改革,真正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要大兴调研之风,到企业中去、到创业者中去;不仅要关心成功者,也要关心奋斗者。

  (2)推进国企改革。要大力压缩国有企业管理层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一级企业整体上市或主业上市。目的是提升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要下大气力激活民间投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教育、养老、体育等领域。

  (3)以更高标准推动全面开放。全面提升首都金融业对外开放能力,支持国际金融机构在京新设外商独资或合资金融机构。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三部分是“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将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单独一部分内容,也是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打铁必须自身硬。十九大报告、北京新版总规的颁布,说明北京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今后的任务就是落实执行,所以要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在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中,报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加强依法行政

  报告提出,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未来五年在这方面还要继续不断努力。

  (三)持续改进作风

  报告提出,要发扬唯实求真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精选主题蹲点调研。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

  (四)增强工作本领

  报告提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要强化质量意识,建立质量导向的工作机制,切实把高质量要求体现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报告还强调,要提高创新能力,善于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要提高专业能力,培育专业精神,增强对产业、技术、管理的敏感性;要提高开放能力,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关注世界发展前沿,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发展;要提高工作统筹能力,坚持稳中求进,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五)建设廉洁政府

  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建设廉洁政府依然是我们的重点工作。

  来源:宣讲家网

责任编辑:王树淼

2018北京两会专题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