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文化融入首都城市建设
摘要:文化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它是一座城市里几代人不懈奋斗所凝聚的精气神,是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是对当代价值的集中反映。通过努力,未来的北京,一定会成为一个文化底蕴厚重、艺术繁荣发展、社会风气高尚的城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就像一个冷冰冰运转的机器,缺少灵魂和精神底蕴,难以可持续发展。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就提出:要聚焦“一核一城三带两区”, 即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建设,有效保护、发掘、传承和利用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文化深度融入城市发展,使北京成为文化底蕴厚重、艺术繁荣发展、社会风气高尚的城市。
一
城市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物质形态,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北京,作为首都,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世界性名城,文化建设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有效保护、发掘、传承和利用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从多方面提出如何对待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首先要在保护上下功夫。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它曾为六朝古都,建造了非常多的宫廷建筑,是拥有庙宇、殿堂、陵墓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北京紫禁城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住过24位皇帝,其建筑风格宏伟;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场所,也是世界闻名的瑰宝;有着“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和颐和园都是我国有名的园林建筑。北京还有许多的庙宇,像潭柘寺、八大处、云居寺等;还有老胡同、四合院等等。此次政府工作报告非常详尽地指出未来将如何在保护上下功夫,保护老城,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老城不能再拆了”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制定推进老城整体保护实施方案,严格执行皇城保护规划。重点区域要加强,加强“三山五园”(三山五园是对位于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统称。三山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指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地区保护,实施北法海寺二期修缮工程,继续开展圆明园考古及展示,注重保护传统院落和胡同。
其次深度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尤其是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传统文化散发出时代魅力。古建筑、古文物、古物件等等不是“死”的,而应该开动脑筋挖掘它的价值与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扎实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抓好故宫周边重点文物搬迁腾退;精心打磨每个历史文化街区;制定实施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开工建设白浮泉、路县故城等遗址公园,开展箭扣长城二期等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启动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区搬迁腾退工作。
再次在传承和利用上做文章,加强制度建设。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推进香山双清别墅红色遗址群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支持老字号品牌传承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典籍的保护利用,强化文物院落腾退后公益开放使用,鼓励相关单位、居民及公益机构参与保护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在制度层面上,报告要求,完善文物保护与周边环境管控的法规和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文物部门和各类主体的责任义务。还要建立市级传统村落名录,加强规划保护,留住历史记忆、传统文化和乡土故事。
概言之,对北京深厚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发掘、传承和利用,就是要让北京的传统文化底蕴活过来,透过时代的棱镜,折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二
文化是城市的一种“力”,也是一个城市不断发展的“能”,是支撑城市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对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可以牵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城市文化是重要的社会资本,支撑和推动着城市发展进程,代表着一个城市文明程度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城市文化的提升则是城市发展的最终任务,这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生活品质,有利于让人民在更好的环境中生活。要让整个城市繁荣起来,其中包含着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让城市文化繁荣起来,让各种各样积极健康的文化形式活跃起来。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推进文化建设,加大投入,打造平台,给予文化建设良好的空间。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落实“1+3”公共文化政策,完善公共图书、文化活动、公益演出等服务配送体系,举办2万场次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支持实体书店、书屋发展,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营造书香京城;加强优秀近现代建筑和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为城市留有文化艺术空间;支持各类文艺院团做强做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在文化创造力上下功夫。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增强首都文化创造力影响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市场活力。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时尚、会展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设立文化创新发展基金,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领区。加大对重点作品、优秀原创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推出一批体现中国精神、首都水准和北京特色的精品力作,勇于攀登文艺高峰。巩固做精北京国际设计周、国际电影节、国际音乐节和中国戏曲文化周等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办好“欢乐春节”、“北京之夜”等活动,推动文化走出去,展示首都文化魅力。
总之,要让文化繁荣起来,让文化市场繁荣起来,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够享受到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内容。
三
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城市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不可或缺的是这个城市的文化。文化具有恒久的魅力,这种魅力与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城市独特的个性和人文特征,这种个性和人文特征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和实际影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建设,成为一种软实力,而这种实力积淀、积累、传承到一定程度,就会放射出巨大的张力, 成为市民普遍认同并努力践行的核心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体现出来的是对城市精神的引领,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加安全、更加文明、更加自信。
此次北京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首都文明建设。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倡导文明新风尚,亮出北京精气神。北京作为首都,始终以包容的姿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创业、发展、生活,并成为北京的一部分,影响着北京。与此同时,北京的城市文化也在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北京文化的精髓概括起来就是“北京精神”的内容: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的感受,是北京精神文化的生动体现,展现了首善之都的历史底蕴、精神状态、文化追求。
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精神层面,还需要以各种各样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巩固和拓展“北京榜样”、“百姓宣讲”、“中国梦365个故事”等宣传品牌,深化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持之以恒倡导“光盘行动”,广泛开展环境、秩序、旅游、禁烟等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增强群众道德意识、文明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城市文明水平。
文化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它是一座城市里几代人不懈奋斗所凝聚的精气神,是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是对当代价值的集中反映。通过努力,未来的北京,一定会成为一个文化底蕴厚重、艺术繁荣发展、社会风气高尚的城市。(作者系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崔丽华)
来源:宣讲家网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31省区新政协主席选出 一人是副国级
- 【 军事 】 中国军工最期待项目 比航母更受关注
- 【 财经 】 种10亩高粱挣不到1瓶茅台钱?茅台反驳
- 【 体育 】 伤势痊愈!周琦再被下放发展联盟 回归...
- 【 娱乐 】 刘青云"儿子力"爆棚 抱母亲下车超孝顺
- 【 科技 】 头脑王者回应小程序暂停服务:审查不...
- 【 教育 】 临时身份证不能进考场?违规招简太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