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邓海华:所有接种点都要进行正规培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3日19:05   卫生部网站

  记者提问:假如出现了死亡病例,同一批疫苗会继续接种吗?

  刘大卫:对于预防接种的暂停机制,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是非常难做决策的问题。这次针对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卫生部也在相关文件中作了规定。一旦接种之后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反应,可能刚开始不清楚是否和疫苗有关系,比如死亡或其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比如格林巴利综合征,这种情况报上来之后,我们先要组织专家去论证到底和疫苗有没有关系,和疫苗的质量有没有关系、和实施差错有没有关系,还是病人本身的疾病偶合引起的。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暂停,如果排除了异常反应、疫苗质量问题、实施差错问题,就要宣布撤销暂停。如果真的和实施差错有关系,我们纠正了实施差错以后,接种还要恢复。如果真的确定是疫苗有质量问题,肯定是要叫停的。出现了异常反应叫不叫停呢?由于疫苗引起的罕见异常反应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确实有一定的比例,这要评估是不是超过了我们一定的预期,疫苗引起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生率为一百万分之一或一百万分之二,如果我们监测显示显著超过了这个水平,我们就要叫停。疫苗本身的因素,加上个体本身的差异,这种罕见的异常反应是有可能发生的,就要看有没有异常反应的突然增加,如果有突然增加,有可能会叫停。

  邓海华:从医学角度上来讲,由各类疫苗接种引发的导致死亡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一种是过敏性休克治疗、抢救不及时导致的死亡,比如这次为了接种,所有的接种点都要进行正规的培训、要配备急救药品、救护车,还要观察30分钟,就是为了防止变态反应的发生,防止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还有一种低概率的死亡,就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偶合,即时间、空间上和免疫接种产生了偶合发生死亡,比如心源性猝死。如果说死亡,就是这两种情况,但概率非常非常小。

  记者提问:我本周一接种了疫苗,我想谈一个我个人的感受。因为我两三年前接受过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疫苗,我感觉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并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而当时接种甲流疫苗的时候,医生相当严格,事无巨细,所有的问题都问到了,甚至有人以前只是有简单的鼻炎过敏史,现在没有鼻炎发作,也不让注射,甚至简单的肥胖,都不让注射。我们排队有500人,筛选以后只有200多人注射了疫苗。如果说甲型H1N1流感疫苗只有一种病毒,是不是它的不良反应率相对于季节性流感疫苗还是比较轻微的?现在我们如此紧张地面对它,对疫苗的接种是不是会造成过犹不及的人为阻碍呢?其实有很多人想接种,也自觉地去接种了,但是到了接种现场又被吓回来了。

  王军志:我理解刚才说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这次的接种面太大。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虽然发生率极低,但是随着基数增大,发生不良反应的个体数量就要增加。原来季节性流感疫苗没有这么大的接种范围,以前我国一年的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还达不到1%,一两千万人份都打不下去。这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中接种,有关部门和政府肯定要特别谨慎,要求也很严格,目的也是为了降低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病率。

  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病率,特别是偶合事件,在我十几年来负责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每年不同疫苗的接种都会发生个别的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时候会发生死亡。比如有的小孩儿打了疫苗以后死亡了,请我们的专家和CDC专家一起分析调研,调查下来的结论都是偶合病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例是因为疫苗的质量原因引起的。这种病例极少发生,发生了以后我们分析的结果,都是属于偶合的病例现象,确实没有遇到疫苗质量问题引起的。如果是疫苗质量问题引起的,就不是几十万分之一、几百万分之一,接种以后,肯定会有很多数。

  记者提问:有很多老百姓对咱们疫苗的安全性抱有怀疑,因为咱们的疫苗确实推出的时间比较短。请您针对老百姓这种疑问进行一下解释。

  王军志: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过程一致,平常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是世界卫生组织把毒种送来以后,企业自己检定,生产出来以后送到我们这里,我们检完就可以进行批签发。这次我们快,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技术上的原因,季节性流感疫苗要用一到两个月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品,然后把自己生产出来的疫苗与其进行比较、定量。2006年我们所在技术上开始了相关研究,目前这个关键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研究建立的替代标准方法、替代的物质,解决了疫苗的质量评价难题,保证了临床试验的如其开展,这就节约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审批的过程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都是压茬进行,这次疫苗的研发是整个国家在统一行动,顶尖专家集中起来指导企业的疫苗研发,临床试验和标准的建立全过程,国家药监局又在第一时间里组织专家进行审评,这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些就是我国的疫苗为什么比较快生产出来的重要原因。但总之,整个研发、评价、检定、评审和批准的过程,坚持了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确保安全质量的原则。

  邓海华:中国CDC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了1.3万人的志愿者,也是快的一个原因。

  王军志:在三天之内就组织齐了志愿者。

  邓海华:所以疫苗的研发也要感谢广大志愿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记者提问: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虽然很少,但刚才介绍会偶合上心源性猝死,这个病发生的原理是什么?死亡以后怎么检查?需要进行解剖吗?

  华伟:心源性猝死是非常常见的,在西方国家是心脏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占一半以上,美国每年有30—4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这次由我们医院牵头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了全国四个地区的人口,初步得出我国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是十万分之四十一点八。以此比例推算,13亿人口中,我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是54万人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它的发生最主要的是由于有心脏疾患,突然发生一个恶性的心律失常,心跳得非常快,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然后导致了心脏病猝死。它的发生多数患者是有基础心脏病,比如冠心病、心功能衰竭、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等等,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没有查出心脏病,是以猝死的形式表现的,它的发生率非常高。以往媒体不是很重视,随着近年来一些名人猝死,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心脏性猝死,实际上它的发生率很高,一旦发生,抢救成功率很低,因为大部分猝死发生在院外,通常是家中或公共场所,如果来不及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抢救,往往病人很难抢救成功。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这么高,平均算下来,每天我国大概发生1479人,刚才谈到接种疫苗中的偶合事件,我还不知道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有多少,但是我要说的是希望大家关注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它每年要夺走我国50多万人的生命,是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记者提问:怎么能防范呢?

  华伟:有心脏病的病人一定要及时就医。当然冠心病人是心源性猝死首当其冲的,如果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要及时到医院去看病,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减少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高危因素。一旦得了冠心病或心脏病,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比如得过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的,或者曾经发生过突然晕倒被抢救成功的,这类病人再次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如果是已经发生过的病人,更要积极进行治疗,比如在体内埋一个心脏起搏器,都可以有效防止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在国外尸检率很高,往往可以发现心源性猝死或心脏病的证据。我国的尸检率虽然不高,但心源性猝死的死亡时间很短,比如在一小时之内发生,在一小时之内心脏突然停跳,其他的疾病(排除过敏)一般不会在这么短时间之内发生死亡。如果病人没有过敏史,又突然在一小时之内猝死,往往都是心源性猝死。

  记者提问:快速的过敏反应引起的死亡是什么样的情况?临床上有没有发生过?

  文昭明:异常反应有轻有重,但是不等于异常反应都是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不管轻重,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这是过敏反应的特点,譬如鸡蛋过敏,并不是很多人都对鸡蛋过敏,只有少数。如果某个单位一下子发生了很多人对疫苗异常反应,就可以否定是过敏反应。至于过敏性休克,更是少数中的少数。过敏反应的基本病变,最常见的是由于血管扩张,血管里的液体渗出来了,表面看起来是肿的,因为渗透到组织间,眼睛肿、脸肿胀,但血管里是缺液体的,所以叫低血容性休克。过敏反应严重的一般发生得很快,一般发生在两个小时以内,甚至几分钟,发生得越快就越重,所以有些地方把发生症状的时间作为轻重的一个依据之一,它越重,一般情况下发生得越快。

  第二个特点是它发生很快速,短的几分钟,长的两个小时之内,少数在四个小时以内。

  它出现的症状,最早出现的、最多见的是荨麻疹,因为渗到皮肤上了,70%首先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包括致死性的喉水肿。还可以出现呼吸道症状,少数是心血管低血容量的休克。所以在急救过程中,就采用了收缩血管最快的肾上腺素,这是急性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但是有一个条件,有心脏病、高血压的要禁用。虽然过敏性休克发生得很快,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有一个急救的过程。

  过敏性休克还有一些症状出现,一般情况下先有皮肤症状,有呼吸道症状,然后是低血容量休克出现。突然之间倒地死亡的不多见,我们也经常遇到比较重的过敏性反应,很少遇到本来人好好的,突然之间倒地就死亡了的,不像心脏病,一下子心梗了就死亡了,一般来说有一个发病过程。如果病人发生症状又晚,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突然间倒地死亡,基本上就可以排除低血容量过敏性休克引起的死亡。过敏性休克几个少见的情况都累计在一起,发生时间长的少见、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的少见、突然倒地死亡来不及抢救的也少见,这几种少见的情况发生在一起的话,就不是过敏性休克。

  记者提问:打疫苗有两种极端,有一种老百姓认为打疫苗不安全,就拒绝注射。还有一种是听周围人说打了疫苗以后就无所谓,和有流感的人在一起无所谓,少洗点手也无所谓,因为打了疫苗就不怕流感了,请问专家对这两种观念有什么看法?

  刘大卫:打不打疫苗要权衡利弊,为什么我们国家有些疫苗要列入免疫规划强制性要求接种,就是因为有些疾病危害性非常大。就甲流疫苗而言,到目前为止,第一波疫情已经基本过去,第二波疫情又来了,从全球的形势看,似乎疫情的形势比较严重,比如美国已经报道因甲流死亡的病例超过了1000例,中国也出现了死亡病例。随着疫情的进展,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出现,我们对这个形势有一个判断,甲型H1N1流感如果任其传播的话,确实可以引起更多的重症病例。反过来,目前证实了疫苗有比较好的效果,疫苗接种的风险较小,由疫苗引起的严重反应是非常非常少见的。如果这样权衡利弊,接种疫苗带来的利益肯定要高于不接种疫苗的风险。目前为什么我国制定了这样一个好的政策,通过接种疫苗控制疫情,就是这样的道理。

  追问:对那些认为打了疫苗就一劳永逸,就安全了的观点,您怎么看?

  刘大卫:任何疫苗和药品都不是绝对安全的,而是相对的。比如免疫规划的疫苗的效果,保护率可以达到95%以上,但仍有一少部分人接种了疫苗以后不产生效果,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这次疫苗接种是面对整个人群,如果有效率达到75%、85%或更高,就能有效控制疫情,减少疾病的危害和死亡以及疫情的暴发。

  邓海华:国家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联防联控机制推出了疫苗接种策略,就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特异性手段,像洗手、注意卫生都是一般的手段,我们选择了重点人群进行保护性接种,对学生、有基础性的病人进行接种,也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不受病毒的感染。对于个体来说,接种疫苗既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一个责任。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件事会更好。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甲型H1N1流感

更多关于 甲型流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