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减肥成了爱美女士们的当务之急。为什么别人怎么吃都不胖,而我却怎么节食都不瘦呢?种种疑问似乎都指向一个答案:“都是新陈代谢太慢惹的祸”。
“新陈代谢是身体为了维持生命而进行的一切化学变化的总称,整个过程能让您正常呼吸、促进血液流动、让您的大脑正常运作并从食物中汲取所需能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营养中心副主任苏珊·鲍尔曼解释道,“另外,基础代谢率是指身体在静态下,保证各个器官的正常工作每天所需的热量。”
代谢率和身体组成有直接关系。每磅脂肪每天只消耗2卡路里,但是每磅瘦体重(体重减去脂肪重量)能消耗14卡路里。瘦体重的很大一部分由肌肉组成,所以增加代谢率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强自己的肌肉。
人们研究新陈代谢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然而对它的误区却依然很多,营养专家苏珊·鲍尔曼总结了对新陈代谢的五大误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关于新陈代谢五大误区
误区一:新陈代谢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缓
随着年龄的增加,多数人体重会随之增加。很多人将此归结为代谢率的减缓,但通常这是因为他们减少了锻炼的次数或强度,减少了每天消耗的能量。锻炼的减少同样带来肌肉量的降低,瘦体重的下降,从而直接导致代谢率减缓,人体增重。这一现象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心肺运动练习来消耗热量,力量训练来保持或增加肌肉,这些都是防止因年老而增肥的最好方法。
误区二:新陈代谢是天生的,无法人为更改
有些人好像总是在吃,但就是吃不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们选择健康、热量相对较低的食物。这些“幸运儿”大多每天消耗更多的热量,有可能是他们不久坐,经常走动,站起来做些伸展运动,和同事面对面交流而不是发送电子邮件。所以,一旦你下决心想要通过增加肌肉来促进新陈代谢,每天就要多走动啰。
误区三:冷藏食物、饮料要比常温食物消耗更多热量
试验表明,测试者饮用极冰的饮料所消耗的热量比喝常温饮料的测试者只高出极少的一点点。差别微不足道到根本对于减肥不具有任何影响,大约每天多消耗10卡路里。鉴于冷藏食品对于肠胃的不利影响,我们大可以选择其他更为健康有效的方式。
误区四:疯狂节食减少热量摄入,却忽视因此带来的代谢率下降。
的确,如果减少热量摄入,代谢率也会随着下降。人体是一个很精明的能量银行。你吸收得多,它就会储存起来(转化成脂肪);吸收少了,它就会降低消耗(降低基础代谢率),同时还可能减少在器官维护和免疫能力上的“支出”。当你通过节食的方法期待瘦身时,身体对你长时间缺少热量摄入的反应是“你在忍受饥饿”。这时,身体将自动降低代谢率,从而减少热量消耗,尽可能多的保留热量。这似乎与你节食的目的背道而驰。可怕的是,一旦你难忍饥饿,恢复到节食前的热量供给,“降低”了的基础代谢率一时无法回升到原来的水平,反而会造成热量囤积,出现越减越胖的局面。如果你在减重过程中多运动,就能抵消这些小变化。良好的平衡饮食以及锻炼,就能让身体保持消耗热量的代谢率。
误区五:晚上新陈代谢变得缓慢,如果不进食,会加速减肥
人们过了某时段就不再进食之后体重会减少,完全是因为他们减少了总热量的摄入,而不是因为他们提前补充热量的缘故。在天黑前摄入你一天所需的热量并不会加快减肥的速度,除非所摄入的热量低于自己所需。
以上五个误区也许正是你越减越胖的原因所在。每个减肥的人都常常听到一句话:要提高你的新陈代谢率。那么如何才能保持甚至适当提高代谢率,让它为我们开启美丽之门呢?
-两大秘诀打造完美体型
秘诀一:补充蛋白质
四届美国最佳医生得主大卫-赫伯博士因为创造“两周瘦身奇迹”而风靡美国。在他的减肥秘笈《洛杉矶塑型膳食》一书中反复提及的神奇“营养奶昔”,就是一种高蛋白饮料。蛋白质能加速新陈代谢。由于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比脂肪和纤维更不易被人体吸收。因此你的身体必须消耗更多的卡路里来消化它。研究发现,消耗蛋白质所需的能量是消耗碳水化合物的两倍。一般在我们的饮食中,14%的能量来自蛋白质,而大卫-赫伯博士通过多年研究,推荐蛋白质摄入的理想比为29%。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需要的热量为1240卡,那么需要摄入能产生360卡的蛋白质。按照每克蛋白质产生4卡热量计算,也就是说你需要吃90克的蛋白质,这样每天新陈代谢消耗的热量可以增加150卡路里至200卡路里。坚果、吞拿鱼、低脂奶酪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秘诀二:坚持每天吃早餐
你相信吗?如果想加速新陈代谢和减肥,早餐是你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根据相关研究,吃早餐的人比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减少体重。因为在睡觉的时候,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减慢,而只有在你再次进食的时候,它才会回升。所以,如果你跳过早餐不吃,身体消耗卡路里的能力在午餐前都无法达到正常水平。这也就是为什么新的一天最好从一顿拥有300~400卡路里的早餐开始,它能立刻把你的新陈代谢带入“工作状态”。
新陈代谢是长在我们身体里的一把双刃剑。它能让你烦恼也能让你窈窕美丽。只要你摸清它的脾气,懂得与它相处之道,你离令人艳羡的美丽身材也越来越近了。(南方日报记者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