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研究人员利用肺部肝细胞制造全新肺器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4日03:56  北京日报

  荆晶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老鼠的“旧”肺成功打造一个新肺,植入另一只老鼠体内,令它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说,这一研究成果有朝一日可望帮助人类“再造”器官,解除囊肿性纤维化、肺气肿甚至肺癌病人的痛苦。研究报告由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

  定做新肺

  耶鲁大学研究人员托马斯·彼得森及其同事做了一项实验:取一只老鼠的肺部组织,用化学手段去除所有细胞,令原先完整的肺只剩一个“框架”。

  “我们保留肺的整体结构,但去除所有细胞。这样,实施移植手术后,受体不会排斥这一新‘成员’,”“健康生活”网站24日引述彼得森的话报道。

  他说,这听似简单,却是实验中最具挑战性的步骤,“肺的立体结构非常复杂,并非简单几步就可以完成”。

  接下来,彼得森等人在“肺框架”中植入来自受体的各种细胞,把它放入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大约一周。期间,研究人员用仪器帮助肺“呼吸”。

  培养完成后,彼得森及其同事借助4次手术,把新肺移植到受体老鼠体内。他说,“表现最好”的新肺持续作用2个小时,“它们能够呼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它们表现良好,但仍不完美”。

  有待发展

  彼得森说,研究人员需要在老鼠身上做更多实验,进一步完善“肺重塑”过程,延长新肺的“存活”时间。

  他说,实验原理可以应用于人体,“更具有挑战性的是如何确定正确细胞,这可能需要从特定病患身上提取干细胞”。

  不过,彼得森说,研究成果真正应用于人体可能需要20年至25年。

  同类研究

  研究人员说,肺组织一旦受损就难以自我修复。现阶段,若想替换成年人的肺组织,惟一方法是移植,但这容易引发排异和感染。接受肺移植后,存活10年的病患比率为10%至20%。

  同一期《科学》杂志刊登另一项与肺有关的研究成果,即哈佛大学韦斯生物工程研究院使用人体细胞制作只有硬币大小的“芯片肺”。“我们使用微加工技术,即原本用于电脑芯片制造工业的技术,”项目负责人唐·因格贝尔说。他希望“芯片肺”能在药学实验中代替动物肺,研究新药对人体肺部的影响,“毕竟,动物试验不能完全代表人体情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器官 制作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