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佟 彤
卫生部副部长日前在“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上透露,我国中医针灸正积极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方案已提交。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曾经呵护了国人千百年健康的“国粹”“申遗”,早就是众望所归,现在的问题是,在“申遗”之后,怎么使这个世界遗产保有其应有的品质,是“申遗”同时就应该开始关注的事。
自整形美容进入寻常人家之后,中国的整形医生水平似乎一直让位于韩国,到韩国去做整容已经是爱美人的共识。对此,我国著名整形美容专家对此客观评价是,并非中国医生的医术低于韩国,因为他们不止一次地为在韩国整形失败者“善后”,之所以给公众这个感觉,是因为中国整形美容的门槛过低,对医生的资质没有一个严格的认定、规范,这就导致了普通的生活美容技师跻身整形医生行列,于是就有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问题,而没有资质的医生造成的整形失败,直接影响着中国整形美容领域的整体声誉,这一点,在针灸、中医药中也类似。
中医药发端于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有不解之缘,这也造成了国人对中医理论的知晓程度自以为是,而中医理论非实证性的特点,也似乎给了每个对中医感兴趣的人参与的机会,即便是没有医学背景的人,也会知道一两个中医概念,于是就造成了人人都懂中医,人人都对养生有发言权的现实,之前张悟本之类的登堂入室和这有一点关系。另一个问题是,针灸“申遗”之后,会不会故步自封地拒绝对其他学科的借鉴和新的发展?比如批准没有医学背景,只和名医有师承或者家传关系者行医?这种特例已经有端倪,以这样相对狭隘的学识去应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疾病谱,小而言之是对病人的冒险,大而言之是对一个世界遗产的随意,而这,很可能在针灸“申遗”成功之后,带来冲动问题。如此看来,怎样以清醒的头脑去制定保持其应有的品质的客观标准,具体说就是考核每个中医针灸从业者的资质,似乎是比“申遗”更为紧要的事,至少,“世界遗产”这个名头不应带给这个领域和该领域的从业者任何特权,否则,“申遗”完成之时就有可能是针灸变形之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