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健康 > 2010世界艾滋病日专题 > 正文
今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依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副题是“权益、责任、落实”。卫生部在11月29日通报我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情况,截至2010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例,其中病人13万余例,死亡6.8万余例。艾滋病病毒就像幽灵,悄悄而快速地来到我们身边;艾滋病就像魔鬼,以无法想象的速度破坏着人类的健康。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艾滋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肆虐流行。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艾滋病更呈现出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发病趋势。
艾滋病疫情日益严峻
根据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数据,2009年,全国网络直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计4.8万人,每月平均新报告4000人;今年前9个月每月新报告感染人数与去年相当。在近年报告的新发感染者中,约七成为性传播,所占比例逐年增大。这表明艾滋病对我国一般人群的威胁在加剧。
2009年,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09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病人约10.5万人;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6万人。
卫生部通报还显示,近两年,艾滋病疫情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上升幅度有所减缓;二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三是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日益严峻起来。
走出谈“艾”色变的误区
“蚊子叮咬了艾滋病患者,再咬了我,会不会传染上艾滋病?”“患了口腔溃疡后和艾滋病携带者接吻会不会传染上艾滋病?”即便人们对艾滋病知识已经十分了解,却仍然会有人产生这种疑虑。其实艾滋病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对待它。
人们之所以谈“艾”色变,不但是因为它无法治愈,更主要的是它的名声不好。艾滋病其实就是一种慢性病,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并不是就叫做艾滋病人,绝大多数感染者要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才会发展为病人。
要走出谈“艾”色变的误区,首先要纠正错误观念,真正了解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一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体液(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及多种器官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弱,高温、干燥和一般常用消毒剂均可杀灭该病毒,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三种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染,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毒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也不会感染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从生活点滴做起
艾滋病不能治愈,只能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是一种行为病,健康的性生活是防止通过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根本措施。预防艾滋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可以做得到的。对个人来说,除掌握有关艾滋病知识外,尚须做到: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炙、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进行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脸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5)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高文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