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测你的疲劳属于哪种类型 如何对症调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5日09:29  39健康网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但大家却总是感觉特别疲惫,这实在令人费解。但事实的确如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年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慢性疲劳的困扰。就算短时间内身体撑得住,但可以预见,未来他们的健康将问题丛生。总是这样身心疲惫地过日子,可真不是件好事。

  疲劳是身体生病前的SOS信号

  你对“身体的信息”有多敏感?当你感觉疲劳时,几乎所有人都会说:不就是全身“觉得累坏了”吗?尤其对于体力充沛的20~35岁的健康男性来说,听到“身体的信息”这个词,绝大部分人的反应应该都是:完全不懂是什么意思。就男性而言,开始了解何为身体的信息,多半是在35岁之后,或者某天生病了,才会开始注意身体发出的警报。

  女性比男性对身体的信息敏感

  说到消除疲劳的方法,男性多半单纯地以为“好好休息”或者“好好睡上一觉”即可。比起男性,女性就敏感多了,也比较容易了解什么是身体发出的信息。近年来通过互联网可以搜索到许多保健信息,买到各式各样的保健品。但是能够“接收”身体发出的信号、理解身体状态的意义、了解身体健康真谛的人却不多。 网友疲劳类型调查显示70%属于A型疲劳  首先测一测,你属于哪种类型的疲劳?

  每一个问题请就A或B选择一项(两者都不适合时,可不选),每项计1分,最后将A、B选项的数量分别总和。


主题

A

B

  Q1

肤色

   每个人都说你皮肤黑

    每个人都说你皮肤白

  Q2

体形

   看起来有肌肉又结实

    接近肥胖丰腴的体态

  Q3

体温

    时常觉得冷

    偶尔觉得冷

  Q4

体力

   重度劳动后感到疲劳

  稍微动一下就会觉得疲倦

  Q5

举止

  动作敏捷,走路速度快

    动作缓慢

  Q6

身体不适

  胃或者口腔容易发炎,常长青春痘

    过敏体质

  Q7

胃肠

    容易便秘

    容易拉肚子

  Q8

性格1

    凡事过于热衷

  随遇而安,性格淡泊

  Q9

性格2

    喜怒哀乐变化剧烈

    大方稳重

  Q10

性格3

  不在意他人的眼光或意见

    在意他人眼光

  Q11

性格4

    容易烦恼

    不太容易有烦恼

  Q12

性格5

    好动

    喜欢安静独处

  Q13

饮食

    吃饭时间短

    吃饭时间长

  Q14

食物1

  常吃肉或者高脂食品

    爱吃青菜或清淡食物

  Q15

食物2

  喜爱甜食甚于刺激性食物

  喜爱辛辣刺激食物甚于甜食

  Q16

入浴

    洗澡时间短

    喜欢悠闲地泡澡

  Q17

药品

    定期吃药

    尽可能不吃药

  Q18

生活

  每天为了工作忙翻天

    尽可能避开忙碌生活

  Q19

睡眠

    常睡眠不足

    睡眠十分充足

  Total:


    总计:

    总计:

  体检表结果选A项较多的人是生活“过于紧张”疲倦型:身体总是觉得疲倦,很容易焦虑,不安感强烈且如影随形,容易被身边的人或事所激怒,过于亢奋所以晚上经常睡不着觉。血压偏高,血糖值偏高,肩膀、背、腰部经常疼痛。便秘严重。眼睛常感疲惫、体温偏低。

  如何缓解“过于紧张”的疲劳:1、适量工作。应适当调节自己的工作强度,每小时让眼睛休息15分钟,尽量在计划的时间内结束工作,减少加班。 白天可以小睡30分钟,并提早30分钟回家。回家后可以泡个暖暖的热水澡。2、不要忧虑烦恼,保持平静的心态面对工作和挑战。3、不要频繁用药——西医的处方药物也会让交感神经紧张,尤其是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降血压剂或类固醇达几个星期时,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体检表结果选B项较多的人是“过于闲适”疲倦型:稍微动一下就觉得疲累,提不起劲来做事。在意他人眼光,在意小细节,容易沮丧。早上不容易起床,四肢肌肉无力,肩膀、背部、腰部等总是酸痛疲倦。容易拉肚子,体温低。

  如何缓解“过于闲适”的疲劳:生活过于闲适也会让人感到累,这一点让很多人大感意外。工作或人际关系乏善可陈,每日运动量不足,加上喜欢甜食,都是让副交感神经处于优势的主要原因。 如果愿意在生活中增加一些让自己稍感吃力的活动,会对缓解疲劳有很大的帮助。试着在上班的时候做做运动,下班了之后做做家务,有助于改善疲劳的状况哦!

  节选自中信出版社 《不疲劳的活法》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办公族 疲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