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的记者手记:我愿再见一个更好的你

2013年04月26日09:52  钱江晚报

  我愿再见一个更好的你

  在雅安的这3天,我经历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

  余震时踩在如海绵般的地面时的心慌;看到3岁孩子与父亲生离死别时的伤痛;坐着老乡的摩托车挺进灾区时的温暖;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和无奈,灾难过后人性的纠结和美好;还有那么多的滚石、废墟……

  昨天晚上,当我终于从红岩子组回到雅安,各种滋味开始翻江倒海。

  我想先说说老杨的泪水。

  这两天和这个49岁的男人混在一起,看着他从一言不发到两度激动落泪,看着他从愁容满面到终于露出笑容,从他身上我看到了雅安人的淳朴——等全村人的吃喝有着落了,他说:我们能应付过去了,多出来的水和粮食,给其他受灾严重的村子吧。

  这是这次经历中温暖过我的小细节。

  这样的小温暖还有很多——

  4月21日10点,我们因为交通堵塞无法进入龙门乡时遇到的开摩托车的老乡。

  4月21日11点,在飞先镇遇到的川妹子监督队。她们的职责是监督摩托车载客,最好不收钱,收钱最多每人10块,用来补贴油钱和车子的损耗。

  还有4月22日下午,刚安葬完3岁女儿的杨国武的那句"安顿好家里,再出去打工挣钱盖所新房子"……

  除了这些,我还想说说救援。

  因为有了汶川地震救援经验,这一次地震发生后,举国上下展开的救援行动,够迅速。但,未必够高效。

  红岩子组1004名村民震后与外界失去联系,老杨领着乡亲们不知向谁求救,直到记者到来。虽然各级组织第一时间公布了各路电话,但受灾村民看不到电视上不了网,救命的号码只记得一个110。

  对他们来说,也许没必要开那么多电话,人力物力都整合到110,可能更能发挥出救援电话的功效。

  怎么能把物资快速发放到最有需要的人手中?怎么让爱心通畅传递?我想这是我们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刚在微博上看来的一段话,来自@科学松鼠会——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的永恒组成。#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雅安,愿下次相见,我能再见一个更好的你。

  本报特派记者 李阳阳

(编辑:SN053)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中方回应美就新疆恐怖事件表态:无同情心
  • 体育郎平:有限时间献给女排 6战大赛3银2铜
  • 娱乐蕾哈娜脱衣舞俱乐部狂欢疯狂洒钱(图)
  • 财经人社部:将稳慎研究延迟退休决策
  • 科技中移动再涉腐:天津移动高层被带走调查
  • 博客李承鹏:在震区一线的见闻 地震专题
  • 读书解密:58年毛泽东想用谁替代周恩来
  • 教育留学生贿赂教授获刑 境外不认国内潜规则
  • 育儿人贩拐卖4婴儿满1岁被拔乳牙禁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