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社论:新闻发言人护主心切映照出制度难局

2013年05月14日05:00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据新华社消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消息传来,媒体和公众都在回想去年底轰动网络、针对刘铁男的那场微博举报。2012年12月,《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上实名举报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刘铁男涉嫌伪造学历、与商人结成官商同盟等问题。舆论认为,如今刘铁男之“接受组织调查”,微博举报厥功甚伟,更有媒体评论曰这是官民反腐合作的一次良好互动。

  然而,并不是所有来自民间的揭腐都会在任何对象那里得到良好的对待。当罗昌平的微博举报引发巨大反响之后,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当天就做出了迅疾反应,称举报内容纯属诬蔑,“我们正在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

  “诬蔑”、“报案”、“报警”,铿锵之语犹在耳边,转眼之间就成了笑谈,而且这笑谈还引发了严肃的思考。5月12日人民日报官微评论说:“从被实名举报,到新闻办负责人否认严斥,再到今天证实接受调查,刘铁男的‘剧情’跌宕起伏。实名举报在先,组织调查在后,这再次说明,创造条件让公众监督,是反腐制度化不可或缺的正能量。同时也要警醒:新闻发言人本是公职,怎会沦为‘家奴’,为个人背书?”

  近几年来流行“家丁”一词,其中典型反映了人们对一些公职人员从服务公众到服务私人异化的愤怒。现在人民日报使用“家奴”一词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稍作思考也并不难揣磨作者之心理:一方面,“家丁现象”遭遇舆论的大张挞伐仍然不见式微,理当有一个更激烈的语词进行警示,另一方面,国家机关新闻发言人与一般公职人员不同,当他面对公民举报时的表态与其职责定位存在着太大的反差。

  所谓新闻发言人的职责,它是从政务公开这个原则中生长出来的,所以其无论是在发布信息还是在对外交流过程中,都应该坚持态度真诚、内容真实。用这一标准衡量,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相去远矣。也许其未必一定掌握刘铁男涉嫌贪腐的信息,但大可不知为不知,在对举报者那种赤裸裸的威吓中不读出一点“护主心切”的味道真是一件难事。

  不是坚守于公共职责,而是有意无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领导私人的服务者,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得到一个“家奴”的恶评算是得其所哉。但略作审视就会发现,偏离职责定位的公职人员并非孤例。就以新闻发言人而论,每当发生重大灾难人们渴望从权威渠道获得权威信息时,那些藐视这种渴望总是津津乐道“领导批示”的发言人能否算是称职?有时候某些信息早已天下皆知,可是新闻发布会上仍然云山雾罩,这又能否算是称职?

  然而既然不是孤例,单纯把“家丁化”、“家奴化”归因于个人似乎也未尽公正。一个事实是,当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把微博举报斥为诬蔑时,刘铁男仍然是其必须每天面对的顶头上司。在众所周知的官场格局中,发言人如果从自己的职责定义出发去选择,结果不难预料。因此新闻发言人发布信息时是把真实性放在第一位,还是把领导的面子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选择之难恐怕只有局中人才能透彻体会。

  如果权力可以决定一切,又总是以权力大小来判断是非,官场之中任何一个自利的局中人要想拒绝“家丁”和“家奴”其实并不容易。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护主心切”,全然忘记了职守,其他公职人员又有多少例外?媒体近日报道,为了腾出领导想要的编制,成都数百名公务员身份被征用,公务员制度乃至公务员法如此软弱无力,不正是权力意志恣肆的结果?在这样的生态中,公职人员又如何坚守自己的内心和坚持自己的职守?

  一个法定的公职岗位沦为人民日报严斥的“家奴”,良可痛心。新闻发言人怎样才能遵循职责而不是向权力献媚,需要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改革,但显而易见,改革必须超越这个单一的领域才可能取得真正的突破。

(原标题:[社论]新闻发言人护主心切映照出制度难局)

(编辑:SN053)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重庆公安局原副局长被双开 曾是打黑功臣
  • 体育英超-曼城官方宣布主教练曼奇尼下课
  • 娱乐王石女友田朴珺否认生子 复出价40万
  • 财经刘铁男卸任前3月突击审批50个项目
  • 科技起底PPTV:委身搜狐的可能性
  • 博客徐焰少将:争夺南沙棋差一步的原因
  • 读书中年失婚女再遇初恋:本命年婚姻
  • 教育姐姐高考陪读“管得严”被弟弟雇凶杀姐
  • 育儿女童遭生父虐待5年:开水烫头鱼线缝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