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二: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进步与不足

2013年06月02日13:48  新浪传媒

  2013年5月30日,由新浪网主办,新浪新闻中心、新浪传媒承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提供学术支持的 “专业与责任——中国媒体灾难报道研讨会”活动在北京理想国际大厦新浪总部举办,来自媒体、学校、政府、企业等各领域的50余位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研讨会邀请了央视主持人劳春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南方都市报首席研究员南香红等20余位嘉宾参与发言,同时邀请了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东方早报等10余家媒体参会。

  主题讨论二:中国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进步与不足

  主发言嘉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张亚然、《中国青年报》经济部副主任刘世昕、新华社国内部新媒体工作室主任 @新华视点负责人贾奋勇、《南方周末》资深记者杨继斌、《财经》杂志记者舒泰峰、《灾难报道伦理研究》作者之一王欢妮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蒋昌建:接下来进入第二个主题,中国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进步与不足。我们也请了很多专业的人士来加以讨论。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张亚然,您觉得进步,当然是指现在的灾难性报道跟过去有什么样的进步,跟国际包括自身比较来看,有哪些不足?

  张亚然:国家应急广播立足灾区受众贴近报道弥补其他媒体的不足

  要点梳理:

  1、 国家应急广播建立四级报道机制,贴近民众,弥补媒体报道不足。

  2、 媒体应找准受众,除了关注外围,更应关注灾区受众。

  3、 媒体报道灾难应有专业储备

  张亚然:首先被点了将,跟大家介绍一下这次去芦山地震灾区,曾到达地震灾区一线的记者朋友可能对在芦山当地洋溢的一个声音很熟悉:国家一级广播芦山抗震电台,这个声音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

  主持人蒋昌建:去过芦山的举手,听过这个电台的举手。起码三分之二都听过。

  张亚然:这个声音是国家要求中央广播电台作为服务型的电台做出的声音,当时我们在想服务的性质是什么,我们怎样去服务。在国家广电总局包括中央台的台长要求下,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在芦山当地做了一个电台,除了芦山记者以外,在座的嘉宾和领导可能对这个电台非常不熟悉,但是这个电台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有很高的欢迎度,成功率达到将近80%,这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这正是地震灾区报道的进步,或者说他能充分展示我们媒体报道不足的地方。刚才很多嘉宾也已经提到了,包括贺延光老师提到了在灾害来临的时候,实际上成了媒体的“狂欢”,很多媒体在进行灾害报道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媒体竞争,而不是这个灾害的本身。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的开播,正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在开播过程中,采取了四级联动的模式,中央台、四川台、雅安台,芦山台,这四个电台一起组成了电台报道队伍,弥补了刚才说的中央的队伍、地方的队伍包括当地的队伍各自为战的布局的不足。这个模式,在我们这次灾害报道过程中,优势非常明显,也就是说它的运作过程中,得到了当地老百姓非常大的认可,因为它贴近他们。

  第二点灾害报道,什么样的报道才能让当地的老百姓认可?很多的媒体可能在想,灾害第一时间,我扑上去报道。实际上大家有没有认真想,扑上去以后,你的受众是谁?更多的是外围的,咱们的媒体更多是让北京老百姓,甚至说让成都的老百姓知道灾区的情况,但是芦山的老百姓需要什么?在我们这次电台开播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际上需要就会形成依赖,为什么这样?这次我们在当地开播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可能当地的媒体知道,这次的地震不是很大,为什么我们在那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大家调到那个调频的时候,还能听到这个声音,是因为当地老百姓非常依赖它。在我们开播这一个月当中,在当地有十几个政府,包括水利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公安、交通、消防,各个局的局长都来到我们直播间,实际上我们直播间非常简陋,它就是一个帐篷,帐篷里的话筒都是临时搭建起来的,但是所有的局长都进入这个地方,也就让我们知道需要是形成百姓依赖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再一个面向灾区的时候,我们怎么能看到灾难性报道的不足,对应急广播这个问题来说,很多政府的官员没有看到它的需要,但是这次实践当中发现,当地的百姓和政府之间不是对立的,关键要找到正确的结合点。再一个是媒体对灾难性报道的专业储备的问题,刚才很多人提到专业储备是什么,社会的储备,心理的储备,对百姓的情感储备,只有这些储备都具备了,才能成为很好的,有责任感,有情感的,受当地百姓欢迎的媒体。

  主持人蒋昌建:谢谢,接下来有请《中国青年报》经济部副主任刘世昕女士分享一下她的观点。

  刘世昕:媒体利用新媒体搭建平台弥补传统报道的不足

  要点梳理:

  1. 灾难报道运用新媒体,搭建信息平台,将碎片化信息整合后输出,弥补了纸媒的不足

  2. 媒体应有灾难报道日常储备,报道时对记者进行梯队布局

  刘世昕:如果说我们这次报道有什么特点和进步,(那就是)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对新媒体的应用。我们在出发之前,搭建了一个微信平台,有我们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还有夜班值班编辑,每天通过微信及时报告自己的讨论方向和讨论题目。这样有非常好的效果,平台有我们网站24小时值班编辑,这样的平台带来两个好处,网站的编辑整理大家在里面发的图片和简短的碎片化的东西,形成24小时的直播,弥补了纸媒在版面和时间上的不足。第二个好处,我们的领导能根据每个人每天跑动的方向,形成当天的专题。刚才张良老师提到看不出媒体的内在逻辑,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平台,后方能够知道前方手里有什么东西,这样每天会组织两个专题,一个文字的专题,一个摄影专题,这样的专题是根据灾情发展救灾状况设置的,第一期专题做了灾情的展现,一个大标题下面有很多篇小故事。第二篇可能就是救灾的过程,到了第三天将近72小时救灾黄金期过了以后,我们可能更多讨论的是一些反思性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救灾物资到达不了第一现场,为什么有那么多信息不对称,有那么多救援队伍进了现场,反而阻碍了救灾。这次新媒体的应用,打通了前后方的连接,在前方的记者有一个感受,碎片化的东西特别多,有了新媒体的应用,把碎片化的东西能审核得很好,另外也实现了24小时滚动的输出。这个可能是我们这次报道中的进步吧。

  值得反思的不仅是我们的媒体,可能在现场跟同行的交流还是专业性的问题,专业性有很多方面。回来以后看了南老师的那本书,她在2008年的时候考虑的是记者的布局,第一梯队的记者,有野外生存经历的,身强力壮的第一批到达比较合适。第二批可能是做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或者特稿的记者适合在第二梯队。到了第三梯队是做反思性的,对四川灾害有了解的环保性的记者,还有对医疗、法制比较了解的反思性的记者可能也要上去。当我们面对灾难的时候,逻辑和线条的思考还不成熟。刚才蒋老师提出灾难报道有没有独立的形态,有哪些元素,灾难报道特别适合全方位的研究,它可能跟日常的专业性报到簿一样,日常的专业性报道某一点就是专业行家,灾难性报道是对报社实力的考验,包括记者的布局、平日储备,我记得南老师那本书专门讲到南都日常是有几个车储备的,车里有帐篷、卫星电话等,这对普通的媒体来说很难实现的。

  贾奋勇:国内媒体灾难报道面临三大障碍

  要点梳理:

  1. 中国媒体的竞争状态,妨碍了我们的深度报道

  2. 自媒体对专业媒体存在某些误导

  主持人蒋昌建:谢谢!接下来也请新华社国内部新媒体工作室主任,新华视点负责人贾奋勇给我们分享他的观点。

  贾奋勇:简单说几句,是代表我个人的。首先到这里来非常幸运,我看了最近一期《财经》杂志的文章,其中谈到传媒知识分子,谈到八大媒体面对危机的反应,谈到传媒知识分子是名义权利和实际权利落差最大的群体,他们的危机反映这几点。他有一定的道理,传媒人的矛盾确实在这儿。要说进步,在灾难报道方面,传媒人在这几年,自由度获得了空前的提高,这是巨大的进步。但是要真正达到在灾难报道中的特别专业性,最后实现我们的责任,还面临着三个障碍。

  第一个我们仍然面临着客观的信息宣传的控制,虽然我们的灾难报道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包括客观性、时效性,我们现在发的很多稿子,都已经是世界第一,客观的细节也非常多了。但是在宏大主题和先行化主题叙事上,很多媒体也摆脱不了,包括自然内在的东西,包括很多用语都难摆脱。

  另外中国媒体的竞争状态,有可能妨碍了我们真正的所谓深度报道,这也是世界性的问题,近年来在美国的网络媒体出现的,比较某知名媒体,他拿了一大笔钱就是让大家做完全不跟经营结合的深度报道,还有最近比较火的一个节目,也是做非常专业化的精深的报道。这样的精神在我们媒体竞争状态中有没有,值得大家思考。

  第三个,自媒体对专业化媒体的引导,或者说误导,这在中国是非常突出的状况。在中国,自媒体不但在事实上,甚至在价值观、情感上,都在诱导专业化媒体,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当然这有它很大的社会背景的原因,但是媒体本身怎样在这种状态下自处,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主持人蒋昌建:谈到三个挑战,信息控制,还有媒体之间的竞争,反而会妨碍到媒体做深度的报道。你提的一个观点,让我们内心有点悲凉,本来做深度报道是媒体专业主义的要求,现在需要外部的赞助才能做,就变成了功利的对象,不知道新闻的演绎到今天是什么样的感觉。第三个是自媒体跟专业媒体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谁牵着谁的鼻子走,这也是很大的挑战。传统媒体要生存,自媒体要发展,双方都争夺眼球怎么办,这样的问题的确摆在我们面前。接下来请南方周末资深记者杨继斌分享他的观点。

  杨继斌:国内媒体在灾难中缺乏解释性报道

  要点梳理:

  1、灾难性报道的进展一定要放在时代变化大背景下。

  2、国内媒体缺乏解释性报道,未能完全满足受众在信息、观点和情感需求。

  杨继斌:前一个老师已经从专业角度谈了很多。关于媒体在灾难报道方面的进步,我想换一个角度来谈。我们经常说一句话,什么样的时代配合什么样的媒体。我们不妨从社会,从时代的角度来对比一下进步。媒体的进步和不足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中,可以静下来看到。现在可以说汶川地震是什么样的标志?就是政府垄断救灾到社会救灾的标志性的转变。现在说雅安地震是什么样的标志呢?它是我们从情感救灾到科学救灾转变的标志。大家都在谈过度反应,反应过激。这在玉树的时候就反映出来,比如救援队抢一个伤者,大家为什么没有谈。因为从情感救灾往科学救灾转变没有成为议题,现在成为媒体的议题,成为社会的议题,这是最大的进步。

  根据我的理解,媒体报道所谓的进步有两个,一个是消极的进步,一个是积极的进步,所谓消极的进步是指我们改掉了以前的一些坏习惯和恶习。尽管我们没有往前走,至少把以前的缺点改了,比如说一些悲情故事,一些纯粹的看客报道,这一次跟上一次相比少了很多。积极的进步,恕我直言,我看到的真不多,包括纸媒也好,平面媒体也好,还有网络媒体,我们跟五年前相比,没有太多的超越。我们在座的都是有作品的人,我们不谈社会责任,从自身想一想,在座的我们,提供的作品跟五年前相比,优质的作品是多还是少了。如果下一次再出现大的灾难,我希望我们能多一些什么样的报道呢?我们知道读者或者说受众的需求大概是三块,一个是信息的需求,求知欲;观点的需求,获得安全感;还有情感的需求。大概是这三块。我们现在提供的不管是信息的需求还是情感的需求,产品都还是不足的,国外的灾难性报道,会看到大量的解释性报道,不管纸媒还是电视媒体,我们做的解释性报道几乎没有。举个例子,汶川地震的时候,温总理给一线部队下了命令,抢通一条公路,总理的任务不可能完成的,就应有媒体解释性报道为什么完成不了,就应该有这样优质的解释性报道,(事实是)没有。

  主持人蒋昌建:杨先生也是在《南方周末》有非常长时间的工作经验,他提了两个问题特别有意思。第一看灾难性报道的进展一定要放在时代变化大背景下。另外反思媒体在这方面所做的进步也好,不足也好,并不是说从媒体的种类、媒体的渠道、媒体报道的反映速度来看,关键是你是不是满足了观众对信息观念,情感的需求,你提供的作品本身是不是更好的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这点是很重要的。下面请著名媒体人舒泰峰先生阐述他的观点。

  舒泰峰:灾难报道中要避免对受灾者造成二次伤害

    要点梳理:

  1、 灾难报道注意新闻伦理,要避免对受灾者造成二次伤害

  2、 灾难报道应第一时间挖掘信息,而不是找煽情的故事

  舒泰峰:报道的原则,媒体的成就和不足,这两个话题,是相通的。这个话题在贺延光老师一开始讲的时候,就提出来了。后来几位同行都提到,我就是做一点补充。

  贺老师提到一个现象,很多摄影记者去做死者脸部的特写,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挺深刻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挖掘(灾难)背后的故事,悲情的动意在里面,可以理解。但是这里有一个界限,确实涉及到新闻伦理。在美国有一个职业新闻记者协会的伦理准则里,有一条最低伤害原则,受灾的群众本来处于悲痛的状态,你去采访他,挖掘他的故事,会对他造成二次伤害。我自己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在汶川地震的时候,跑到什邡很偏僻的镇,在那里采访了很多受灾的群众,当时也不懂,采访了很多,让他们去讲悲惨的故事。后来想,这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去年北京7·21大雨,广渠门的死者叫丁志健,他的爱人把丁志健火化的当天下午,湖南卫视找他录节目,让她讲过程和体会,非常煽情,在网络上引起非常大的争议。这里面有消费苦难的现象存在。有批评家也批评过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子?我们现在新闻报道涉及娱乐和商业的因素,这两个因素有时侵蚀了我们的新闻原则和新闻伦理。湖南卫视这个节目叫《完美释放》,本来找平时心理受到很大压抑的人去释放他的压抑。找到丁志健的爱人,而且在那一天去释放,显然是不合适的,显然对她造成二次伤害了。我后来有一个反思和建议,在灾难报道的时候,我们更多报道灾情,灾民需要什么,有哪些不足,我们把这些信息发出来,而不是第一时间找煽情的故事。这个也是给同行的建议。刚才蒋林讲了非常好的案例,他没有当时采访受害者。这个特别体现在摄影和特稿写作当中,因为特稿写作往往要挖掘这种故事,会遭遇伦理困境,我觉得蒋林处理得非常好。这一次在芦山地震里,伤情的报道比汶川少多了,这确实是一个进步。我们还需要继续探讨,新闻的挖掘跟伦理之间的界限在哪里,我就补充这一点。

  主持人王薇:刚才讲到灾难报道和伦理研究,我们也把王欢妮请到了现场,这是她非常专业的领域。

  王欢妮:媒体做灾难报道首先应尊重生命

  要点梳理:

  1、 媒体灾难报道有进步,主要体现在报道行为比之前有所克制,报道有了一些基本的保障;报道方式较之前更为丰富立体。

  2、 媒体灾难报道仍存在不足,应该从尊重生命、勿扰生命、敬业适度等八个方面去加以提升。

  王欢妮: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新浪总部和媒体专家、学界精英一起探讨这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坐在这里,我一直在想,我既不是一线新闻从业者,也不是一流高校的研究者,我想我能被邀请参加这样的讨论会,关键在于我和《灾难和伦理研究》一书的非常重要的作者刘海明先生,去年12月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研究灾难伦理报道的一本书。为什么会激发我们做这样的研究?我们是在五年前汶川大地震的背景下开展的。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就身处距离震中北川60公里之外的绵阳。在绵阳我们供职的西南科技大学也遭受了地震的重创。我们在遭受地震重创之后,一方面作为受灾者得到了外界的援助,进行恢复生产,恢复工作的他救和自救。我们作为高校的老师,也结合自身的专业进行思考,我们如何从大事件当中,为今后的抗震救灾的有序进行,贡献个人的一些力量,所以我们就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开展了这样的研究,并且很有幸在2009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才得以形成一个系统,最终出版专著。

  我们所做这样的研究,最主要的就是从伦理视角来切入如何规范灾难报道,最终反思灾难报道当中,媒体有哪些不足。在反思不足过程中,从汶川大地震到芦山大地震,我们也看到了媒体的进步,这些进步包括媒体报道行为有所克制,对救援工作不过分干扰以及对自我工作和生命的保障,刚才在南香红老师发言当中也谈到了。我们想这就是一种进步。

  另外一个进步,媒体报道更为丰富、立体,包括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加入。

  同时,媒体报道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对不足的反思中,我们不断地在思考,来呼唤如何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能够指导新闻事件的伦理准则。在我们专著当中概括了八个基本准则,今天在这里大致介绍一下。主要是生命之上,在报道灾难的时候,首先要尊重生命,尊重受灾者的生命,同时也要尊重媒体人的生命。刚才南香红老师谈到,在汶川大地震当中,非常庆幸的就是一线的新闻从业人员没有受到生命的伤害。到芦山大地震的时候,我们不能再靠幸运获得上帝的恩赐,而是应该做一些自我保护。在媒体当中,像南都还有我所了解的广州日报等媒体,在进入灾区报道的时候,有非常多的相应的自我保障的措施,包括救援包的发放等等。

  第二个准则勿扰悲痛。灾难和悲痛有着天然的联系,有灾难,就意味着有人员的伤亡,有人员的伤亡,也就意味着激起内心的悲伤。作为媒体的记者来说,不要制造别人悲伤。怎样做到怜悯他人呢?在灾难报道当中,我们要保持着一种客观冷静的、怜悯受害者和采访对象的心态进行报道。

  第三个准则就是敬业适度。在敬业这个问题上,任何一个媒体人有很大的发言权,有新闻的地方就会有记者。这是职业对于媒体人的呼唤。在谈到灾难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话语环境的时候,我们不强调或者说我们不刻意地要求新闻从业者敬业。在敬业过程中,会有两种状况,一种是敬业过度,或者说我们在批判敬业过度,也就是说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在救援过程中,从第一个准则出发,去尊重生命。作为记者,如果你在和相关的医务人员抢时间,医务人员要拯救受灾者的生命,而记者要第一时间报道受灾者的情况,就会产生冲突。如何解决这样的冲突,我们就提出敬业适度,你能不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去完成职业对你的要求。

  接下来我们就谈到了另外一个准则,时间适宜,即对时间的把握。新闻报道要强调及时性,但是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并不意味第一时间的报道就能够体现出媒体对这样的事件的关注,所以我们强调对时间的把握,包括在汶川大地震报道的时候,医务人员在无菌手术室正在给受灾者进行手术的时候,有媒体记者直接闯入到手术室要求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很显然这是采访时间选择不非常恰当。

  还有语言塔布,实际上是强调语言禁忌,记者在采访时用怎样语言提问,不至于过度去伤害你的访问者,也就是二次伤害的问题。在灾难过程中,受访者已经遭受身体的创伤,如果你在采访过程中不断追问,你的家人怎么样,你知不知道你的家人在灾难当中去世这样一些问题的话,会给我们受访者造成二次的心理伤害。

  我还想谈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则就是险境求生。对于真实性的追求是新闻的生命,在汶川大地震当中,因为媒体记者没有去求证,而传播出来的失实新闻,在芦山地震当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包括去报道天泉县受灾情况,在4月20号当天有一个交通台女记者到天泉县采访报道的时候,当时并没有看到她所想象的水电中断或者非常惨烈的房屋倒塌的景象,而是看到当地依然有村民在燃放烟花爆竹,举办结婚典礼,她就报道当地老百姓受灾影响不大,这样的报道并没有全面展示当时的场景。越是在紧急的时刻,越需要我们媒体记者在危急环境下,去追寻真实性的东西。

  我们这样的研究是在汶川大地震的基础上展开的,后面两个原则,为己利他和有所不为,主要是围绕涉密单位的报道而提出来的。在2008年地震的时候,在四川绵阳、北川周边有很多军工研究院所,涉及到媒体的报道会不会泄露国家军事机密的问题,当时做研究时,就涉及到为己利他和有所不为的原则。以上八个原则是这些年研究过程中,我们所思索的为我们新闻人构建的一套伦理准则,当然在实践发展当中,还可能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在这里希望得到各位媒体记者和专家学者的批评和指正。谢谢大家!

(编辑:SN009)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白宫披露习近平奥巴马会晤安排细节
  • 体育NBA-印城神塔拒恭喜热火 总决赛展望
  • 娱乐田朴珺自曝与王石生活 亦师亦友挺较劲
  • 财经SOHO中国权力暗移:张欣主内也主外
  • 科技搜狐苏宁阿里多方角逐PPTV收购案
  • 博客吉林禽业工厂大火幸存者讲述逃生经过
  • 读书高干裸官突围升迁:高位过招(全)
  • 教育90后女学生结婚要找灰太狼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刘烨催促吴彦祖履行承诺早定娃娃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