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成影视业宝藏 助《纸牌屋》大获成功

2013年06月24日11:50  新华网
《纸牌屋》海报 《纸牌屋》海报

  新华网上海6月23日专电 题:数据支撑电影票房 中国电影业能否迎来商机?

  新华网记者高少华、丁汀

  源于互联网领域的“大数据”概念今年以来在影视行业迅速升温,特别是美国视频网站NetFlix运用大数据投拍的电视剧《纸牌屋》大获成功,更是为中国各大视频网站以及电影创作本身,甚至传统院线发行“打开了一扇刺眼的天窗”。

  大数据何以能在影视业大放异彩?中国电影业能否迎来自己的商机?

  数据支撑电影票房

  近日,谷歌公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电影票房预测模型。据称该模型能够提前一个月预测电影上映首周的票房收入,准确度高达94%。据谷歌统计,电影相关的搜索量与票房收入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谷歌的票房预测模型正是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电影业的一个应用案例。

  电视剧《纸牌屋》的大获成功更是让全球影视界对大数据的应用刮目相看。美国视频网站NetFlix基于大数据投资拍摄的这部电视剧,无论是剧情设置还是选择演员、导演阵容,都以用户在网站上的行为和使用数据做支撑,从而受到观众热捧,NetFlix也凭借该剧名利双收。

  在日前举行的“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大数据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在业内人士看来,大数据分析正深入到电影的创作环节,这对整个影视创作行业,从剧本选择,导演、演员的选择,拍摄和后期制作乃至营销,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某网视频总经理刘春宁表示,现在的一些影视剧,正是基于用户洞察和数据分析,通过把点击量很高的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并最终证明能实现好的收视率。

  新丽传媒副总裁张文伯认为,电影业目前需要解决的是电影和用户间的关联问题,大数据正是互联网时代对网络用户行为的一个数据积累。

  大数据成影视业宝藏

  在业界看来,中国电影人要追赶与好莱坞的差距,既要把故事讲好,能够跨界、懂营销,同时关键的是也要懂科技创新,知道如何借助新技术来驱动行业发展。身处信息时代,大数据正在给中国电影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据刘春宁介绍,视频行业的大数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用户大数据、内容大数据和渠道大数据。正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三种数据能够融合在一起,从而为电影业提供支撑和服务。

  目前国内的一些电影制作或发行已开始尝试大数据技术。乐视影业总裁张昭表示,公司现在在投拍一部电影时。“大数据的作用就是让我们一面做,一面看各种数据所传递的信息,然后把很多东西反馈到跟消费者的沟通上。电影本身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产品,整个电影创作和营销过程是一体的。”张昭称。

  目前,数据意识正渗透进影视产业的各个环节,电影院线也开始实践用大数据来圈定受众。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叶宁介绍,到今年年底,万达的会员数据库将达到千万级,消费者数据库是影视产业中的核心宝藏。

  大数据并不能拍出好电影

  谷歌电影票房预测模型的走红,以及电视剧《纸牌屋》的成功,让基于数据分析“订制”影视剧的模式受到追捧。但掌握了“大数据”,是否就意味着可以成为未来媒体及传统电影的市场之王?也有许多业内人士对此持不同的声音。

  爱奇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龚宇介绍说,相对于谷歌的电影票房预测模型,爱奇艺以及百度也都有类似的数据,他们也曾尝试用中国的数据来套同样的模型,但后来发现准确率很低。“这说明中国的电影市场除了谷歌模型所强调的一些因素外,可能还有别的因素。因此,通过大数据研究出规律,并不意味着就能拍出好的电影。”

  张昭以乐视影业出品的电影《小时代》为例分析认为,数据分析对电影的制作和发行会有一些作用,但基本还是对大家营销思维的激荡,电影行业不应夸大目前运用数据运作市场的能力。

  “数据分析非常重要,但它代替不了好莱坞,代替不了艺术家和创作者。”刘春宁表示,在大数据时代不要忘记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内容的生产基于大数据可以做更好的预测和分析,但作品的成功因素,关键还是看作品本身。一个好的剧本、导演和演员群体、制作公司,包括后期加工链条的专业性,这些才是电影成功的核心要素。

(编辑:SN009)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房媳”家族至少15人担任公职
  • 体育联合会杯-托雷斯破门西班牙3-0胜
  • 娱乐蒋雯丽被曝姐弟恋 与小16岁男星玩地下情
  • 财经李克强上任百日:打破惯性未救银行钱荒
  • 科技中移动类Skype应用Jego暂停内幕
  • 博客美国引渡斯诺登需经过五个关键步骤
  • 读书西方最推崇的领袖传记:毛泽东传
  • 教育高考牛班57人平均分652 各地高考状元
  • 育儿我国婴幼儿奶粉将试行药店专柜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