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水荣:传统出版业突围需开发自身优质资源

2013年07月18日14:2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出达1935.49亿元,比2011年增长40.47% 。数字化浪潮之下,传统出版业将何去何从?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人民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沈水荣。

  记者:在您看来,目前我国传统出版业的处境怎样?

  沈水荣:应该可以用严峻来描述,甚至是岌岌可危。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发展严重滞后。根据我的估计,在未来的5—10年内,传统出版社将发生严重分化,有约25%的传统出版社将成功从传统出版转型为数字出版单位,另有约25%的传统出版社将不得不面临转行或倒闭的命运,剩下50%的传统出版社将难逃成为发展良好的数字出版企业和成功转型的传统出版社的编辑机构的命运。

  记者:造成这种处境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沈水荣:首先,从客观方面来讲是技术原因。比起很多民营数字出版企业和电信企业,传统出版社在技术上不占优势。其次,主观方面,主要是体制的问题和领导的重视程度问题。

  体制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传统出版社的市场化程度不充分,在经历转企改制之后并没有完全投入市场竞争,依然保持着原事业单位的很多体制机制。这就导致传统出版社比起很多市场化企业来说,生存压力较小,转型的决心受到影响,这也是我认为导致传统出版社目前处境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正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单位领导不重视,没有像那些民营企业领导者一样的转型决心和带领企业殊死一搏的勇气。

  记者: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出版业的出路在哪里?

  沈水荣:我认为传统出版社发展的出路有八个字:深度开发,高效利用。传统出版社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立足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努力开发自身优质资源。

  在我看来,传统出版社的优势主要在于内容资源和编辑力量,这两种资源是一般的民营企业和电信企业无法与之竞争的,那么传统出版社就应该在这两种资源上做文章,充分利用这两种资源实现自身的发展。

  记者:您理想中的传统出版业状态是怎样的?

  沈水荣:首先,在技术方面应该走在前列,毕竟拥有先进的技术对于出版社的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其次,我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和服务平台的搭建上。数据库的建设不能贪大求全,而是要有针对性。服务平台的搭建则和传统的发行不一样,并不是把书送到用户手中就完成了,而是要通过数字化手段全方位地服务到用户的学习、研究、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在用户需要时能够捆绑出现用户所需的一切信息,而不再需要一条条去搜寻。应当把编辑的工作融汇其间,这是单单依靠技术无法实现的。

(编辑:SN009)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陕西神木否认财政巨亏 雷正西未调离
  • 体育吉鲁3球阿森纳7-1 切尔西官方报价鲁尼
  • 娱乐教授就李天一案言论道歉 白岩松批三宗罪
  • 财经华润董事长宋林起底:2010年是人生切割点
  • 科技俄三大运营商决定停售iPhone
  • 博客花总:上海外滩最低调的奢华酒店(图)
  • 读书妻妾成群:古希腊开放的两性和婚姻生活
  • 教育超级中学炼狱般规定:不能生病不能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