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家媒体记者研修中国灾难报道

2013年09月02日10:42  中国新闻出版报
研修班现场 研修班现场
主办方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主办方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学员向老师提问 学员向老师提问

  本报讯 (记者晋雅芬)8月27日~28日,旨在提升灾难事件发生后媒体报道专业化水平的首届中国灾难报道高级研修班在四川成都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国约50家媒体的记者报名参加。这也是自“5·12”汶川地震以来,我国首次针对灾难报道记者举行的大规模专业培训。

  此次研修班由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害应对研究与培训中心、《瞭望东方周刊》和壹基金联合举办,湖南长丰猎豹汽车有限公司独家赞助,新浪网联合发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支持,《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媒体战略合作。

  主办方之一的《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辑、瞭望东方传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悦在研修班开班仪式上表示,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始终是突发灾难事件发生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传递讯息、纾减损害、促进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媒体及新闻工作者进步明显,专业化、责任心进一步凸现,有力彰显了新闻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但与此同时,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职业素养等方面也依然存在一些争议。因此,进一步提高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责任意识、职业素养非常迫切。

  “虽然社会力量在芦山地震的救灾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发生了民间救援力量过多导致一些重灾区交通不堪重负、无序状态加剧的情况。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媒体的作用就显得极为关键。”在壹基金秘书长杨鹏看来,好的灾难报道可以推动社会力量进行有效的反思,为促成各方社会力量在救援上良好合作提供很大的帮助。

  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郭伟表示,媒体在抗震救灾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灾难报道不仅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解灾情的窗口,同时也是联系政府与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的重要纽带。政府与媒体力量如何在专业救援以及灾后重建等问题上互相促进,这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多位知名学者以及新华社、《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的负责人作为授课教师,与学员围绕新媒体条件下的灾难报道、灾难报道伦理与媒体原则等内容展开交流和讨论。结业仪式上,主办方还特别向芦山地震中表现优秀的10名新闻媒体记者颁发了“芦山地震报道优秀记者奖”。

  8月26日,主办方还组织部分记者前往四川雅安考察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同时在成都举行为期一天的中国地震社会力量应急反应高峰论坛,以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各社会力量和社会公众在灾难应急响应中的责任心、专业化,同时,通过搭建媒体人与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深度交流平台,提高灾难报道的专业化水平。

(编辑:SN009)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资委主任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
  • 体育皇马官方宣布签贝尔 9100万身价世界第二
  • 娱乐传张柏芝有意退出娱乐圈:得力助手已解约
  • 财经据悉中石油反腐布局已久 部分人拒绝悔过
  • 科技电话实名制首日:电商购号卡也需登记
  • 博客毛泽东错过了朝鲜停战最佳时机吗
  • 读书日本放纵:蒋介石领养戴季陶私生子
  • 教育女生出国习性大变:换男友如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