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华尔街日报》对中国保持着稳定的兴趣度,平均每月相关报道发稿量约80篇,重点关注新领导人的经济发展思路、中国的经济数据、发展速度放缓、具体改革举措、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等问题。对这些中国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华尔街日报》并非面面俱到,或流于表面,而是集中于某些点进行深入挖掘。
文/甘 露 何 瑶
《华尔街日报》关于“领导人经济发展思路”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发展速度从“高速”向“适度”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依靠投资和出口向依靠国内消费的模式转变。对“经济数据”的呈现和分析侧重于GDP、CPI、通胀、进出口、制造业、钢铁业、房地产、零售、金融业等相关数据。“发展速度放缓”的报道重视国家领导人对增长速度的接受程度及态度。“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报道重点观察了自贸区启动后对股市的影响、风险、自由可以达到的程度、近200条禁令、这个区的金融改革、区内外的利率平衡、以及外企股票进入中国市场的试验等。“城镇化”的报道除了户籍、卫星城、外来务工人员待遇及机遇等问题外,还涉及大城市的规划问题。金融改革报道重点放在了现金控制、不良信贷、影子银行、理财产品监管等方面。
虽然,其媒体的定位及一贯的价值判断标准,使得《华尔街日报》更多地从批判和风险的角度来反映中国经济问题,但它在报道中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一、将宏观问题与具体的人和事结合起来。
新一届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思路是个宏观问题,容易流于抽象和空泛。《华尔街日报》的处理方式是:
其一、多角度解读,与具体数据和领域结合起来。在李克强作为新总理正式亮相的报道《新总理忠告中国说到做到》(2013年3月18日,A6版)中首次提及这一思路后,《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国经济数据、城镇化、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改革等问题时都会涉及这一思路,使读者对这一思路产生具体印象,并形成关联认识。
其二、将“人”放到政策中来。《华尔街日报》在对这一思路进行深入解读时,并未停留在文字分析和数字堆积上,而将它与“人”——思路提出者相联系。《安静的刘先生——官方巧妙任务:重新激发中国增长》(2013年10月7日,A1版)一文即采用了这种方法。文章开头即提到五月份美国国家财政顾问Tom Donilon来北京安排中美峰会时,他没有安排与刘先生(刘鹤)这位与之有关的重要人物见面。习近平主席发现了这个疏忽,亲自向Tom Donilon作了推荐。关于这个思路的解读即从两者的对话、对刘的背景介绍展开,在“故事化”的语境中、在历史与现实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了读者对这个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二、做数据的解读者,而非简单传递者。
经济数据往往枯燥、抽象,若简单刊发每月、每季发布的数据,不但可读性差,读者容易忽视数据中的重要信息。《华尔街日报》很少对这类数据做简单报道,而是在每期数据中寻找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方面,作为统领数据的主线。3月的两会不断传递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将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降至一位数的“适度增长”的信息,因而3月的数据报道以《中国经济显弱》(2013年3月11日,A8版),用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是否在变缓。六七月的中国报道较多关注了信用恐慌问题,这一报道思路也体现在了数据报道中。《中国信贷放缓威胁增长》(2013年6月10日,A8版)一文,将数据带入对中国控制全面放贷、清理不良信贷的改革思路的利弊、障碍的分析中。8月,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和不稳定后重现活力,《华尔街日报》在积极的数据中发现中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数据明显落后,因此做了一篇题为《国有企业使中国增长希望蒙上阴影》(2013年8月10日,A7版)的报道,以一家国有企业的现状调查为切入点,总结国有企业的弊病,而私有化又可能带来腐败。经济数据则恰好做了这篇报道的背景。
三、以小窥大,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典型、精辟
在报道博鳌亚洲论坛时,《华尔街日报》只做了一篇中国报道,却将中国在博鳌上的价值和想传递的信息精彩地反映出来了。这篇题为《对中国领导人做“电梯演讲”》(2013年4月9日,B1版)的报道,选择中国领导人与世界外商的圆桌会议为对象,以“如果你在开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中国是你最大的市场之一,你只有五分钟的时间来抓住中国新领导人的注意力,你会说什么?”作为开头,将外商们对于中国市场和政策的期待、中国新领导人的经济发展思路和立场等巧妙地表现无遗。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却久受困扰的问题。《华尔街日报》对这个问题作出分析时认为:要理解中国为何难于产生世界级的创新,需先来看中国人是如何玩游戏的。这篇题为《中国如何抓住创新》(2013年9月30日,A2版)的报道以中国最有名的运动乒乓球和美国最有名的运动篮球的游戏方式做比较,分析中国的创新阻力在哪里。
四、用故事将复杂问题具体化
如,城镇化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新思路的重要一步,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将面临哪些挑战是个复杂问题。《华尔街日报》并未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进行简单的面上呈现,而是以铁岭为例,来折射中国二线甚至更小城市城镇化的问题。《闪着微光的空城既引不来工作也引不来人》(2013年8月9日,A1版)一文称,铁岭花了4年前建设的卫星城在该市6公里之外,辐射相邻其他6个城市。本希望以此处优越的环境、低廉的地价、优惠政策等吸引商家入驻,提升收入水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但实际情况是成了一座无工作无居民之空城。文章指出,铁岭现象正是中国城镇化面对的难题。卫星城更适合于大城市,小城市没有能力发展卫星城,上海浦东的经验是不可效仿的。而盲目发展卫星城还可能引发通胀,加剧不良信贷。这样一来,作为城镇化途径之一的卫星城的风险何在、造成的原因如何就一目了然了。城镇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户口,《华尔街日报》在题为《中国寻求办法给予外来人口城市生活》(2013年3月6日,A12版)一文中,以一位邹姓业务员的经历,反映中山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再引申至中国户籍制度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负面作用,等等。
又如,中国计划将依靠进出口和信贷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依靠国内消费,那么目前中国进出口现状如何、这种转变是如何体现的?《华尔街日报》以一个城镇的故事作主线,通过其进出口贸易的情况来反映中国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