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环球杂志评选2010年度人物 失业者群体头名上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0日10:58  《环球》杂志
环球杂志评选2010年度人物。 环球杂志评选2010年度人物。

  失业者改变国际格局

  《环球》杂志记者/刘洪

  失业!失业!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0年,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异常沉重的年份,一个失业之年。

  在编辑部遴选2010《环球》杂志“年度人物”时,我们将票投给了这些在生活中挣扎的小人物——失业者。

  从汇率到选票,从内政到外交,在貌似华丽的国际舞台上,让失业者重新找到工作的努力,显得比以往更加紧迫和突出。很多时候,这些无奈的小人物聚集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正在改变一些国家的政治格局,乃至重要国际关系的走向。

  其实,这也正符合2000年前我们的先哲孟子所分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失业者的声音不能、不该也无法被忽视。忽视他们,其实就等同于漠视现实、自我欺骗。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就业状况的好转往往滞后于经济复苏,只有当企业确实看到经济复苏已成定局后,他们方可能增加就业岗位。从过去一年全球疲软的复苏看,失业现象仍将持续,失业者仍将在未来一年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他们可能卑微,但他们的能量超乎想象。

  他们遭遇困境,预示着这个国家身处险境。

  我们呼吁各国政府关注他们的命运,出台有效政策,帮助他们重新就业。帮助他们,其实就是帮助我们每个人。

  我们也呼吁各国领袖有担当的勇气,不因个人政治私利而陷入民粹,不以邻为壑,加剧保护主义的抬头。

  这需要的是政治道德和政治智慧。缺乏道德,我们就不能理解失业者的苦痛;缺乏智慧,我们就会在解决问题上迷失方向。

  当保护主义盛行,当愤怒替代了理性,对失业者来说,其实是一个更糟糕的噩梦!就业将更加遥遥无期。对国家关系来说,这更非福音,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摩擦、对抗乃至冲突。

  失业者成许多国家难以承受之重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

  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两年之后,数亿人的生计和尊严,依然处于阴影中。

  在美国,缓慢的复苏并没有拉动就业的增长,美国总失业人口已增加到1500万人左右,失业率一直保持在接近10%的高位,这也是美国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雅虎网站公布的2010年搜索频率最高的经济词汇,榜首的就是“失业”。

  在欧洲,欧盟27国失业率已连续9个月维持在9.6%的高位,总失业人口达到2315.1万;欧元区失业率则超过了10%,创下欧元区1999年成立以来的新记录,而总失业人口则超过了1500万人。一些国家已经沦为“失业之国”。在西班牙,失业率已突破20%的关口;在爱尔兰,越来越多的失业者不得不背井离乡到他国谋生。

  如果我们不回避现实的话,失业这个词语,其实并不只存在于发达国家。在这次全球经济大衰退中,新兴经济体虽然复苏势头强劲,但挑战依然严峻,其中最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人口。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最新出版的回忆录《抉择时刻》中就披露,他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时,曾询问胡锦涛,什么事情会让他晚上难以入睡?胡锦涛坦率回答:那就是如何每年创造2500万个就业岗位以适应人口的增长。

  对失业者来说,没有工作是一个悲剧,在大衰退的背景下,他们不得不节衣缩食应对危机;而对一个国家来说,越来越多的失业者,则意味着一场灾难。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更多的失业者→消费乏力→经济更加疲软→更多的失业者。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警告,按照目前的美国经济运行轨迹,“很有可能出现数百万工人多年失业或者未充分就业的现象。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后果是无法接受的。”

  由此,我们也应该理解民众对所谓“经济快速复苏”的敏感。对全世界的普罗大众来说,他们更关心的,只是自己的面包和工作。没有了工作,在很多国家,就意味着没有多少面包,失去应有的尊严,此时宏观经济增速不管有多快,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触摸不到的数字,而且更多的只是对他们生活的嘲讽。

  按照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的预测,全球失业的高峰将在2010—2011年期间到来,“虽然全球经济要恢复平衡需时或长或短,但劳动力市场上的负面趋势将持续下去”。

  从这个角度,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世界经济已进入复苏的轨道,但更严重的失业危机尚未过去,同时,我们可能还须为更糟糕的情况做好准备。

  失业者改变许多国家的政治格局

  今年的4月21日,当法国文化部长弗雷德里克·密特朗在法国电视2台的直播间侃侃而谈时,10名“愤怒的失业者”突然闯入直播间,大声抗议政府的就业政策,呼吁更多的失业者举行请愿抗议。

  这起突如其来的事件最终和平落幕,但我们都清楚,失业者的怨气正在许多国家郁结,然后扩散。

  在美国,越来越多沮丧的失业者就让美国总统奥巴马付出了代价。2009年的春天,他在美国人一片的欢呼声中入主白宫,但一年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却让民众对他大失所望。美国《时代》周刊就批评说,奥巴马面对的,是“上有精英阶层认为他能力欠佳,下有人民对失业的愤怒和焦虑”。

  民怨让美国政治体制发生改变。为挽回民心,奥巴马全面改组了白宫经济团队,包括首席经济顾问萨默斯在内的多人离职。但此举并未能让民众满意。2010年深秋的中期选举,执政的民主党遭遇滑铁卢,众议院掌控权落入共和党之手。白宫和国会的博弈,无疑将成为未来两年美国政治斗争的一个主轴。

  华盛顿的变局只是整个美国社会变动的一个缩影。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许多美国主流媒体已警告,越来越多的失业者、极度的经济不平等,正使美国的社会稳定遭遇威胁,许多失业者,许多贫困者,每天面对的是极度的焦虑。

  “随着愤怒的积聚和替罪羊的出现,社会矛盾会逐渐转移……最终会有人借着这种环境起来煽动生事。富人们可能会觉得大众不可能站到他们的对立面。但千万别这么想,别忘了上世纪30年代动荡的历史。”

  在奥巴马为安抚失业者而焦头烂额之时,他的欧洲同事正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从希腊到法国,从爱尔兰到西班牙,一波接一波的示威潮接连而至。平静的欧洲不再平静,社会的大动荡未必只是猜想。

  我们依稀已看到历史的重演。在法国,正是为了优先保护本国的人就业岗位,法国政府开始大规模驱逐吉普赛人,这让出离愤怒的欧盟官员指斥法国是在推行种族主义。在西班牙,年轻人的失业率超过了40%,这让包括“末日博士”鲁比尼在内的经济学家担心,西班牙可能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失业者撼动国际关系

  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美国在人民币问题上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原因何在?我们可以列举出很多因素,但一个无法忽视的因素,就是美国的失业潮。奥巴马政府,美国的政客们,需要找到可以转卸责任的目标,人民币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美国攻击的目标。

  而目前愈演愈烈的“汇率战”或是“货币战”,一些国家一方面承诺绝对不战斗,另一方面竞争推出竞争性货币政策,何尝不也有出于帮助本国失业者的良苦用心。尽管,这种苦心的结果,更多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恶性竞争。

  大量失业者让中美关系出现扭曲乃至可能变得更加扭曲的同时,也使得不少国家领导人转向民粹,从而导致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按照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GTA)的最新统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超过500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100多项就诞生在6月底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之后的最近4个月。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中国,正首当其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目标。

  在过去一年一系列针对“中国制造”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或特别保护的贸易诉讼中,我们都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这个涵盖美国许多产业的工会组织,正是以所谓“中国制造”造成更多美国失业为由,一次次挑起对中国商品的保护主义诉讼。

  对于奥巴马的一系列迎合民意限制中国商品的举动,《华尔街日报》更指斥其为“保护主义总统”。

  我们还看到,在一些国家,失业者、贫困者,以及反全球化的人士开始合流,他们的激进抗议使几乎每一次重大国际会议,往往都笼罩在暴力和流血中。

  在许多重大国际关系变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庞大失业者的背影。奥巴马日前到访印度,承诺支持印度成为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换取的是100亿美元的合同,以及5万个就业岗位。

  提供就业机会,则正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的课题和亮点。

  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最近在题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长文中就指出,中国越发展,越能惠及世界,中国的发展已“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机会”,而这正成为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在这个冬天,中国和德国、法国重修旧好,德国总理默克尔中断国际会议,回国款待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法国总统萨科奇打破常规,亲自到机场迎接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背后就在于国家之间的利益,而最大的利益,其实就是与中国的贸易可给德国和法国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尤其是提供如雪中送炭的就业岗位……

  我们可以说,围绕着失业和失业者,世界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合纵连横的时代。如何应对,如何博弈,如何化险为夷乃至化危为机,考验着各国的决策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环球》杂志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失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