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12日 第396期
分享到

“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是个发展中国家。”

有人问作家龙应台怎么分辨国家是否发达,她是这么回应的。

现在,贸易规模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中国正在从这一方面验证着中国是否发达。

5月11日,深圳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城区大面积积水、内涝严重、次生灾害多发、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再次警示城市里脆弱的排水能力亟待提升。

一问深圳暴雨到底有多大?

根据深圳市三防办介绍,5月11日暴雨从上6时开始截至21时,全市降水量223.6毫米,最大累计降水量在龙华站为445.6毫米。

那么,这样的降水数据,到底是多大?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微博指出:“经常有人说降雨量用毫米为单位不直观,其实1毫米就是每平米接收到了1升水,今天如果拿个底面积为1平米的大盆接水,能接到442.8升,折合800多瓶下图(**矿泉水,550ml)。”

根据深圳市30年以来的历史数据来看,这意味着5月11日,深圳市一日的累计降水,已经超过了深圳年月均降水量,达到了往年5月全月的降水量,逼近降水量最多的8月全月。

数据显示,深圳市月平均降水量为163.8毫米,历年5月的平均降水量为238.5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是8月为368毫米。

一位气象学业内人士表示,降水量分为“过程降水量”和“日均降水量”两种,“过程降水量”是指从开始降水到结束降水的整个过程中的累计降水,而“日均降水量”是指从前一日20:00到当日20:00总计24小时内的平均降雨量。

如果按照“累计降水量”来看,此前,深圳市的最大过程降水量记录是2008年的“6.13”特大暴雨。

2008年6月12日-6月13日深圳市累计降水量超过502毫米,最大为光明塘家村526毫米,最大24小时点雨量在石岩水库为625mm,重现期大于五百年一遇。

如果按照“日均降水量”来看,5.11的日均降水量为188毫米,为当天全国范围内降水最多的城市。

根据深圳市1953年之后的日均降水量历史数据,“5.11”暴雨的日均降水量排在第四高位,仅次于1957年2月27日(278.5毫米)、1960年5月6日(266.9毫米)、1964年5月28日(209.1毫米)。

横向比较,深圳“5.11”暴雨降雨强度与2012年北京“7.21”暴雨降雨强度相当。

2012年7月21日,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70毫米,城区平均降水量215毫米。最大降水量在房山区河北镇为460毫米,为建国以来北京市最高降雨记录。

“7.21”之后,国家防总统计,密云水库增蓄0.4亿立方米,相当于“喝”进20个昆明湖。

根据中国气象局规定的规定,日降水量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二问为何深圳抵挡不住暴雨

但年仅30多岁,陆续修建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的年轻城市深圳,为何在暴雨面前仍然不堪一击?

深圳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调研员陈筱云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说:“上世纪80年代,深圳建市初期也是采用了苏联的城市建设理念,由于苏联降雨较少,排水管道标准较低,这导致深圳排水管道的建设没有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因此虽然在30多年的时间里,深圳市陆续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但遇到特大暴雨,这些管道由于不能及时将雨水排出,经常导致城市多个地区被淹。”

新华网报道,深圳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一年一遇来建设的。一年一遇的标准相当于每小时降雨强度约为50毫米。

深圳市水务局回应,此系对水利设计的术语误解,排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一年一遇大致相当于防洪灾害频率10年一遇的标准,而且深圳已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排水标准。

但尽管如此,这样的建设标准自然无法应对11日的降水量,很多地区雨水很难排走,全市出现约300处道路积水,共约2500辆汽车受淹,约50处片区发生内涝。

这场立夏以来的最强暴雨,还给深圳带来了影响更为持久的50起次生灾害,包括35处山体滑坡和20条河流出险。共造成3处围墙倒塌、3起路面塌方、2处房屋倒塌、全市39条供电线路中断。

由此带来的交通瘫痪、生产受阻、旅客滞留等多方面的影响,为深圳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8000万元。

三问中国有多少个城市可以下雨天“看海”

“下雨天看海”不止是深圳的特色,全国范围内有多个城市都有着这样的状况。

比如武汉,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有强降雨导致武汉城区发生内涝,武汉几乎年年做到了“小雨小淹、大雨大淹”。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到武汉看海。”

“国立武汉大学水族馆,你梦中的蓬莱仙境。”

“在武汉不会开公交车的司机不是好船长。”……

比较典型的如2011年6月18日,武汉遭遇13年来最大暴雨袭击,一天的降雨量相当于15个武汉东湖的水量,降雨导致城区出现大面积积水,大大超过武汉市排水标准。

武汉爆出“看海”噱头之后,北京紧随其后。

“威尼斯几百年做到的事,武汉几天就做到了;武汉几天做到的事,北京几小时就做到。”

“有车族们,知道为什么私家车要交“车船税”了吗?有改叫“车艇税”的必要。”

“身在北京的人们都是北漂一族。”

“世界上最浪漫的事,上班陪你在办公室看海,下班陪你在地铁里看瀑布。”

“那一夜,北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积水潭。”……

2011年6月23日,北京遭受十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部分地区降水量甚至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成为建国以来北京市最高降雨记录。

“这个暑假欢迎到厦大来看海。”……

2013年7月18日晚厦门开始普降暴雨到大暴雨,一夜之后, 市区交通严重堵塞,部分农田、房屋被淹,厦大等低洼地带内涝严重。一些市民在积水中捕捉到了鱼。

除了这些城市,有数据显示,中国大约有100多个城市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内涝的风险,一到汛期,“进城看海”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

四问为何中国的城市排不出雨水

下水道号称一座城市的“良心”。

在各地频发的“下雨天看海”事件中,排水系统老旧、排水能力不足成为众矢之的,目前,各个地方的排水管道基本是按照当地“1-3年一遇”甚至“一年一遇”的降水标准建设的。

采用这样的标准,是否充分考虑到了在此范围内的降雨不会形成积水?

事实是,降雨强度常常超出“一年一遇”。以武汉为例,日降雨量或小时降雨量超出“一年一遇”标准的情况,在武汉每年平均要发生7至8次,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这样的情况发生概率越来越高。

另外,老旧破损使得排水能力本来就不高的管道更打了折扣。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水务局的工作人员指出,现在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最早还有明代留传下来的“老古董”,老旧的管网“只能是打补丁,发现一处补一处”。

与此同时,“重地上轻地下”是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国地方政府的GDP(地区生产总值)的盲目崇拜之下,追求快速、高效的建设业绩,一些官员更愿意将钱花在看得见的、容易显现政绩的地方,而对于看不到的地下“良心”,鲜有人去维护,如果遇到大雨,全城变成汪洋。

有专家直言:“当城市地上工程快速发展时,繁华的商业街和高楼大厦下面,是一套无法与之同步配套的排水系统。”

但是,不能把内涝的板子都打到排水管道的身上。

城市排水管道不能都按照最高规格来建设,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师段昌和曾比喻,“百年一遇的管道估计得建一个房子那么大,马路下面也装不下。”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看来,“不能怪地下管网不够粗,多粗的管网都无法消化这种暴雨。”

毕竟,中国很多已然建成的城市早已经没有修建像巴黎地下运河那般宏大的地下排水系统的机会了。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周婕指出,随着城市化脚部的加速,越来越多的湖泊、湿地被填埋,城市的汇水能力大大减弱,路面逐渐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雨水无法渗透,只得靠城市排水管网外排,这直接导致排水管道压力过大。

周婕指出,过去,雨水可以通过绿地、湿地、水塘排出,减少了雨水汇聚的风险。“如果再不保护生态,任由填埋河流、湖泊,将会给城市带来更多问题。”

目前,国外已经开始采用沙石、渗水砖等铺路,以增加道路的透水性。

五问何时才能告别一下暴雨就看海

面对内涝之困,网友疾呼,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大投入、抓紧时间整修排水管网,不遗余力地打造“城市良心”。

住建部去年7月出台文件,我国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一定要改变城市“逢雨看海”的状况。

据了解,“雨污分流”的概念是德国人第一次提出的。青岛污水治理专家、青岛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师姜言正评价说,雨污分流的规划是非常先进的,修建单独的污水管道,进行分类处理和排放,保障雨水管道的畅通。

除了雨污分流之外,而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不仅仅只是简单建设高规格的排水管道。

储存雨水被认为是解决暴雨内涝的有一个重要举措,不仅可以减少雨水进入下水道,还可以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水资源。

在世界范围内,储存雨水不是一个小课题。美国纽约市的排水标准基本维持在5年一遇的规模,但2011年开始启动了储存雨水的工程,免费发放了1000多个居民家用的雨水收集储存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向立云说,“排水能力可以提高,但经济成本并不合算。相反,如果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就有蓄洪的意识,城市暴雨后的问题更容易被解决。”

此外,一些地方也发布相关政策,据悉,今年4月,广东省发布《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广州、深圳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

新浪整理报道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