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上看东北专题 > 正文

抓住机遇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立新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4日06:3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吉林森工集团公司组建于1994年,是从吉林省林业厅分离出来的独立企业法人,是经省政府授权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兼备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以森林培育、木材采运和加工及非木质资源开发为主的混合型森工企业。是全国57户试点企业集团之一,组建以来,始终入围全国大型企业500强。截至2002年末,集团公司资产总额为529193万元。2002年,集团营业收入总额为242854万元,实现利润总额为7915万元。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国有森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森工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快恢复生态,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要内容。森工企业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吉林森工集团公司将紧紧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在前几年改革、调整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抓住机遇,积极调整,做强做大企业实力,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立新功。

  集团根据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比较优势,确定总体战略方针是“转变与适应,选择与创新”。总体战略是“整合资源、合作竞争、多元经营、差异成长”。战略重点是:夯实商品林经营基础产业,稳定木材生产经营传统产业,强大林产工业主导产业,培育非木质资源替代产业。

  一是加深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中央关于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若干意见,是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行东西互动,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继林业六大工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后,森工企业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对森工企业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在增强企业内在动力上下功夫,消除体制性障碍。以股份公司为依托,把股份制作为集团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年底前,将金桥木业公司20550万元净资产的90%出售给股份公司,集团收回资金后,继续培植实木加工、矿泉水等核心企业,待条件成熟,逐步将矿泉水、水泥、中密度纤维板等企业转让给股份公司。其余项目本着有进有退原则,通过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等办法,逐步全部退出国有。积极寻求与国际跨国公司合作,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实行国际化经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推进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和优化主导产业。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路子要求,培育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快主业和重点骨干项目的技术改造。通过改造,做强做大林产工业主导产业,实现集团化专业化,促进产业升级,成为集团的支柱产业。

  四是积极发展非木质资源产业和旅游服务业。针对实施天保工程木材减产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多样性的特征,在做强做大林产工业主业的同时,积极发展非木质资源产业和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充分发挥长白山林区自然、生态、地貌景观优势,大力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业。通过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形成非木质资源替代产业,实现由木业为主向资源综合利用转变,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后发优势。

  五是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实施天保工程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逐步将公检法、文教卫生、社区服务、资源林政管理等职能从企业中剥离出去,继续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使企业轻装上阵,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同时,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加之后续产业发展,森工企业的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要争取和利用有关政策改善供电、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

  六是加强商品林建设。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指导,充分利用天保政策,根据集团商品林区森林资源的特点和林产工业发展的需要,将商品林区的经营与管理放在集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地位,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调整商品林区的森林资源结构,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结构科学、高产高效优质、多层次、多功能的商品林培育体系。

  《人民日报》 (2004年02月24日 第十四版)

  相关专题:网上看东北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