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江西崛起大业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2日07:15 大江网-江西日报 |
伟大的时代洋溢科学精神,伟大的实践诞生科学理念。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动员和激励全省人民积极投身于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省委决定,从4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江西”主题教育活动,这对于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引向深入,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江西人民不会忘记,去年8月底、9月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赣考察,向江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殷切希望:一定要深刻认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重大命题,切实把第一要务抓紧、抓实、抓好。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把推进城市发展和推进农村发展结合起来,把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结合起来,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进一步明确地、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确立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上来,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之成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成为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和行动纲领,成为推动江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强大动力。 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绝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离开了它的“第一要义”,就无所谓发展观。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从我省情况看,加快发展的任务更艰巨、更紧迫。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呈现出令世人瞩目的“江西现象”,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是在起点低、基数小的前提下实现的。我省的经济总量还很小,发展水平还很低。目前我省人均GDP只有800美元,不仅远远低于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也低于全国的水平。因此,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运用它指导发展,促进发展,加快发展。绝不能沾沾自喜,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轻浮地高估已经取得的成绩;绝不能左顾右盼,三心二意,分心走神,无视加快发展的紧迫任务;绝不能懈怠懒散,畏缩不前,无所作为,错失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落实“五个统筹”上下功夫。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原有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江西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建立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只讲经济指标,不讲社会进步;只讲物质成果,不讲人本价值;只讲短期效益,不讲长远福祉,这样的发展观是片面的发展观。靠出卖道德和良心、牺牲人的尊严挣钱,靠破坏环境和掠夺资源淘金,靠“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谋财,这样的“发展”是病态发展,势必导致灾难性后果。为了防止和避免这种现象,省委省政府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三令五申三个,要求坚持“坚决不搞”和四个“必须”,强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切实保护好土地、矿产、林木、水四大资源和农民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千秋万代。这些规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到底。总之,“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这一要求,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大力促进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统一、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要牢牢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大力做好“三农”工作。“三农”问题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我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江西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崛起,就没有江西的崛起。现在的问题是,我省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江西崛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科学发展观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打破城乡壁垒,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调节城乡收入差距,使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真情关爱农民,真诚对待农民,真心帮助农民,努力营造支农护农的良好氛围;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等等。我们要举全省全社会之力,千方百计实现这些要求,开创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局面,推动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同繁荣、共发展。 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只见物不见人”,不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其基本点在于,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重视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共产党人和人民政府来说,强调以人为本,实质上是强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就业再就业问题,火灾隐患问题,生产安全问题,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土地征用和城镇拆迁中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问题,以及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等,当前这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无论是极少数地方存在的,还是较普遍存在的,都必须认真解决、坚决纠正。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面临的具体事情做起,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通过全面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使马克思所说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逐步走向现实。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艰巨的实践任务。它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具备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境界,具备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的能力,具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的作风。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大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用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如果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不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样的干部,其所作所为,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对表面上光鲜耀眼、实际上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情有独钟,而对打基础、管长远,不那么显山露水的工作,避之惟恐不及,这样的干部,不仅不能办事,而且最终会毁了他们自己。有的地方“一个艄公一道河”,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花光用光,竭泽而渔,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追求短期效益,这样的“政绩”,对社会、对老百姓不仅毫无益处,而且是包袱,严重的甚至是犯罪。此类现象尽管为数极少,但其为害极大,影响很坏。对此,党和人民是决不会答应的。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大多数群众受益的事,多干起长远作用的事。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正确政绩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学发展观贵在“科学”,旨在“发展”。科学发展观蕴涵的科学理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作风,构建成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有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们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我们发展的道路更加宽广,我们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我们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大。为了江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为了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了江西人民幸福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更加牢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更加扎实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建设我们的家园。 (江仲平 大江网-江西日报) 相关专题: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