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酶可邦”关注环保专题 > 正文

市建委昨日通报检测情况 兴丰垃圾填埋场零渗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7日08:44 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黄影霞 詹雨鑫实习生/彭姣时 通讯员/穗建宣)昨日,广州市建委通报有关情况介绍说,经检测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因具备天然地质条件和人工防护措施的双重保护,该填埋场的垃圾液目前未发现渗漏现象。

  填埋场是一个完整的封闭水系

  据介绍,为了准确探测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否存在底、边部渗漏情况,今年,广州市市容环卫局委托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继善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对该场进行多种方法检测,经过历时16天的现场勘测和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兴丰垃圾填埋场具备天然地质条件和人工防护措施的双重保护,该填埋场的垃圾液零渗漏。

  分析报告指出:正在使用的垃圾场填埋区一区、二区、渗漏液调节池的底部及周边,没有发现渗漏现象。正在建设的填埋三区浅部地质条件良好,未见工程地质缺陷异常。同时,兴丰垃圾填埋场及周边地区的区域地质构造、局部地层均没有发现明显的断裂、破碎带等易渗水透水构造,也不存在形成大的渗水通道的可能。

  兴丰填埋场三面环山,惟一的沟谷与金坑河和金坑水库之间存在一条天然的地质隔离带,该隔离带是由一种高密度不渗水的地质物构成,垃圾场填埋区与金坑河水体之间,不存在水力联系。整个填埋场是一个完整的封闭水系。

  渗滤液实行零排放

  兴丰垃圾填埋场位于白云区和增城市交界处,距广州市中心38公里,2002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成为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场所,每天进场的生活垃圾达6600吨左右。

  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约91万平方米,容量达1970万立方米,可容纳垃圾1800万吨。由生活区、进场区、填埋区、渗滤液调节池、地表水沉淀池、污水处理厂、填埋气发电厂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垃圾填埋区由4区组成,分5个阶段填埋。

  据介绍,为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兴丰垃圾填埋场在垃圾填埋区边坡和底部都铺设了双重防渗系统,其中核心部分是利用从德国进口的双层1.5毫米毛面高密度的土工膜进行防渗。防渗系统由过滤层、主渗滤液收集层、保护层、防渗层、地基土等8层组成。防渗系统通过防渗层防止垃圾、渗滤液和甲烷气体渗入到地下水系统污染周围的生态环境。渗滤液在填埋区内经管道收集后送往调节库处理。现在填埋场处理后的水可用作喷洒道路、填埋区降尘、冲洗车辆、绿化环境等。而从渗滤液处理厂反渗透处理排出的浓缩液,则通过回灌系统随时回灌至填埋场,用以促进垃圾降解。

  冲洗垃圾车的水也作污水处理

  垃圾作业面清污分流是垃圾卫生填埋操作的一个难点。兴丰垃圾填埋场在填垃圾体上及时设置清污分流沟渠,覆土后再覆盖一层塑料膜以阻止雨水进入垃圾体。填埋场内还设置了拦水坝、截污坝、截洪坝、截洪沟、排污管,使地表径流与垃圾渗滤液实现清污分流,最大限度减少渗滤液产生。

  填埋场对垃圾车也进行严格管理。冲洗垃圾车的水也必须进行污水处理后才能排放;同时,对垃圾车尾半储水槽进行改进,凡有滴漏的车辆一律不准运送垃圾进入填埋场。进场垃圾含水量及对沿途道路污染也大大减少。

  兴丰场创全国三个第一

  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我国第一座同时引进境外设计技术和现代营运管理模式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在国内属于先进水平。兴丰场建立了完善的闭路监控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掌握监控全生产过程,并根据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营运方式。垃圾堆层的边缘则由具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定期实施全方位监测,并安装地表水在线监测仪,对COD和总氮实行自动化监测。

  目前,兴丰场在国内创下了三个第一:第一个根据国际标准和规范设计、建设的特大型填埋场;第一个以商业模式通过国际招标的形式由境外公司承包设计、营运,由国内公司投标建设的垃圾填埋场;第一个采用双衬层防渗系统和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渗滤液等高新技术建设垃圾填埋场,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为确保地铁三号线的工程进度,三号线体育西站工地的工人在挑灯夜战。

  符超军 摄

  相关专题:“酶可邦”关注环保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美进入恐怖袭击高危期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美英联军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