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教育“围城现象”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8日03:34 新京报 |
议论风生 据昨日《新京报》报道,在6月6日召开的北京第五届教育人才交流会上,3000多名各类人才汇集中关村人才市场,争抢500个教师岗位。对此,北京教育系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表示,面向社会人员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后,极大调动了非师范院校人才加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社会人员争当教师的积极性真有这么高?我认为,未必。从报道上看,相当一部分社会人员并不一定是真的热爱教育事业,而好像是奔着解决“北京户口”来的。到一所艺术幼儿园“高职低聘”的一位女硕士就表示,她对月薪的期望值只有两三千元,但第一个条件是必须能解决北京户口。 凭借这样一种“积极性”迈进教师门槛后,我不知道部分社会人员还能有多少热情留在日后供自己在教育事业上发挥。即使通过面试、试讲等程序后获得教师资格认证,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理状态和现实困惑,也可能会影响其教书育人的效果。如果教书育人的价值目标在他们身上无法实现,那么,还谈得上这是人才的良性流动吗? 人们都知道,教师应该是个要求相对稳定的职业。 师范毕业生除了有执业资格要求,还必须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其他人才掌握不多的专业知识。如果简单地把这种社会化的师资扩大,理解为一种吸收和扩编教育人才的常规渠道,那么,北京整体的师资质量和教育水平就可能会下降。 目前,在教育队伍中存在着一种奇怪的“围城现象”:学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想摆脱教师队伍,学理工甚至是学医的毕业生却硬要往教师堆里扎。这样的价值扭曲,绝非正常的人才流动。因为把教师职业的转换建立在一种个人的需求上,甚至把当教师作为解决“户籍”、“身份”的跳板,教育注定会走上一种“割韭菜”式的功利轮回。 破除教育的“围城现象”,关键在于加快师范专业队伍的培养,打破依附在人们职业上的“户籍”、“身份”枷锁,使人才流动不依附于任何外在条件。只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得到社会尊重,真正优秀的人才也才会欣然步入教师队伍,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队伍的自由流动。 胡安东(北京记者)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