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中日关系中的关键共识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09:26 南方都市报 |
推荐 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的三大障碍,其中历史问题是关键。如果中日双方能够奉行“第三条道路”的思路——既不搁置或回避历史,也不将历史问题视为双方关系的主要障碍,一旦中日在历史问题的交流上迈出良性步伐,就会相应简化钓鱼岛问题和淡化台湾问题。 因此,关于中日关系,有几个关键共识可能需要在中国政府和民间逐步建立起来: 第一,中日双方正在经历两国交往史上首次“两强并列”的过程,彼此都需要一个心理调适过程,关键是双方都须保持理性态度。从中国方面来说,有必要理性引导急剧膨胀的民族主义情绪,并以“第三条道路”的思路,既不搁置或回避历史,也不将历史问题视为双方关系的主要障碍,注重拓展中日间的共同利益,并通过政府和民间理性对话的管道,逐步解决双方在历史观上的分歧。 第二,中日关系三大问题依轻重缓急来分,其次序应为: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三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而历史问题则可以成为关键,纲举目张。 第三,在历史问题上,中国方面有必要正确区分日本大多数普通国民的模糊历史观、保守政治家的机会主义策略和右翼民主主义分子的极端倾向三者的界限,加大针对日本国民的工作力度,加强中日人民,尤其是青年之间的往来。 第四,在外交政策上,有必要从日本的“亚洲观”切入,看到日本在亚洲和西方之间徘徊的两难境地及其对华的正面作用。事实上,近10年来,日本无论是在支持中国入世方面,还是在最近的香港问题上,都执行了一条与欧美不尽相同的政策。这是中国方面可以有效利用的一个方面。 最后,在安全策略上,日本亲美外交和日美安保同盟在较长时间内将不可逆转;中方在承认这一现实的同时,也应继续承认这一现实的“双刃剑”作用(即抑制日本极右势力增长),并利用亚洲区域经济整合趋势和正在形成中的地区安全合作框架(如“六方会谈”)来缓和乃至消除中日未来的潜在战略冲突。在这方面,人民之间的往来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邱震海 相关专题:纪念抗战胜利59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