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海啸后印尼华人难民的回归之惑(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09:08 南方都市报 | ||||||||
印尼华人难民的回归之惑 恐惧和忧伤挥之不去,华人难民儿童郭德安的眼神 难民营里,幸存的人们每天都在祈祷。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家园都被海啸卷走了,未来将怎样面对,每个人都很迷茫 昔日繁华的城市只留下被海水洗劫后的断壁残垣 印尼班达亚齐市成为海啸最大受灾城市之一,7000余华人离乡暂避难民营,惶惑中渴望重建心灵和生活家园 采写:本报特派印尼记者 陈实摄影:本报特派印尼记者 刘可 班达亚齐,我的家
升什么旗子都无人争议了 最有权力的是 排山倒海而来的黑水 把兵家必争之地 陷进尸臭熏天的地狱 从古拉打夜到班达亚齐 从共和国到 烽火家园的族群独立 我的诗魂随着母亲的故事 在亚齐河畔哭泣 在北拿绒迷失。 ——印尼籍华裔诗人Paulus M.Cukrono 两个母亲抱着孩子坐在门前的凳子上聊着天。 往年的这个季节,她们的家乡——印尼港口城市班达亚齐(Banda Aceh)的雨水充沛。“夕阳像斑斓的琥珀,绛红色,很迷人”。经商的丈夫外出回来,一家人吃着烤鱼,听孩子弹琴读书。 但是现在,一场海啸已经摧毁了他们的家园,他们不得不离开那里。 1月12日,距离班达亚齐数百公里的棉兰(Medan)市郊,美德村难民救济站窗外,乌云散开又聚拢,阴沉沉的,一场暴雨即将来临。 3岁的阿方浑浑噩噩地躺在母亲的怀里,全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在一旁发愁地看着他。 “总是要回去的。”那片海洋和它曾经肆虐的地方才是这些华人难民们的故乡。 难民营的生活 美德救济站,来自班达亚齐的华人难民们许多都集中在那里。他们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很忧郁。大家在一起只能聊天。谈谈天气,谈谈亚齐,谈谈印尼。 42岁的难民欧太太总是忙个不停。她的中文名字叫苏春丽,丈夫欧庆雄,原来居住在班达亚齐市的JL.CUT NYAK DHIEN。他们的女儿17岁的欧婷婷不会写中文,她的印尼名字叫DEBBY,今年高中3年级。 海啸前,和其他的很多印度尼西亚华人家庭一样,丈夫做生意,妻子当家庭主妇,一家人的生活原本很平静。 上月26日,在逃离班达亚齐的路上,欧庆雄没忘告诉亲友:棉兰,美德村美德一街GANG BUDI No.12,是个可以住的地方。于是,5天后,这栋3层小楼挤进了15个家庭的华人难民,大人37个,儿童18个。他们大多数人曾经素昧平生。 女人们7点左右起来梳洗、买菜、收拾停当,然后看着丈夫和孩子狼吞虎咽地吃早饭。她们没有更多的家务事可做,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做点好吃的,争着洗刷碗筷。由于手头上的材料并不多,因此一些饭菜天天吃也就腻了,这是女人们最苦闷的事情。 天气很热,30摄氏度左右,头一天换下来的衣服必须马上清洗干净。 洗澡就没有那么方便了。每天,女人和孩子都要出去找当地华人朋友。男人们则将就着用凉水洗涤疲惫的身心。“这个时候,还那么讲究干什么?” 交通组长李志伟开始安排手头有限的几辆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将想前往市区购物的人,和前往美德村难民救济站的人,挨个送过去,来自班达亚齐的华人难民们许多都集中在那里。 美德村原来的村民介绍,救济站的办公地点其实是原来村子里的殡仪馆,吃饭的餐厅和临时用塑料棚布搭建起来的救济品仓库占据了篮球场的位置。办公室的对面是临时的医疗中心。 陈玮清是棉兰苏北大学医学系大一的学生,旁边抱着两个顽皮小孩子的姑娘是她的师姐黄莉雯。趁着放假,两个人到难民营来做义工。“两个小孩子明天就要去亲戚家住了,临走前来找我们玩。”海啸已经过去了三周,越来越多的难民离开了难民营。 工作人员苏金云说,“有得选择的话,谁愿意当难民呢?”这些人大多搬到亲戚朋友家去住,毕竟,难民营的条件差一些。偶尔,他们会回来看看,了解一下亚齐的情况,找找熟悉的面孔。 印尼苏北中医协会从本月13日开始在难民营开设了义诊并免费派发一些药物。两个小时,看病的人有34个。 医师黄汉忠说,可能是因为灾难的突然降临造成的惊吓,不少人出现血压高、失眠、头晕的症状,身体也很虚弱。肠胃病在难民营很常见,天气原因导致的感冒患者也比较多。不少人上火,喉咙痛。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