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闪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5:01 青年参考

  这些当代中国作品不但震惊了对历史特殊性不了解的外国人,更震惊了中国人。“中国人看到这幅作品时被镇住了,他们想这怎么可能还存在呢?”

  原题:一个瑞士人见证日新月异的中国艺术

  在看过中国左一个右一个朝代的艺术展览之后,人们似乎可以原谅一些西方人把中国
看成是固步自封的古旧王朝的想法了。但是,在看过中国过去40年的当代艺术展览之后,他们的态度又要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了。

  西方展厅里的中国当代艺术

  在伯尔尼美术馆(Kunstmuseum)的一个画廊,悬挂着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作品,比如红卫兵骑在马背上勘测内蒙古高原,或者铜矿工拿着漆黑的钻头钻探矿藏,火花四溅。

  另一个展厅展览的是波普艺术(PopArt),里面的抽象派和概念派展品来自那场划时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大展”。那个展览1989年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办。其中的代表作品有王广义的毛泽东

漫画,画上满是浓重的红色格子。这场首次当代艺术展被允许在官方的场地举行,但仅仅几个小时后就夭折了。(一位艺术家持枪冲进了艺术馆,朝她自己的作品开枪,违反了对行为艺术的禁令。于是,展览被关闭了。)

  下面是批判现实主义潮流的代表作,一幅20世纪90年代的油画上,一个秃顶男人背对着一群没有差别的穿灰暗衣服的中国人。

  展览中的一幅美术品曾引起了短暂的骚动。在一位瑞士参观者写下了一些不满意见之后,馆长于上星期撤下了一件1999年的作品。这是一个广口瓶,里面装着一个胎儿的头,与海鸥的身子缝在了一起。根据美术馆的目录,这幅萧昱的作品本意是“引导观众反省生命的荒唐”。

  展览也展出了今年才公诸于众的作品,比如不朽的数字照片“好似风景”。在拍摄了膝盖、胸部、肘部和其他人体部位的照片之后,刘炜(音译)使用Photoshop把这些图像拼接起来,看起来就像一卷绘着神秘风景的古画。

  中国艺术家比国家干部可爱

  如此题材广泛的中国当代艺术能与瑞士观众见面要归功于乌力·希克(UliSigg)。从1995年到1998年,他曾任瑞士驻华大使,现在是一家媒体的主管。凭着他商人的精明,政治家的头脑和坚韧的性格,希克先生逐渐地拥有了180位现代画家的1200多件作品。

  这些作品中的大约300幅是由瑞士伯尔尼美术馆馆长博恩哈德·费比舍(BernhardFibicher)和北京艺术家艾薇薇选出的。“

麻将:中国当代艺术希克收藏展”将举办到10月16日。对于希克先生来说,每件作品的质量固然重要,但由此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更为重要,当然还有艺术家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

  谈到其他收藏者,他说:“可能有其他的标准,比如所谓的质量、作品表达的强度和活力。但是既然我的目的是真实反映中国的艺术创作,对我来说,作品就必须记录或者表现一些对中国真正重要的东西。”

  今年59岁的希克先生年轻时,以迅达电梯公司(theSchindlerElevatorCompany)商务人员的身份在1980年首次来到了中国。在邓小平经济改革的早期,他帮助公司谈成了在中国的第一笔贸易合同。15年后,考虑到他处理亚洲事务的背景,他被任命为瑞士驻中国、朝鲜和蒙古大使。

  47岁的物理学家丽塔·希克(RitaSigg)随着丈夫来到了北京,她不喜欢经常要和丈夫一起参加的官方礼仪活动。“这个国家的

公务员们呆板无趣,但艺术家们让我们感觉宾至如归”,她说。

  文革期间的艺术也受瞩目

  希克夫妇很快便在艺术圈中有了名气,他们访问了几百个艺术家的工作室,追踪那些他们听说过但似乎已经消失了的艺术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共产党当局的审查已经不像15年前那样,是艺术家的主要威胁。那年,王可平(音译)创作了明显带有反叛意味的雕塑“拳头”,一个木制的男人半身像,一只大手捂住了嘴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主要麻烦是,很少有美术馆馆长是学当代艺术出身,也没有美术馆热衷于当代艺术。希克先生决定帮助中国当代艺术景观立此存照,他成为了一名特殊的艺术史学家和收藏家。“那个展览中的艺术家里只有王鲁彦一个人有远见,他看出了这些作品将会具有历史价值,并且劝说其他艺术家坚持为艺术作出贡献”,希克先生说。说话的时候,他站在《第二情形》前面。这是一张油画,画上的4个人扮着鬼脸,这是对旧文革招贴画中禁止快乐的挑战。

  “然而,那些艺术家们没有一个赞同他的提议,所以他倾囊而出,购买尽可能多的作品”,希克先生评价王鲁彦说,“当然随后我从他那里获得了这些作品。”

  他到处搜集来的作品不但震惊了对历史特殊性不了解的外国人,更震惊了中国人。“中国人看到这幅作品时被镇住了,他们想这怎么可能还存在呢?”希克先生一边指着作品《从银河饮水》,一边说。这是一幅“文革”期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油画,描写工人们踊跃投入到建设水渠的战斗的场面。

  为了找到这幅1973年的作品,他找到了一些住在沈阳的被遗忘已久的艺术家。在“文革”期间,沈阳曾是宣传艺术品创作的中心。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文革”结束了,这些艺术家当中的许多人害怕被谴责和报复。一些人偷偷地把他们的作品从政府大楼的墙上摘下,藏在床下和破布后面。

  “听到我对这些画感兴趣,他们都很惊讶”,希克先生说,“但是他们都很为这些画骄傲,把它们当做是职业生涯当中的亮点。”

  在瑞士花园里讨论的中国艺术作品

  作为大使,他利用其交际优势,不仅购买艺术品,还把中国的艺术家带往国际大舞台。他邀请瑞士的美术馆馆长哈洛德·塞曼(HaraldSzeemann)访华,这个人是国际艺术展览会中的传奇强势人物。访问的结果是,20位中国的艺术家于1999年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1998年,希克先生创建了中国当代艺术奖,让中国艺术家与塞曼先生、阿兰那·海斯(AlannaHeiss)和侯翰如等著名博物馆家接触。

  2004年的优胜者是年轻艺术家徐震,他是中国政府在威尼斯双年展首次设立官方展厅就此重点推出的画家。

  尽管希克先生的目的是兼容并包,但是他收藏的艺术品似乎有一个主题: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员的肖像画,比如宣传海报。

  现在,新一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们更为关注的是经济急剧转型带来的人的异化、孤独和无所适从。中国向资本主义的转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改变了希克先生的收藏模式。

  当他在1995年开始收藏时,中国的美术馆很少,他直接和艺术家们打交道。自那以后,中外收藏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胃口越来越大,需求和价格急剧上涨,西方的商人拼命搜罗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现在交易经常有中间人,而且价格不菲。

  希克先生对于西方接受了中国的年轻艺术家感到很有成就感。他说:“作品在美术馆或拍卖中要到高价,正好说明对于他们的承认。”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和2007年在德国卡塞尔举办的“记录7”(DocumentaXII)展览的艺术总监罗杰·布尔格(RogerBuergel)一起访问中国。他也喜欢在他风景如画的家里招待中国艺术家,他的家是一幢17世纪的大房子,位于卢塞恩湖上的一个独立小岛。在那儿,他鼓励他的客人讨论自己的作品计划,同时划船钓鱼。

  希克先生站在他家门口的草地上,那儿摆放着隋建国的大雕塑——一件无人穿着的人民装。他说:“我不能说新作品是在这儿问世,但是许多作品是在这个花园里酝酿讨论的。”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