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中国感受油荒之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5:01 青年参考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17日

  中国的一些地区正面临着严重的成品油供应短缺现象。群情激愤的消费者和加油站前长长的队伍让人不禁联想起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遭遇的石油危机。

  中国南部一些地区的司机要排上3个小时的队伍才能加到油,在加油的数量方面也要受
到限制。广州市的洛溪加油站16日爆发了短暂的抗议活动,原因是加油站服务人员给窜到队伍最前面的警车加了油。在忙碌了一早上之后,洛溪加油站的储油便宣布告罄。

  中石化下属的洛溪加油站的负责人黄佩贤表示,人们显得惶恐不安,许多人都在大喊大叫:“我告诉他们,如果警车因为没有油而不能执行任务的话,后果很严重。”

  中国消费者感受痛楚

  这些场面不禁让人联想起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遭遇的汽油供应危机。当时,中东国家采取了停止向美国出口石油的做法,导致加油站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给经济带来了冲击,最终也促使美国采用了新的节能标准。今天,中国巨大的原油需求让消费者感受到了痛楚,也给政府调控经济增长过热、应对中产阶级需求的努力带来了新的考验。

  一些中国官员把油荒现象归因于台风近期的登陆导致一些油轮无法停靠港口卸油。但业内管理人士表示,不论天气如何,供应短缺的现象都会更加严重。一个原因是中国炼油厂的产能不足。此外,尽管近来国际

原油价格屡创新高,但中国政府采取的定价机制人为地压低了国内成品油的售价,中国部分大城市的私家车主和
出租车
驾驶员都已习惯了油价偏低的局面。剑桥能源研究会驻北京的分析师严可峰(音)表示,中国的炼油企业因此更愿意把成品油销往售价更高的国际市场。

  严可峰认为,只要政府不提高成品油的零售价,中国就会遭遇更严重的供应短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已经放开了大部分价格管制。但北京仍然严格控制着成品油的售价,因为成品油价格对运输、公用事业以及工业生产的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政府官员担心,一旦成品油价格急剧攀升,将导致物价飞涨,进而可能引发社会动乱。

  渣打银行驻上海的经济学家王志浩表示,近期成品油价格一系列小幅上调表明中国政府更加勇于应对通货膨胀压力。他在一份报告中提到,现在看来,中国成品油定价体系势必会进行全面调整,不过这个调整肯定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中国还有一些经济领域也感受到了价格压力的影响。例如,中国的航空业饱受燃油价格居高不下之苦,管理人士也做好了日子会更难熬的准备。厦门航空的公关经理张惠玲表示,该公司的利润率急剧下滑,他们不得不尽最大的努力削减成本。

  政府紧急行动

  成品油价格上扬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促使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把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14日,广州市委官员与石油公司管理人士进行了会晤,后者保证在3天之内让广州的油荒局面得到缓解。为此,中国两家石油巨头中石化和中石油宣布,本周每天都会向广州额外供应成品油。两家公司的管理人士也命令广州的炼油厂加大对本地市场的供应。

  其他城市也行动起来了。深圳一位副市长于15日晚间在当地电视台上发表直播讲话,宣布采取紧急措施保证油品供应,如保证中石化和中石油下属120座加油站的供应。政府还宣布,将优先确保公共交通和应急机构的用油,并承诺为关键的行业以及水、气、电等公用事业提供充足的供应。

  上海市政府还要求向加油站提供额外供应,以缓解排队现象。浙江、江苏、福建和江西等中国东部省份也都发生了较为轻微的供应短缺现象。

  目前为止,中国南部地区的油荒现象最为严重。在毗邻香港的深圳市,数百辆轿车、重型卡车和

摩托车排队等候在上步加油站门前,还有数十名交警在帮助维持秩序。15日上步加油站的汽油就销售一空,被迫暂时停业。站内的一位服务员感慨说,要不是有警察在,现场秩序肯定会失控,来加油的人个个怒气冲天。

  为了保持价格稳定,发生油荒地区的政府官员下令不准加油站囤积居奇,并呼吁公众对违规者予以披露。加油站不准在政府早些时候允许的提价幅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价。

  链接

  道琼斯8月19日

  中国成品油短缺得到缓解

  随着紧急调拨的成品油运抵富裕的南方城市以安抚因排长队加油而怨声载道的私家车车主,中国的汽油紧缺局面已经开始缓解。

  在度过了几天严重的供应短缺之后,广州和深圳的几家加油站18日汇报说,成品油供给和消费者的情绪都有所好转。本周早些时候曾经断油的一些加油站现已恢复正常经营,其他加油站则取消了限量供应。

  广州市区内农林加油站的负责人陈茂芳表示,许多加油站都获得了油品供应,人们加到油后也逐渐散去。

  广州市经贸委发言人陈运则说,广州现在得到保证的油品日供应量达到了1万吨。他补充说,帮助维持加油站秩序的大部分警力都已经撤走了。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