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跨国银行逐鹿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04:51 青年参考

  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在成为跨国银行跑马圈地的战场,这股浪潮与当年的淘金热非常相像。

  日前,苏格兰皇家银行宣布,跟美林公司和香港大亨李嘉诚共同投资31亿美元,购买中国银行10%的股份。这是外国大银行投资中国国有银行的又一宗大笔交易。

  苏格兰皇家银行是英国第二大银行。在购买中国银行股份的31亿美元中,苏格兰皇家银行出资16亿美元,其余的15亿美元由投资伙伴美林公司和香港大亨李嘉诚的李嘉诚基金支付。作为这两个投资伙伴的代表,苏格兰皇家银行不仅占有中国银行10%的股份,而且还将在中国银行的董事会里占据一个席位。

  中国银行是中国第二大银行,在全国各地有1.1万个分行和支行,占中国信贷总额的12%,占居民储蓄市场的份额为14%。中国政府为了支持中国银行的改革,2003年底曾注资225亿美元,帮助中国银行注销坏账,并准备在2006年第一季度上市。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曾做出承诺,将在2006年底全面开放银行业。外国银行看好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和1.65万亿美元的居民存款。一方面,

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企业投资资金需求依然相当旺盛,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业的发展前景仍相当乐观。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住房按揭、信用卡以及
理财
产品市场规模都扩张得比较迅速。
零售业
务作为银行业未来重要利润来源的潜力正在显现。而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市场的竞争还远未充分,银行业竞争还处于相当粗放的状态,可以挖掘的利润空间相当大。正因为如此,对国际银行界的巨头而言,尽早在中国市场抢滩登陆,以最大限度地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其进入中国最主要的动机。

  自去年年初以来,欧洲和美国的大银行陆续投资中国国有银行,投资总额高达60亿美元,其中投资规模最大的,包括美国银行斥资25亿美元购买中国建设银行9%的股份,以及去年英国汇丰银行购买交通银行19.9%的股份等。

  引入西方的商业银行可以在资金实力、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上带来西方成功的实践经验。从筹资本身来看,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市场化运作与经济模式的完善与健全,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需求来改造国有商业银行。再者,在产品、客户等方面也会带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理念与效率,打破国有银行政策保护中的经营方式与思路。

  此外,在银行业对外开放之后,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国内银行业的管理水平亟待提升,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可以较快地引进一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目前引入的外资都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投资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水平,可以带来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与战略投资者在具体业务上的合作,国内银行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这对一些中小银行来讲,尤其重要。

  另外,管理总值540亿美元的新加坡国家投资机构淡马锡先后投资约25亿美元换取中国建设银行10%股份;并且以约31亿美元购买中国第二大银行中国银行10%股份。今年1月,淡马锡已经购买了中国私营的民生银行5%的股份。淡马锡很可能成为了中国金融界的头号外国投资者。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