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人类是这样自取灭亡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04:51 青年参考

  早在8年前(即1998年),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就认识到了世界正走向毁灭的事实,而对于许多作家来说,这看起来有些杞人忧天。就在同一年,他出版了他的作品《枪炮、病菌和钢铁》。这是一本严肃的、富有挑战性的、情节错综复杂的科普著作,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该书销量达到100万册,并荣获当年的普利策奖和英国的科普图书奖。这本长达480页的科普著作,以描写人类社会演化史的手法,向我们揭示了当今这个“国家林立”的世界秩序形成的惊人内幕。

  目前,该书的续篇《毁灭》一书,已经出版了,它对当今国家能否延续下去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其实,这两本著作是一个互补分开的整体。和其他当代学人一样,作者把人类社会的演化作为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枪炮、病菌和钢铁》和《毁灭》是两本伟大的作品,作者以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与翔实的资料,将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大混乱与远古农业时代日出日落的静谧情景进行了比较。读完这两本书,我不免感慨万千:要是每一位作家都能像他那样学识渊博、思路清晰与逻辑缜密的话,我们的文学该会取得怎样的成就啊!这两本书,让人在读后义愤填膺,因为书中很多结论让我们明白了人类正在走向灾难性毁灭的事实。

  《枪炮》一书对西方世界何以盘踞国家食物链条的顶部进行了质问。作者得出结论说,西方世界的成功是一种巧合,纯属机遇使然。这个观点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在学术圈内极具影响力。而作者的这本《毁灭》则明确指出,西方世界的生活方式同样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像印第安人的阿纳撒兹文明和玛雅文明一样从地球上消失。由于这个观点也正是那些后现代主义者翘首企盼的,因此《毁灭》一书也会和《枪炮》一样引起不少的轰动。

  《毁灭》一书认为,中世纪的欧洲之所以有能力遣派船队远赴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进行探险活动,是因为远古时期的自然变故赋予了欧洲先天性的优越条件(包括适合种植和食用的农作物等),才使得欧洲在技术发展方面先拔头筹。而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则由于先天条件的束缚,无能力派遣船队,前去欧洲大陆探险。于是,欧洲社会就在这样优厚的自然条件下,自然地在冶炼钢铁、铸造枪炮等方面遥遥领先于那些以渔猎为生的社会。

  欧洲在自然条件上的优势,强化了他们征服世界、掠夺财富的欲望,它们也因此变得无比的贪婪。工业革命的到来,推动了欧洲乃至世界在资源上过多消耗,环境也因此趋于恶化。《毁灭》一书,详细地叙述了人类文明史以来,世界各地的多样性物种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遭致破坏、消耗以及走向最终灭绝的。该书提醒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珍惜使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以避免最终走向自取灭亡的不归之路。

  戴蒙德指出,我们是地球上最富有智慧的生物,“人类是万物之灵”之类的说法更强化了我们的自负。因此,很难想像理性与感情并存的人类竟会犯下导致自己毁灭的决策失误。古代社会是不可能由于环境管理失误而崩溃的。面对生存资源日益恶化的局面,今日各国的集团决策者完全有能力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灭顶之灾涂炭生灵。

  戴蒙德教授1937年生于波士顿,现任教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地理学系。他最初的学术兴趣在于保护生物学,在新几内亚研究鸟类多样性。1985年,他荣获了“麦克阿瑟英才奖学金”,是最早获得该奖学金的人员之一。逐渐地,他开始对为什么西太平洋诸岛的社会群体未能开发出像欧亚大陆上的冶金术、农耕技术与工业生产等充满了疑惑。同时,戴蒙德还将“物竞天择”理论运用于自己的生理学研究,为此,他1999年荣获了国家科学奖。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