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齐鲁晚报:做“隐婚族”乃工作所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08:01 大众网-齐鲁晚报

  第二落点

  省城也有“隐婚族”

  职场青睐未婚者?

  在吉林,由于工作等方面的原因,一部分人刻意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纷纷当起“隐婚族”。在省城,有没有出现“隐婚”一族呢?市民是怎样看待这些“隐婚族”的呢?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国内其他一些城市一样,省城也悄然出现了隐婚族,一些年轻人虽然已履行了结婚的法定手续,但却非常保密,根本不对外宣称自己“已婚”,有时连双方的父母、上级领导和最好的朋友也都蒙在鼓里。

  “结婚是我的自由,是否对外宣布也是我的自由,没必要让大家都知道我已经结婚了。”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听隐婚族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记者发现,隐婚者大都来自外企、民办高校、广告、媒体以及企业的营销人员,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工作都很忙,压力也很大,和人交往起来显得比较成熟和老练,但却都很避讳谈论自己的婚姻状况。

  经过几天的调查,记者发现,在省城的隐婚者中,70%以上都是女性,年龄大都集中在25岁—35岁之间。省城的隐婚者有的为保持年轻的心态,有的是不想透露私人信息,有的是爱人是同事、客户等特殊原因,有的是曾经受过爱情的伤害,有的是想和未婚同事打成一片,但更多的隐婚者还是为了工作,为保住现有的工作,或者利用单身好交往的特点,能够在工作上做得更好一些,获得领导和同事更多的认同。

  一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女隐婚者表示,年轻是干工作的最好时候,但如果公开已结婚的消息,领导可能会觉得这个员工的黄金期已过,该生孩子操持家务了,从此以后就可能不会再受重用。在同事和客户眼里,结过婚的人在各方面都不如没结婚的人,交往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障碍。再加上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为了干好工作、保住饭碗,暂时不公开自己已结婚的信息。

  另外一名隐婚者也表示,隐婚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和没结婚的年轻人在一起,反而会让自己觉得依然年轻。只要自己知道自己结了婚就行了,没必要非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不过,自己肯定要管住自己的行为,不能做出格的事,这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省城一位广告公司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是讲经济效益的,重用未婚年轻人也是无奈之举。结过婚的人虽然成熟,但在做工作时,可能会有家庭、老人和孩子等方面的拖累,不能随时出差,这将会影响到工作,影响到公司的效益,因此很多公司和自己的公司一样,在招聘时都有“婚否”的调查,都喜欢录用和重用未婚的年轻人。

  “隐婚”是个人的自由

  半数市民理解“隐婚族”

  有关专家预测,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的个性越来越鲜明,他们喜欢自由自在,再加上现代社会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女性就业压力会更大,结婚对部分女性来说,可能会对未来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济南市的“隐婚者”还可能会有进一步增多的趋势。

  对于现代社会出现的隐婚现象,前不久,有关媒体曾经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52.5%的公众对隐婚表示可以理解,20.7%的公众认为不可思议,还有16.4%的公众表示反对。国内一门户网站对此也进行过一次网上调查,得到了更多网民的参与,结果56.53%的网民认为“能理解,这是私事,他们完全有权利隐瞒”,23.39%的网民认为“无所谓”,只有17.21%的网民认为“不理解”。

  济南市也出现了隐婚一族,省城的市民是怎样看的呢?记者对40名市民做了一次随机调查,结果显示,21名被调查者认为是否公开婚姻状况是个人的自由,他们表示,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企业老板不喜欢自己员工之间结婚,或者是不喜欢员工和自己的客户结婚,或者是喜欢重用未婚的年轻人,就是这些企业老板的审美价值观,直接造成隐婚一族的出现。

  这些表示理解的被调查者还认为,隐婚一族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反映出人们的婚姻观念越来越开放,社会的包容性也越来越强、越来越宽容。还有5名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这是个人的自由,不应该提倡,但也不应该反对,因为在社会上,隐婚者毕竟还是少数。

  14名被调查者对此却明确表示反对,特别是40岁以上的市民,他们对此表示非常不理解。这些被调查者认为,婚姻是非常神圣的,无论任何理由,结了婚不对外公开,是对自己、对爱人、对双方父母和对婚姻的一种不负责,也给搞婚外恋创造了条件,应该坚决制止和反对。

  专家说法

  尊重个人隐私但别隐掉婚姻神圣

  省社科院的赵研究员认为,“隐婚”虽然有种种原因,也有一定的道理,但“隐婚”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隐婚”会带来别人不必要的关注,也可能会让一些人产生误解,更重要的是,“隐婚”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颠覆传统婚姻观念的同时,也减弱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势必引发新一轮的婚姻危机。

  如果把握不好,在伤害自己的同时也将给周围的人带来伤害。

  山东众高律师事务所陈琛律师却表示,新的《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实施后,结婚和

离婚就不再需要通过单位批准,免除了行政权力的干预,更好地保护了个人隐私。婚姻也属于个人隐私权的一部分,公民登记成为合法夫妻之后,如果个人不愿意公布于众,也是无可非议的,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山东协和职业学院张瑜老师告诉记者,在现代社会多数女性需要出外工作,作为丈夫应该支持妻子。女性因工作需要一个“未婚身份”,在不损害婚姻的情况下,一定要与丈夫相互协调好,不要相互产生误会,否则对双方都是一种伤害。

  山东大学张正教授表示,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而隐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隐婚也要讲究一个度,不要在任何场合下都称自己“未婚”,这样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隐婚者也要选择在适当的时机,对外公开自己的婚姻状况。

  张教授说,“隐婚”一定要掌握好道德底线,不要做出格的事情,更不要让别人产生误会。同时“隐婚”更不代表是逃脱家庭责任,而应该怀着一颗内疚的心,更好地维护婚姻和家庭。

  观点实录

  考虑清楚再“隐婚”

  陈贤(男,62岁,退休干部):结婚热热闹闹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我和老伴结婚时请了很多亲朋好友吃饭。我觉得,办婚事一方面是宣告自己结婚了,另一方面也断绝了自己和其他人的一些想法。“隐婚”有悖于传统的观念,也不喜庆,我个人不赞成。

  刘庆华(男,44岁,

公务员):结婚了但不公开,这样不好,名不正言不顺,对双方都没好处。娶了媳妇,不让老人知道,不让大家知道,那太过分了,这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将来怎么生孩子?生了孩子怎么给大家说?

  王琛(男,33岁,中学教师):“隐婚”虽然有道理,但不应该提倡。结婚了,夫妻双方都应该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要照顾好双方的老人,如果隐婚,就是逃避这些责任,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

  孙燕燕(女,28岁,白领):因为就业等方面的原因,社会上出现“隐婚”的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要大度一些,不要对此指手画脚的,要给年轻人选择的自由。再说了,“隐婚”既然能出现并存在,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既然有道理,就应该尊重隐婚者。

  刘杰(男,29岁,IT工作者):其实“隐婚”比公开需要更大的勇气,“隐婚者”一般都比较有想法,或者是有难言之隐。“法无禁止皆自由”,既然不违法,又没违反传统的道德,那就不应该反对。我个人觉得,支持并尊重“隐婚者”,这才是我们大家需要做的。

  李博文(男,大学教授):“隐婚”是社会发展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也是年轻人个性张扬的一种体现。它虽然和传统有一定的冲突,但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隐婚”夫妻双方要订好“攻守联盟”,要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要给双方的老人进到应有的义务,这样才能保持婚姻的牢固性,否则害人又害己。

  本报记者常新喜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