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哈佛学者谈东亚安全(讨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08:25 环球时报

  11月的东亚外交舞台甚是繁忙:第五轮六方会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美国总统布什访华,都为世人瞩目。

  为此,11月7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举行了“东亚的安全挑战”研讨会。前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前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傅高义教授、波士顿大学的罗伯特·罗斯教授及日本东京大学的高原明生教授,均到会并发言。

  美国不能从中日关系紧张中渔利

  奈表示,中国的崛起在世界上产生了不安,人们担心21世纪的中国是否会像20世纪的德国那样导致国际冲突。但他认为,中国不是上世纪的德国,上世纪的历史不会简单重演。因为德国在1900年就超过英国成为世界首强,但中国在21世纪结束前很难全面超越美国。中国不同于德国的另一个方面是,中国不但经济增长很快,而且拥有强大的“软实力”,这使遏制中国几乎不可能。

  奈回忆说,1995年中国领导人问克林顿总统:美国希望看到一个弱小的中国还是强大的中国?克林顿回答说强大的中国,因为弱小的中国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的混乱。但问题是要把强大的中国可靠地融入这个地区,使之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强国。近10年来的中国外交是成功的,从南中国海争端、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到与邻国的矛盾和争端,中国都处理得越来越圆熟。

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没有给东亚造成明显的紧张局势,现在唯一突出的问题是中日关系。

  他指出,有人认为美国能从中日关系紧张中渔利。他认为其实不然。从大战略看,稳定的东亚才最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美、中、日大三边关系应该平衡发展,任何一对双边关系的紧张都不利于东亚稳定。近10年来美日关系越来越好,中日关系的冷淡与此有深刻关联,大三边关系的失衡离不开美日同盟加强的因素。

  台湾要“独立”几乎不可能

  罗斯教授对东亚的安全前景表现出明显的乐观。他说,朝核问题正在向解决的方向发展,这得益于中国的积极参与和重要作用。值得重视的是,在第四轮六方会谈中,中国全力促成美国和朝鲜接受共同声明,表明中国开始认识到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符合其根本利益。

  在朝鲜半岛,美国的影响力在下降,中国的作用在增加,这使半岛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下降。他乐观地认为,半岛最终会实现统一,虽然还不能预测将在何时。

  他还认为,2004年台湾选举后,台湾当局的政策变得相对温和、务实。现在台湾要“独立”几乎不可能,因为台湾经济已经是中国大陆经济的一部分。他进一步指出,美国“保护”不了台湾,因为一旦发生冲突,不管结果如何,对台湾而言都是失败。今年台湾在野党对大陆的访问缓和了台海局势。美中在

台湾问题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东亚各国应加强战略对话

  高原明生教授说,东亚安全至少面临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增加。二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性。他表示,奈教授说美国不希望中国出现混乱,日本也不希望中国出现混乱。原因很简单:中国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新加坡等的最大贸易伙伴。但由于国内贫富差距等因素,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不稳定。三是中国崛起让一些国家不安。

  中日之间存在许多误解,为此他提出三个建议:一、加强东亚各国战略对话,建议把现在六方会谈的形式永久化,使之成为一个长期的东亚安全机制;二、加强信息交流,增强中日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三、共同合作保障海上安全。

  傅高义教授首先肯定朝鲜半岛和台海的紧张局势都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这是非常积极的发展趋势。但中日关系却成了一个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和东海油气田的争端,其背后的原因却是中日力量对比的改变。日本停止对华经济援助、对中国作为一个强国的不认可、领导人的风格和决策越来越受舆论和民调的影响等,都影响到日中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笔者认为,四位教授的发言主题虽然是东亚安全,但却离不开对中国发展的关注。奈、罗斯和傅高义均认为中国发展不会导致地区不稳定,这种正面评价正在成为美国很多学者和政界人士的主流观点。高原明生的发言流露出对中国发展的忧虑,但却忽视了日本目前愈演愈烈的右倾民族主义倾向。然而正如奈和傅高义所言,中日关系正在成为东亚安全的一个大问题。如何改善中日关系,是日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是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peopledaily.com.cn)

  《环球时报》(2005年11月14日第十一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