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台湾海峡隧道何时能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08:25 环球时报

  

台湾海峡隧道何时能建
台湾海峡通道电脑设计示意图

  在福州举行的第五届“台湾海峡通道工程学术研讨会”,日前再次针对连接两岸的海峡隧道“北、中、南”三个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最终确认北线是最可行的方案,从而使台湾海峡通道的设想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北线被专家一致看好

  建设台湾海峡通道的设想,最早由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吴之明于1996年提出。此后,海峡两岸及海外专家先后举行了4次研讨会,进行了大量科学论证。

  1998年在厦门召开的首届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不但提出了修建“海峡隧道”的巨大经济利益,更提出4条设计路线:平潭—新竹线、南日—苗栗线、晋江—南投线和金门—嘉义线。当时,吴之明等人认为,该工程主要阻力可能来自政治及资金因素,但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还是应该尽早规划。

  此后,有关专家学者先后前往相关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并从地质构造、

地震和技术能力等角度进行综合考虑,逐步形成了北、中、南3种方案。北线从
福建
平潭到台湾新竹,中线从福建莆田到台湾中部,南线从厦门经金门、澎湖列岛到达台湾嘉义。由于北线所经地区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超过7级的大地震,也未发生过海啸,地质结构最可靠,被专家一致认为是台湾海峡通道的首选路线。该方案采用桥隧组合形式,从福清到平潭岛为桥梁,隧道海底段125公里,陆地段19公里,全长144公里。这里的海面最窄,直线距离最短,工程造价较低,并且通道靠近福州和台北这些中心城市,最能发挥辐射作用。经过粗估,此条路线的总工期为16年,造价将在4000亿—5000亿元人民币之间。

  两个小时就可以到台湾

  尽管海峡通道工程浩大,是英吉利海峡隧道长度的3倍,工程量相当于3个三峡工程。但是,如果通过隧道使海峡天堑变通途,其经济效益将是难以估量的。

  首先,就时间而言,经由海运通过台湾海峡的时间约为4个小时,空运大约也要半小时,如果建成海峡通道,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台湾。其次,将大大便利两岸人员往来。台湾2300万人口,以每年有1/3到大陆探亲、观光一次计算,每年往返人次将在1500万以上。大陆13亿人口,60年内每人到台湾旅游一次,估计每年往返也有4000万人次以上。这样,两岸人员往来每年近6000万人次。即使以每个航班300人次计算,要想满足需要,每年总共需要20万架次,即使大陆机场没问题,台湾机场也难以承受。这还没有计算两岸之间的物流需求。第三,海底隧道安全可靠,不会受到台风、海浪等因素影响。谁都知道,台湾经济的腹地是大陆,台湾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根本离不开大陆。这也需要有便捷、快速、安全的交通做保障。台湾桥梁专家邱守峦表示,台湾海峡通道一旦建成,将成为连接两岸的“脐带”,极大地促进经济建设。吴之明也指出,“台海通道是两岸及海内外中国人的‘国之梦’”。

  正因为如此,祖国大陆从“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出发,积极推动台湾海峡隧道的建设。据了解,福建省发改委已向国家发改委建议,推动“北京─南昌─福州─台北”及“昆明─赣州─厦门─台北”两条综合运输通道及台湾海峡隧道的前期任务。今年初,交通部公布的今后20年国家

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也具体列出了从北京到台北的高速公路网线。可见,台湾海峡通道建设已正式列入国家交通长期规划。

  政治障碍有待克服

  尽管早日修建海峡隧道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但台当局担心这条隧道会进一步密切两岸同胞之间的感情,从而使“台独”变得更加不可能,因此,一再对此大泼冷水。

  台“行政院”发言人曾公开表示,现有的施工技术,根本无法克服台湾海峡的黑潮及深海沟给工程带来的困难,“在技术问题无法克服、高危险性无法完全排除的情况下,大陆公开提议此事,‘政治宣传意味大于一切’”。民进党“立委”还共同发布新闻稿,诋毁祖国大陆制定有关“京台高速公路”的规划,“如果不是想并吞台湾想疯了,就是又一次对台进行‘三通统战’”。

  尽管台湾当局一再阻挠,但正如专家学者所言,两岸交流和经济依存度的日益增强,将成为修建台湾海峡通道的最大动力。▲

  《环球时报》(2005年11月16日第十三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