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伊百姓盼着大选顺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08:45 环球时报

  

伊百姓盼着大选顺利
12月12日,在逊尼派聚居的拉马迪,一些提前投票的伊拉克士兵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年之内,举行两次议会大选,在各个国家都难得一见。而伊拉克今年1月30日举行的过渡国民议会选举和12月15日将举行的正式议会选举,注定了2005年是伊拉克政治重建进程最关键的一年。15日的大选,对伊拉克人民来说,又是一个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时刻,由此选出的新议会和随后组成的新政府不但将决定未来4年伊拉克的走向,而且关系到伊拉克
能否送走外国驻军。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3日报道说,英美两国会把过渡期的结束看作是撤军的信号,所以两国已经开始计划在伊拉克新政府成立后,最早可能在明年3月开始分阶段从伊撤军。

  选前并不太平

  据报道,正式大选将于15日上午7时至下午5时举行,1500万伊拉克选民将在6000多个投票点,从来自几百个党派和团体的7700名候选人中选出275名议员。12日,伊拉克的监狱、

医院和军警部队开始了先期投票。当天上午,在巴格达市中心的伊本·西纳医院,150名病人首先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投下庄严的一票。现场一位老妇人一面向众人举起沾有紫红色墨汁的左手以示完成投票,一面高呼“伊拉克万岁”。同一天,设在15个国家的投票站同时开始接待伊拉克侨民投票。

  大选临近,伊拉克近期的安全形势依然紧张。12日又有一名美军士兵遭路边炸弹袭击身亡。当日,还发生了两起绑架事件,其中一起是4名伊朗人首次在巴格达北部被武装组织绑架。由于有了以前的经验,此次伊拉克军警系统的应对显得从容了不少。伊内政部在大选前后将采取封锁国门、实行宵禁、加岗加哨3项特别安全措施,预计整个大选期间,将动用军警以及美英部队共计20万人。

  竞选标语形形色色

  目前,各路候选人正抓住最后机会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巴格达的大街小巷布满了候选人的照片和形形色色的竞选标语。过渡政府总理贾法里提出的口号是“一个强大而廉洁的候选人”,出身穷苦家庭的贾法里依靠清廉诚实而深受南部什叶派穷苦百姓的支持;前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此次风头正劲,他提出的口号是“国富需要强硬而安全的政府”,显示出阿拉维的铁腕作风;商人出身的现任副总理沙拉比的口号是“当你醒来,会看到一桶石油摆在你家门口”,他在选举中就提出了石油利益均分的口号;此外还有人打出“让伊拉克的未来变成伊甸园”这样注重文采的口号。对于林林总总的竞选标语,不少伊拉克人还是心存疑虑,担心只是口头的“政治承诺”。

  不少媒体还注意到,大选后最有望出任总理的阿拉维、沙拉比和现任副总统迈赫迪都在年少时就读于巴格达学院,并发表评论说,他们正带着各自的梦想,瞄上了总理宝座。而身陷囹圄的萨达姆会不会投下庄严一票,也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此次大选另一引人注目的热点是逊尼派的参与程度如何,这将决定此次大选的成败和未来伊拉克的政局走向。从目前看,除了逊尼派长老会依然决定抵制大选外,逊尼派政党都将参选,并且3个最大的政党将联合竞选,这在逊尼派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据伊拉克《明天报》报道,逊尼派反美武装连日来也公开表示,他们将全面保卫逊尼派地区投票站,严防扎卡维的恐怖组织以及萨达姆残余势力搞破坏,他们还公开宣称,“谁破坏选举,谁就是与整个逊尼派为敌”。这与他们今年曾抵制大选和宪法公投有了明显不同。贾法里对于逊尼派的积极参与感到欣慰,他称这是伊拉克走向稳定和团结的第一步。

  百姓不关心布什讲话

  就在伊拉克议会大选拉开序幕的时候,美国总统布什12日在费城发表了演说。布什承认,自从2003年美军攻打伊拉克后,至少有3万当地人在战乱中丧生。同时,约2140名美军在这场战争和战争引发的“暴力后遗症”中命丧他乡。但是,他没有忘记强调“任何国家都要在实现民主化进程中面临各种挑战和挫折”。布什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在伊拉克产生什么积极反应,当地能够看到的阿拉伯语电视台都没有对布什讲话进行现场转播。老百姓觉得美国所说的民主进程离现实生活还太遥远。

  据本报驻伊拉克特约记者陈宪忠报道,他身边的绝大多数伊拉克百姓都认为,大选顺利将给他们带来希望:一是希望政治人物不再争权夺利,而是尽快组成稳定的新政府,集中精力抓治安和经济建设;二是希望伊拉克局势稳定后,外国驻军和外国恐怖分子都赶快离开伊拉克。一年来,尽管恐怖事件不断,失业率也居高不下,但伊拉克社会还是比以前开放了不少。由于恢复石油生产,伊拉克收入增加,老百姓收入比伊战结束初期有了明显提高,一般的政府职员工资也在150美元到400美元之间,退休工程师、教师也可以拿到每月250美元的退休金。但物价在最近一年也翻了几番,去年冬天西红柿的价格还在每公斤250伊拉克第纳尔(1美元约合1500第纳尔),现在却涨到了750第纳尔。好在过渡政府仍沿用萨达姆时期的配给制,向老百姓提供米、糖、盐、茶叶等生活必需品,老百姓的温饱还不成问题。▲

  《环球时报》(2005年12月14日第三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