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拥抱大熊猫,了解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0:55 环球时报

  蒙特是美国国务院的第一位“大熊猫官员”。1972年,他把两只大熊猫从北京护送到华盛顿。过去30年里,他和其他外交官一起工作,确保“大熊猫项目”取得了成功。

  “30多年前,大熊猫来到美国,和中国进行合作对全世界都有好处。”美国国务院负责全球事务的官员大卫·阿特金森说,“大熊猫刚开始时具有象征意义,但是现在这种象征意义已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科学合作。”

  中国决定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道分享大熊猫,这推动了其他国家同中国长期的科学合作,不仅繁殖出了新的大熊猫,增加了大熊猫的数量,而且还加强了中国同原本相互猜疑的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如果美中两国的各个双边项目能像‘大熊猫项目’一样成功的话,那么我们的关系将会变得非常好。”美国国务院中国处的官员乔治·沃德说。

  30多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他的本意是打破中苏之间的紧密关系,而不是充实美国的动物园,但结果是两只大熊猫来到了美国。这一举措被证明是和政治外交具有同等分量的事情。就在大熊猫起程前往美国的前几天,其中一只患了感冒。“总统非常不安,”现年65岁的蒙特回忆说,“他不想让政府的任何高官把大熊猫护送到美国,担心他们因此在政治上得分,所以,政府的高官一个都不在总统的考虑之列。”于是这项重要任务就落在了负责为尼克松搬运行李的低级外交官蒙特身上。“护送大熊猫去美国的过程中不能有一点闪失。出现任何闪失都会反映在两国外交关系上。”蒙特说,“这可是一个公众事件,而且将起到加强两国关系的作用。”

  从那以后,大熊猫茁壮成长,美中关系也稳定发展。1979年,美中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同年,北京邀请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到中国对大熊猫进行考察。大熊猫从此又从一个珍贵的外交工具转变成了人人都想参观的珍稀动物。各个动物园都争相邀请大熊猫前去展览。而在华盛顿的政治圈子里,那些主张同中国接触的人也常被称为“拥抱大熊猫者”。

  美国的小镇孟菲斯在一名外交官的帮助下,先后去北京商谈了40多次,投资180万美元后才如愿以偿地争取到了两只大熊猫。动物园园长说:“如果要找出我们之所以能成功的一个因素的话,那就是得到了尚慕杰大使的帮助。”在孟菲斯人的坚持下,动物园和当地官员多次访问中国,还带去了许多商业合同。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向中国领导人游说道:“我们不仅是为了科研需要,通过大熊猫还可以让美国人了解中国历史。”他们最终成功了。

  今天,美中在动物饲养、控制空气污染等方面进行科学合作。“大熊猫是中美友谊的象征,”中国驻美大使馆的一位发言人说,“只要两国保持这种友谊,我们就能做成任何事情。”▲

  (摘自2005年12月31日《华盛顿邮报》,原题:人们想拥抱的外交工具———“大熊猫项目”是个双赢举措,作者伊丽莎白·威廉姆森,陈一译)

  《环球时报》(2006年01月03日第六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