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全球经济今年势头不错(经济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0:55 环球时报

  

全球经济今年势头不错(经济观察)

  在2006年到来之际,美国、欧洲、日本以及巴西等地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一个个热烈场面折射的是人们对新年的期盼,也预示着他们对今年的经济发展充满希望。据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日前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约为3.2%,2006年将“保持稳定态势”,到2007年再逐步回升。

  美国可望增长3.5%,房地产市场表现备受关注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迄今为止已连续10个季度保持3%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战后最长的高速增长期之一,这实属不易。布什总统在发表新年贺词时说,美国经济已连续两年高速增长,2004年为4.2%,2005年约为3.6%。经合组织预测说,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略有下降,全年将增长3.5%左右,2007年约为3.3%。

  美林集团北美经济学家罗森伯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导致美国经济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将是美国消费需求减弱。华尔街的经济分析师布莱森也认为,美国消费需求今年也许不会像2005年那样强劲。华尔街经济学家在分析美国经济走势时将关注焦点放在消费需求方面有一定道理。消费需求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分量超过了2/3。长期以来,消费需求一直是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美国消费需求在过去几年中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主要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但近期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滑坡,无疑影响到了投资者的信心。欧盟一位主管金融事务的官员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他对美国经济的今后发展态势并不十分乐观。他认为美国人的收入将会下降,购买力随之降低,进口商品将会减少,储蓄率则会略有上升。

  此外,美国面临的巨额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等“老大难”问题依然不容忽视。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说,美国家庭财政赤字已经相当于GDP的7.2%,创了纪录;同时政府的财政赤字接近GDP的4%。这两块巨大的赤字吸收掉了企业部门的盈余以及与目前的经常账户赤字相等的外国净资金供给。“美国不会永远是这个世界的最终消费国和借贷国。但什么时候它就不再是了呢?这个问题留给2006年。”

  日本、欧元区增幅将分别为2.0%和2.1%

  在富国当中,2005年日本的经济表现让不少经济学家很意外。据经合组织预测,日本2005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2.4%,2006年也将为2.0%左右。日本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三个因素:国内私人消费需求提升;企业利润增长较快;就业形势开始回升。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前不久让已经退休的技工重新回厂工作,以应付该公司在亚太地区生产增长需求,便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

  相比之下,欧元区的表现有点令人失望,2005年的增长预期为1.4%,但今年有望达到2.1%。其中,德国的经济增长率有望从去年的1.1%上升为今年的1.8%。这是因为德国的企业利润回升,加薪压力比较不大,出口继续增长,企业投资也在逐步回升。记者认识德国一位驻欧盟多年的资深财经记者,他曾写过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专著,在欧洲经济界颇有影响。说起德国的经济形势,他显得比较激动。“整整5年了,我们都在期盼着经济回升,现在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

  法国的情况似乎比较乐观,2004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复苏势头有望继续下去。2006年,法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05年的1.6%提升至2.1%。

  英国2005年的表现差强人意,增长预期约为1.7%,今年可能会达到2.4%。导致英国去年经济增力乏力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减弱,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涨势的结束。

  中印俄巴等新兴经济体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劲动力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1日说,初步预计,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此前,发改委曾预计,全年经济增长9.4%。记者了解到,9.8%是根据经济普查成果对GDP数据修正后的最新预计。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日前表示,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例已从1990年的13%上升到目前的20%,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从18%上升到25%。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出中所占比例已达43%。新兴经济体的经济高速增长,正带动全球经济增长,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在其中发挥了龙头作用。据经合组织预测,印度今年的增长率仍将超过7%,巴西将为3.7%,俄罗斯为5.7%。

  关于中国的经济走势,前文提到的那位欧盟官员有一个比较中肯的分析。他认为,中国经济仍将保持9%以上的高增长率。但从中期看,也存在着一些隐忧。比如,房地产市场空置率过高;地区之间的薪水不平衡;金融体系的改革仍需“以足够勇气推动”;过高的外汇储备存在高风险等。他对此提出了三个对策:一是减少外贸盈余;二是外汇储备结构更趋多元化;三是减少外国直接投资。▲

  《环球时报》(2006年01月03日第十四版)


本报驻比利时特派记者 章念生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梁丽英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