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专题 > 正文

东方早报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01:46 东方早报

  早报特约评论员 邓聿文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任大刚

  全国科技大会已于1月9日召开。此次科技大会的主题是推进自主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在大会讲话中,胡锦涛指出,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召开了两次全国科技大会。1978年的科学大会,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95年的科技大会,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基础上,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而此次召开的科技大会,正值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之际。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达105万人年,分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这是我国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独具的最大优势。但与此同时,支撑这种高速增长的条件,有不少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从我国面临的

能源资源约束增强和维护经济安全的形势看,还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和
知识产权
保护强化的趋势看,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
竞争力
的历史阶段。

  首先,就科技本身而言,正如胡锦涛在讲话中所指出的,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特别是科学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匮乏、成果转化不力和科技投入不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就社会经济发展而言,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资源、能源等要素驱动。然而,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逐步加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瓶颈性约束,还依赖过去的粗放型高增长方式,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以及本国人民尤其是下一代的福利,是不可能的。相反,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进之路,现在看来,通过技术引进,虽然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总体上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但自主创新并不能自动实现。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从科研体制改革入手,形成良好制度环境。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就难有独立、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同样也就难以催生创新精神,从而难以产生创新成果。其次,要从国家层面整合创新要素,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持续创新的组织保障。这方面,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公平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以及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自由企业制度尤为重要。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从根本上有赖于一大批高扬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大旗企业的崛起。

  一个国家缺乏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无以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一个企业没有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只能在市场上随波逐流。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及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今后15年的国家战略,并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表明全社会意识到自主创新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这势必会激发人们创新的热情。

  相关专题: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