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北京烟花禁改限专题 > 正文

社会学家夏建中:鞭炮解禁背后是政府执政理念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03:32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何春中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建中认为,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一种社会仪式,不放鞭炮,节日会显得苍白。

  夏建中说,人毕竟是有感情的,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讲,所有的节日都是人类的一种
社会仪式,这种社会仪式总得通过一些相应的活动来举行。它需要全家人或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村庄的人积极参与。中国传统的春节也是一种社会仪式,是一种家庭和村落团结的象征,有感情上的寄托。它不同于基督教文化,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春节放鞭炮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有一种仪式上的意义,是一种家庭团圆和喜庆的象征。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这种仪式就如同祭祖一样。它的重要性就如同西方也有圣诞节一样,当这一天来临时,教堂里的活动几乎是通宵,至少也会到半夜12时。

  他说,现在的春节较之以前已经越来越简单,如果再禁止放鞭炮,节日的气氛会显得沉闷和单调,过节和不过节又有什么区别?恢复允许百姓节日放鞭炮的传统是有必要的,它使人民群众享受到过节的祥和气氛。特别是对许多年轻人和小孩子来说,一年中盼的就是这一天。让老百姓过一个热热闹闹、平平安安的春节,这也是各级政府的心愿。“但政府关于燃放鞭炮的规定,民众应该自觉遵守,应提倡文明燃放。不能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引起伤亡,这方面的教训这些年全国各地都有。”夏建中表示,鞭炮解禁会使一些民众不顾社会公德,不分场合和时间燃放。这对公共安全也会构成一定威胁。比如今年春节在北京的许多小区,都过了夜里12时了,还有人在放鞭炮。由于鞭炮声此起彼伏,小区里停放的小汽车的报警器也不停地尖叫。一些居民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对此反应强烈。

  夏建中还表示,这两年,全国各地对节日期间放烟花鞭竹都陆续解禁,而解禁之前,地方政府也大都进行了听证或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这也表明政府部门在公共决策方面越来越善于倾听民众的意见,执政的理念也在发生变迁,越来越人性化,这无疑是一种社会进步。

  相关专题:北京烟花禁改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