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留恋老胡同风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8:25 环球时报 | |
北京天安门广场南面前门大街的小胡同里,百年老店“陈记卤煮”门外顾客排起长龙,没座位的食客顾不得室外接近零下温度,端着碗猛吃。这情景已经持续一周了,因为当地媒体报道,这条胡同内的其他几家百年小吃店即将拆迁,老胡同要改建成步行街。 实际上,前门大街旁的不少胡同已经拆迁,如今许多民宅成为一片废墟。上周,媒体制作了“别了前门胡同”、“消失的百年老店”等报道,让一些市民以为前门廊坊二条胡 “陈记卤煮”店面不大,餐桌两三张,百年老锅这几天从早到晚没断过火。看到记者照相,忙着收钱的老板以为记者属于北京媒体,特别嘱咐说:“你要在报上澄清,我们暂时不拆迁,叫大伙不必急着赶来吃。” 话虽这么说,一位30出头的男士带着妻子边吃边说,中午吃完卤煮,出门到胡同看看老房子,晚上再吃爆肚,“多可惜啊,全都要拆了。”小吃店旁另一条胡同是珠宝巷,巷内至今还有不少中西结合的二层洋房。这些老建筑一推倒就再也见不到了,不少闻风而至的北京人拿着相机留影。 由于拆迁工作逐步进行,前门大街不少老字号人去楼空。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商号,以后重新开店比较容易,但类似“陈记卤煮”这样的小吃店,离开原地想再开业可以说困难重重。 前门胡同小吃走的是平民化路线,一碗卤煮火烧六块钱人民币。胡同内的小吃不仅是附近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的观光资源。面临北京前门百年“吃巷”逐一消失之际,文化界人士说“特色小吃也是城市标志”。 因为城市发展及改造,许多城市标志已无声无息消失,就以前门来说,网上就有人质疑是谁在毁灭北京前门历史文化保护区。前门步行街将于2008年建成,届时八十几家老字号即使重新设立,也是尽失原有风味。看看与廊坊二条胡同一步之隔的前门观光街大栅栏就知道。 大栅栏有老北京熟识的“内联升”布鞋,“瑞蚨祥”绸缎等。但这些老字号不复当年光景,百年老店不是易址重设就是柜台承包他人或被合并。即使百年老药店“同仁堂”外观搞得古色古香,也不是电视剧《大宅门》中当年的经营情景。 要说大陆各城市的步行街,无论是上海的南京路还是成都的春熙路,都是一个模样———不中不西毫无地方特色。难怪连日来这么多北京人要顶着寒风来碗老店的卤煮,他们怜惜的是逐一消失的北京胡同特有的风情。▲ (摘自2月26日台湾《中国时报》,原题:消失中的北京老胡同风情,作者徐尚礼) 《环球时报》(2006年02月27日第六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