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以宽容面对疑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8:30 环球时报

  这些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为自身的发展营造了较为有利的周边环境。但周边国家对中国仍有或多或少的疑虑,我们仍不时听到这些国家领导人和媒体对中国发展方向和对外政策的疑虑,既有安全上的顾虑,也有经济上的关切。除个别国家是别有用心的挑衅外,对大多数国家,我们应当以一种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加以看待。

  邻国对中国的疑虑有许多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四类。一是历史原因。“文革”期
间我们在处理政党关系和对外政策方面曾犯过“左”的错误。不管对这些问题我们当时怎么看、现在又如何看,也不管责任在哪一方,双方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这段历史。

  二是本能。就像一个小孩总会对一个大人产生恐惧心理一样,一个小一些的国家,对身边面积大得多、国力强得多的国家,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安全感和不踏实感。不管你怎么保证和解释,都难以完全消除这种心理。大国只有用行动去证明,而不能强行要求小国来相信自己。毕竟,处于优势的是大国,处于劣势的是小国。

  三是利益。地域化和全球化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双赢”之路。尽管如此,在这一进程中,还是会有的国家、有的人得到的多一些,另一些国家、另一些人得到的少一些。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也会是有人欢乐有人愁。比如,当中国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的时候,特定的投资者就有可能把原先准备放在另一个国家的投资转向中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大幅增长,在某一个特定市场上中国就有可能挤占另外一些国家同类商品的份额。这就是竞争,既然是竞争,就有个优胜劣汰的问题。国家之间关系再友好,也不能让企业不去竞争,而只能提倡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

  四是外部因素。长期以来,地区内外的大国一直在中国的周边地区明争暗斗,争取和扩大影响。一些国家甚至公开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威胁论”是一些国家干扰和破坏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利剑”,西方舆论的长期影响在民众当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得他们不由自主地对中国产生某种程度的不信任心理。

  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我们有少数人在对外交往中,开始暴露出沾沾自喜、高人一等、财大气粗的毛病,也让周边国家的人看了心里不舒服。

  看来,面对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心理,我们要承认,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加以看待,认识到大多数国家并无恶意,在此基础上,多做增信释疑工作,通过互利合作,哪怕是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促进相互关系,并最终以事实来说明,让时间来证明,中国不是他们的对手,更不是他们的威胁,而是他们可以合作的伙伴,可以信任的邻居。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搞好了,我们就可以少花许多精力处理邻里关系,也不必过分担心大国利用周边国家向中国施压、向中国渗透,因而也就可以更安心地搞建设了。▲(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环球时报》(2006年02月27日第十一版)


于非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