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中国建筑干吗取洋名(越洋视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8:30 环球时报

  最近去美国南加州大学参观,向导把普通的红砖学生宿舍楼房也作为了参观项目。后来发现这是美国大片电影《阿甘正传》的一个外景。当时觉得有些好笑,美国没有悠久的历史,连好莱坞大片的外景都可以作为“文物”来向世人展示。可是一想,这幢建筑虽非文物,却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正因为曾作外景,这幢普通楼房建筑就如同植入了文化“密码”。看到了它,人们会想到那个憨厚坚韧的

  阿甘,进而联想到与阿甘的人生历程相交织的美国战后重大事件,如猫王、披头士乐队、种族问题、越战与反战、水门事件、乒乓外交等等。

  从美国加州回到国内,偶见打着类似于“加州”字样

房地产正在“热卖”中,感慨颇多。据估计,北京近年来近千个房地产项目的名称有七成取洋名,有的以汉语音译英文名词得名,还有的干脆以外国地名直接命名。从建筑风格来看,夸张而又矫情的载有“西洋元素”的
别墅
高楼在全国许多城市应运而生。但是,不管怎样华丽的词藻,我们都读不出厚重的历史、看不到鲜活的文化。

  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和看待城市建设中这种“文化流失”的现象呢?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一些城市成为“外国所谓建筑大师或准大师们标新立异的试验场”(中国老一代建筑师吴良镛语),不少中国建筑师们成了打下手的配角。在此情况下,中国城市中洋建筑、洋名的走俏也就不奇怪了。我们尽可以批评,中国建筑家集体失语、崇洋媚外、抄袭模仿造成了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流失”,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不少中国消费者们本身就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洋建筑、洋名的盛行实际上是消费者们的需求拉动。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我们平时喜欢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实际上在不少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只有西方的才算是世界的。许多商人动辄就要打造“东方的XX”为名,而这“XX”毫无例外都是欧美符号。我们几乎天天可以读到这些有关“中国的XX”的报道:某传统食品将逐步走上产业化的道路,欲做“中国的

麦当劳”;某投资者要打造“中国的迪斯尼”;某IT界精英被誉为“中国的盖茨”;某大学要办成“中国的哈佛”;某城市建成“中国的悉尼歌剧院”,连某城市博物馆都可以被称为“中国的卢浮宫”。其实,“卢浮宫”的成功并不在于其抢眼的几何形状和璀璨晶莹的玻璃,而正是它成功地弘扬了古典文化价值,按照设计者贝聿铭的话说就是“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所以,不论是南加州大学的宿舍还是北京高档社区的“罗马”楼盘,其生命力只在于它们是否含有生动的文化“密码”。▲(作者是亚洲开发银行项目官员。)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peopledaily.com.cn)

  《环球时报》(2006年02月27日第十一版)


翟华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